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高考过后,学生和家长们都在期待名校的一纸通知书。还有一批留学和高考同步走的学生,也正握着手里的美国大学录取,焦急的等待着中国的高考录取结果,他们,在等待做最后的抉择。是东方还是西方?是清华北大还是哈佛耶鲁?在这个炙热的夏天,总会是一批毕业生最纠结的选择难题。美国名校的面纱,虽然近年来频频被中国学子掀起,但真正置身其中并发回切身体验文字的学生,并不多。一方面是满怀期待准备踏入世界最高学府的一颗颗驿动的心,另一方面是来自置身哈佛学生好坏不一的评论,哈佛有很多面,你深入了解了吗?你做好准备了吗?你,准备选择哪一面? 哈佛第一面:完美梦之校
案例:中国女孩弃中国高考被哈佛等9名校录取(案例转自“京华时报”)
人物档案
姓名:张媛琦
籍贯:河北衡水
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美国圣格雷戈里大学预备高中
录取:哈佛、斯坦福大学、MIT、康奈尔大学...
就在昨天全国939万学子走进高考考场时,河北姑娘张媛琦已经在筹备她的哈佛旅程。在今年的大学申请中,除了哈佛大学数学系之外,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8所美国顶尖名校也向她伸出了橄榄枝。面对让众人艳羡不已的成绩,张媛琦却只是笑笑说,自己只是“一般聪明、十分努力”。她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进入哈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数学的坚持和热爱,以及自己传递出的自信和热情。
19岁的张媛琦获哈佛录取
5岁种下哈佛梦想。“来美国留学是我儿时的梦想”,张媛琦坦言自己的留学梦由来已久。5岁那年,张媛琦第一次从父亲口中得知哈佛这个名字,她郑重其事地写下“我要上哈佛”5个稚嫩的大字,并贴在了冰箱上。这张纸条一贴就贴了十几年,直到泛黄都没拿下来。“这在别人看似幼稚的举动对我的激励非常大。”回想起儿时的经历,张媛琦感慨万分,“可以说,从那一刻起,我就确定了去哈佛上大学的梦想”。如果说最初只是心仪哈佛,那2009年的一次国际游学,则让首次踏上美国土地的张媛琦,开始对美国开放、多元的教育心生向往。张媛琦回忆,那一次的游学之旅,让她见识到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很多令人着迷的人文元素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更加坚固了圆梦哈佛的决心。
放弃高考高二留美
在何时让女儿出国留学这个问题上,起初张媛琦的父母意见并不一致。张媛琦的妈妈认为,女孩子应该在国内读完本科再出去比较放心,但爸爸却觉得应该让女儿早点出去闯一闯。虽然家里的亲戚多数站在妈妈这边,但最终还是爸爸的意见占了上风,力排众议让张媛琦高二时就申请了美国高中,并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美国高中生活。
张媛琦说,自己执意要去美国读书就是希望能重新塑造自己。她说,自己之前一直性格比较内向,如果贸然改变周围的人肯定不适应,但是到了美国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没有人认识,就有机会重新展示一个全新的自己,让自己变得外向,交更多的朋友。
自己安排学习时间
刚进入美国高中课堂,小组讨论让张媛琦有些吃不消。她说,美国的每门课都有不同的计分方式,每次课堂小测、每次课堂讨论都会计入总成绩。一开始,她因为害怕出错,所以很少发言。但后来发现不说话参与分少了,GPA(平均成绩点数)就降下来了,于是她开始硬着头皮主动表达自己。在美国的三年里,张媛琦先是在新泽西东方基督学校就读。由于该中学不开设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张媛琦就转学到了亚利桑那州的圣格雷戈里大学预备高中。张媛琦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时间的管理。在国内读书时每天要上什么课都有固定的课表,但是在美国每个人的课表都不同,必须自己提前安排好。有时候参加话剧、音乐剧的排练,结束已经晚上9点多了,有时只能在话剧排练间隙或在校车上写作业。所以合理安排时间至关重要。由于在美国无亲无故,家人很担心张媛琦的生活。张媛琦说,在美国寄宿家庭生活中,她得到了非常贴心的照顾,让她很快融入了美国的生活。
履历完美的高材生
