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 企业访谈

国电集团:转型升级助推绿色发展

2013-08-02 14:56 作者:康宁 来源:新华网
今年初,全国多数地区遭遇雾霾天气的侵袭,作为燃煤大户的火电成为人们“吐槽”的对象。那么,火电的排放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眼见为实、数据说话。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3-07/27/c_125074728.htm

    新华能源7月27日电(记者 康宁)今年初,全国多数地区遭遇雾霾天气的侵袭,作为燃煤大户的火电成为人们“吐槽”的对象。那么,火电的排放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眼见为实、数据说话。

    7月17日,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宁波港的国电集团北仑电厂,置身其中,满目的绿色、清新的空气,都市里多年不见的蜻蜓在草坪上悠闲地飞着。“感觉这里像个花园,也闻不到有什么异味。”大家纷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在北仑电厂的集控室里,电脑屏幕上记录着一台燃煤发电机组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实时数据:二氧化硫122,氮氧化物82.9,烟尘4.1。这组数据不仅提前达到了国家新标准,而且高于当前欧盟和美国的排放标准。

    打造绿色电厂,北仑公司是怎么做的?作为发电集团,国电如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以新能源为标志的能源变革中,国电集团还将如何布局?在短暂的两天采访中,记者得到了一些答案。

攻克“史上最严排放标准”

国电北仑发电厂三期工程全景

    2012年,国家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实行。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格排放标准”对火电厂主要污染物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二氧化硫要求控制在200毫克/标立米以内;氮氧化物要求新机组控制在100毫克/标立米以内,老机组控制在200毫克/标立米以内;烟尘排放要求控制在30毫克/标立米以内。由于宁波属于国家公布的47个重点控制区之一,烟尘浓度排放要求在20毫克/标立米以内。

    国电北仑电厂包括5台60万千瓦和2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装机500万千瓦,是我国最大火电厂之一。北仑的装机设施在国电集团中是非常先进的,但公司总经理曹沂仍感到要完成这个排放标准压力很大。

    曹沂介绍,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投入了巨大资金。2004年,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补贴政策之前,北仑公司就开始投资11.55亿元,对5台60万千瓦机组烟气脱硫改造工程项目。近年,公司再次投资6.44亿元进行脱硝改造,使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100毫克/标立米。

    2009年6月,2台百万千瓦机组建成,并首次实现了脱硫、脱硝设施与机组的同时投运,使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94毫克/标立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82.1毫克/标立米。随后,公司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除尘设备,除尘效率达到99.9%。目前,2台百万千瓦机组的烟尘浓度是5.58毫克/标立米,不仅提前达到了国家新标准,而且领先于欧盟的30毫克/标立米,和美国的20毫克/标立米标准。同时在煤耗方面也成绩突出,同样发一度电,比全国火电平均水平低43克,每年大致可以节约标煤52万吨。

    过去十年,国内煤价高企令电厂经营困难,为了推动火电厂脱硝,国家按照每千瓦时0.8分钱给予脱硝补贴。但曹沂坦言,这个补贴难以弥补成本,尤其是随着催化剂等设备老化,以及脱硝效率不断提高,企业未来的环保投入肯定还要继续加大。“从每度电的成本看,电厂投入与国家补贴相差了约3厘钱,一年算下来,相当于电厂自身要投入1亿多元环保费。”曹沂说,“但为了子孙万代,我们这么做是值得的。”

    从北仑公司看国电集团,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一脉相承。“十一五”以来,国电集团累计投入节能减排资金350亿元,节约标煤3650万吨,脱硫机组占燃煤机组比例达96%,累计减排二氧化硫1558万吨,脱硝机组从无到有,占比43.8%。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央能源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带头实施节能减排,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16日在国电集团总部举行的座谈会上,公司总经理陈飞虎郑重表态。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苑仁峰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