虽然美国高校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能够手握9所美国顶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是必不可少的。在张媛琦的履历表上,记者看到,她曾获得第六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金奖、2014亚利桑那州科学人文研讨会第一名、科学奥林匹克锦标赛第三名、连续两年亚利桑那州数学竞赛25强得主、历次考试全A通过、GPA4.11、ACT33分(AmericanCollegeTest,美国高考,满分36分)……除了学习成绩优秀外,张媛琦到二手店做义工、为非洲的穷人做食品和被子……各类社团活动填满了她的课余生活。“勇于尝试新事物”,这是张媛琦申请文书中最希望传达的信息。到了美国后,她加入了学校的长跑队、田径队、网球队。此外,她还带头在学校组建了一个数学俱乐部,召集所有和她一样热爱数学的同学一起参加数学竞赛。“我对生活充满期待和热情,并且蛮有自信。”张媛琦认为这些都是必备的特质,“没有一所学校愿意录取自卑的学生。”
“做自己”打动哈佛面试官
问:你认为被哈佛录取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张媛琦:我在写申请文书的时候曾经选取了3个点:第一是我对于数学的热爱,第二是我的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第三是我融入美国学习生活的过程。经过再三考虑,最终确定以第一点为主线。本来我觉得我是一个中国的学生,又选取的是数学这样一门学科,会无法引起面试官的注意,但后来不少朋友都劝我说“这就是你自己”,美国大学申请中最看重的就是“展示你自己”。现在看来确实如此。除了组织喜欢数学的同学以竞赛的方式学习外,我还和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共同做了一个名为《用共形几何做3D模型》的项目,最终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多方的认可。此外,我在面试中讲述了在美国辗转求学的历程,所展示的自信、独立和热情可能也是他们看重的品质。
问:暑假期间有何打算?
张媛琦:暑假期间,我打算到南方去旅游,然后打工挣些钱为家里分担。学校安排是8月25日迎新,我预计8月19日到校,已经报名参加了一个打扫宿舍卫生的服务活动。一来这个工作比较脏比较累,可以锻炼吃苦的能力,二来通过这样的活动可能更能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这个工作是付费的,1小时12.5美元,一天做七八个小时的话,就能挣到100美元(笑)。
问:从哈佛毕业后你有何打算?
张媛琦:对于毕业之后我并不定计划,因为我觉得自己现在还小,形势不同了,可能打算就不同。比如我2012年因为在布朗大学读了一个工程类的暑假课程,就希望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去年就转变成了数学专业,也可能未来还会发生变化呢!
问:你对想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有什么建议?
张媛琦:成绩达标是硬性标准,然后就是要坚持参与自己热爱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面试前,一定要对学校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解和熟悉,表现出来对这所大学的热爱和兴趣。
陈华老师点评:张媛琦的案例,其实重点就是两个:1. 申请美国名校中,学霸才是硬道理。几近满分的GPA及超高的SAT成绩,比任何自说自话的文书美饰,都来得更强悍、更直接、更有效。2. 留学时间选择的失误。其实如果张媛琦可以预先规划,绝不应该选择在国内高二读完后才去美国读高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美国相当于花了3年时间,1次转学后,才获得了美国的高中毕业证,迎来自己迟来的哈佛录取,时间上比同龄的学生晚了2年进入本科。如此看来,早有打算冲藤校的孩子们,最佳留学时间应该是中国的初二毕业13或14岁时去美国9年级(美国高中是9-12年级),一是9年级是高中第一年,所有学生基本都是新生入学,中国孩子进入后和当地孩子同时开始适应环境,不会感到被孤立或排外;二是美国私立高中9年级录取国际学生的名额大大高于10,11年级,相对更容易进入顶级高中。
哈佛第二面:魔鬼还是炼狱?
如果说哈佛是学子们的天堂,天堂是个完美幸福的地方?还是竞争激烈的炼狱?我们只有听听来自天堂的声音,才能看的清楚。
以下文章转自《小火炉的BLOG》
在美国,有众多帮助学生择校的网站,studentsreview.com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达到传播理性申请,批判性选校的观点,我们将一些 在校生的评语翻译成中文,俗称搬运,提供给大家。鉴于好的评语大家听得够多了,我们也发现一些负面评鉴很有趣,共享给大家。
生物专业 Class of 2000 男生
要是给我第二次机会,我去哪儿都不会去哈佛。这里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可信。我感觉在这里遇到的人都是王子,公主,大使和政治家的后代,名人,国 王,王后,或者是别的什么贵族出身的人。我现在才知道哈佛每年掠走400亿美元的捐款,这些都来自一群特别的家长:他们把自己半吊子的孩子送过来,用哈佛 的名字粉饰这群孩子们低下的能力。我相信他们的智力等级绝对配不上这个“学术界百里挑一”的学校。确实这样一所大学很能够挑战学生的自律性,但是事实上别 的学校也通过其它更合适的方式做到了这点。令人庆幸的是,明年我就转去另一所学院了。在那里我不会觉得自己是个杀马特土逼;在那里财富和名声都被扔到两 边,可以专心的关注真实的个人成长;在那里学生们携手合作,促进学术发展。愿上帝烧哈佛。
表演专业 Class of 2017 妹子
我是个表演专业的,但是很明显别的专业的人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知道我进哈佛不是因为我有多机智,但是身边的人也不能都拿我当猴耍吧。我感觉自尊都被狗吃了。
经济学专业 Class of 2011 妹子
哈佛大学在波士顿,这恐怕是它最大的优点了。如果我想让一堆助教给我上课,我估计早就去州立大学了。教职员工基本上没法接触,每当你要跟他说话的时候(没错,基本上全都是“他”,“她”少得可怜),他会跟你说个没完,根本不听你说话。这真是令人恶心。
金融专业 Class of 2004 男生
我在纽约州的Harlem市长大,一家七口人住在一间拥挤的公寓楼里,穷困潦倒,我爸妈都没钱养活他们自己,更别提我了。我不想这样度过余生, 于是特别努力读书。我考进了史岱文森高中、我拿了GPA4.0、我SAT考了2340分..... 当我得知我被哈佛全奖录取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他妈高兴的人就是我。
但这一切美梦在我进入哈佛的两个月后就被打破了,被我哈佛的同学们。这里学生都极端狂妄自大,而都是富二代。我是个穷黑人,所以几乎每天都没人 搭理我,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坨热翔,他们看见我恨不得都绕道走。更蛋疼的是,虽然这里有一些黑人,但也都是富二代,你跟他们搭话,他们也会用看翔的眼神看 你...。。
每天在校园里走,都会有一群白人瞟着我,说:“Why are you negros here? Go back to Africa。”我原以为哈佛的学生应该都还是好人,可我太天真了。这儿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王,眼里只有他们自己,别人都是翔。所以我在这儿 基本没朋友。如果,你家里也不富裕,你在哈佛根本交不到朋友,因为每个人都把大把大把的钱花在PARTY上,而我花不起。
最后,我转到CUNY Baruch,去找我的家人,我受够了这个学校根本把我当成空气一样对待。当一个黑人学生在任意一个top college,可能是这样的结局吧。如果你是少数族裔,特别是黑人,不要来哈佛,你会被这里遗弃。我现在在CUNY Baruch生活得很开心,我有很多朋友,而且当我告诉他们我从哈佛转来,他们都吓尿了。但是话又说回来,干嘛去个让自己过得特拧巴的学校呢?
经济学专业 Class of 2016 男生
大概5年前,我还在那个朝气蓬勃的中二病期间,我收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喜大普奔都不足以描述我的愉悦。要知道那可是全美最杰出的大学,那是高等教育界最狂霸炫酷屌炸天的名字。无限的喜悦把我干翻了,我干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才得到那张通知书,付出的精力难以想象。
当我来到哈佛校园时,我已经饥渴得无以复加。我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新同学,扩展我的视野,了解各种学科与知识领域,以及体会那些只有在这里——最负有盛名的教育机构——才有的学习经验。
可我那naive的幻想很快就轰然倒塌,因为我意识到“哈佛”的威信只在于“哈佛”这个名字,事实上它在美国的同等级学校中是最古旧的——精英 主义的文化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学生和教授的思维中。简单来说,它是个很棒的学校,但是我绝不会说它有任何一点比其它常青藤校强,比如Stanford和 MIT;尤其是在本科学习方面,我只能给哈佛各种差评。
教授们都自私得要命,他们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自己的研究上了。学校里的社交场合充斥着富二代和官二代。这帮人觉得自己就是上帝最优秀的作品,可 相比于全球最佳大学的程度来说,他们的智商还是too simple。尽管人群中也有其它文化和种族的成员,但那堆人也一样是富屌,要不就是政权世家,总之就是拼爹的。
作为一个普通的,平均的,来自美国中西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儿,我成长于一个多数人认同的“现实世界”中。来到哈佛,被它震惊的同时,我也被 “哈佛文化”彻底击败了。从金钱层面上讲,哈佛的学位确实很值,因为那个H就保障了最低几千刀的月薪。美国的民众以及雇主们似乎都被哈佛的名誉光环亮瞎 了,默认一个哈佛毕业生的工资就该比别人的工资高,而且高得一B;人们觉得,跟哈佛的“贵人们”比起来,其它学校的人简直都是庶民,哈佛不知高到哪里去 了。可是事实就是,哈佛的录取通知书,绝对不会强过Stanford、Yale、MIT或者其它藤校的。别轻易地成为哈佛的俘虏,因为过后你可能会发自内 心地觉得,悔不该当初走进哈佛。
大众传媒专业 Class of 2010 男生
去这个狗学校是我这辈子最差的决定,再让我去都还不如找棵树吊死算了。这儿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目中无人的纨绔子弟,我都想把他们从查尔斯河扔下去。我宁愿自己去纳粹集中营,换得送哈佛去地狱。
航空工程专业 Class of 2015 男生
哈佛就是个笑话,这个学校被所有人捧成了常春藤里的王,但真的就是个特别不好笑的笑话。他们都在怀念着哈佛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但进入 这个学校只是意味着和一群每天上课都醉得找不到妈的富二代为伍。教授就是一群dick,我现在在佛罗里达大学的教授不知道要比他们高到哪里去了,这帮 dick天天就知道搞自己的研究,根本不鸟你。除非你喜欢根本不过脑子的废话,哈佛根本不值得这文凭。
政治学专业 Class of 2011 妹子
我在哈佛过得很悲催,我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被孤立了。学校管理层根本不鸟我,有困难他们最多佯作努力为我解决问题。学校的在线资料整合的确实不 错,而且很多阅读材料都是现有的,但我的绩点都是B和C,只是因为我的人生基本被这里毁了,我本来是个阳光上进好少年呢,以为在这里能帮我实现理想,现在 想想真是愚蠢。
去年我没能转走,是因为成绩太差进不了斯坦福,我也对排名低的学校心有不甘。但在我又度过了伤精害神的一年后,我决定转走,转到一个能让我快乐 的地方,不转我就浑身难受。别相信媒体的炒作和别人的眼光,如果你在另一个地方过得一样好那就去那里。我决定离开,是因为我想通了,一个哈佛光环,并不能 替代我的幸福生活,和我的人生价值。
陈华老师点评:上学如穿鞋,合不合适只有穿上走一走才可体会。这世间没有名校,只有合适自己的学校。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和未来,决定了你需要选择什么对口的大学,想好了,就去努力争取,充分准备,上不上哈佛,都不应是遗憾。
来源:http://edu.people.com.cn/n/2014/0609/c1053-25125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