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工商局提醒老年人:理性消费 勿入陷阱

2017-04-06 11:20:00 来源: 济宁晚报 作者:

老年人属于特殊消费群体,他们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于是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忽悠、欺骗的对象,给老年人心理、身体和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为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市消协特别推出以下消费维权案例,提醒老年消费者理性消费,勿入陷阱。

  案例1

  高价买收藏品结果却被骗

  去年10月份,72岁的赵大妈花1万多元购买了三套红色货币金银制品。商家宣称这些纪念币具有收藏价值,会升值,并且是纯金纯银制品。赵大妈年纪较大,禁不住商家的宣传诱惑,没多想就购买了。几个月过去了,这些红色货币、金银制品并没有任何的升值。有一天,赵大妈看到电视上曝光了一些收藏品并不具有收藏价值,她想起来自己之前购买的那些高价收藏品,这才发现上当了。

  赵大妈找到经营者想要退货,但遭到经营者的拒绝,并被告知纪念币会升值,如果想退货要扣掉一部分的违约金。

  市消协提醒:

  购买收藏品勿入 虚假误导盲目消费

  “在投资理财方面,购买收藏品的老年人逐年增多,由此引发的相关投诉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老年人受骗金额大幅增长,一些商家以‘升值空间巨大’等极具诱惑力的宣传语诱使老年人购买所谓的古玩、字画、纪念币等,而大多数老年人基本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对收藏品的市场价值缺少理性的判断,往往在推销人员的忽悠下,购买了价格不低的收藏品,更有甚者花光了多年积蓄,买到的却是一些没有价值的假货。”市消协王勇主任提醒老年消费者,购买收藏品,一定要谨慎。

  谨防“藏品”背后藏陷阱。购买前要了解收藏品的基本知识,可通过网络或者专业人士学习如何识别真伪纪念币。而且要通过收藏品的核准发行部门了解卖家是否具有合法资质;要理性对待商家的宣传语。理性对待商家宣称的“高价回购”、“拉升增值”等,很多消费者对卖家所宣称的用语没有任何证据,导致在利益受损后面临取证难,维权受阻;一定要索要消费凭证,由于收藏品的特殊性、专业性,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卖家是否将宣传承诺的信息标注在合同中,并注明产品的金额、含量、成分、重量、等级等详细信息。

  案例2

  存单稀里糊涂成保单

  去年8月,济宁市区消费者陈大爷将攒下的1万元钱存入一家银行,后来去取款时却被告知这1万元并不是存款,而是保险公司的10年期保险,如果陈大爷支取即是退保,将损失4000元。

  与银行和保险公司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陈大爷向市消协投诉,要求银行和保险公司返还本金和利息。经过消协工作人员依法调解,保险公司退还陈大爷本金1万元。

  市消协提醒:

  谨防存单变保单,入保容易退保难

  “一些保险公司为了拓展业务,将保险产品通过银行代理销售。保险公司通过给银行职员送实物、购物卡的形式,激励他们加大对保险公司产品的推介力度。在利益的驱动下,银行业务员便会心甘情愿、不遗余力地把银行的‘存款客户’变成‘保险客户’。”对此,市消协王勇主任提醒老年消费者到银行存款时谨防存单变保险:

  到银行存款时,不要盲目依赖宣传资料和介绍。遇到银行保险销售人员介绍高于银行同期利息的“存款”时,一定要问清楚是储蓄还是保险,防止被误买保险;在银行签署任何单据,都要认真看清楚,所签单子是保险单还是存款单;如果误买了保险,要及时与银行工作人员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联系退保。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之后有10天的犹豫期,犹豫期内可免费退保。超过10天犹豫期,老年消费者要求退保则需要承担退保违约金;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会对银行购买保险的消费者在犹豫期内实施电话回访,老年消费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回访内容一般包括消费者是否正确理解自身承担的风险、是否了解犹豫期内自己的权利、是否知道退保扣费情况等。老年消费者对不明白的事项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或直接向保险公司客户服务人员询问,若发现被销售人员误导、对保险产品不满意等,一定要在10天内尽快去保险公司退保; 老年消费者要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相关权利,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保留相关证据,到消费者协会或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投诉、申诉。

  案例3

  预付式消费盯上老年人

  65岁的冯大妈抱着“体验”的心态进入美容院,店员见老人无意办卡,于是表示可以帮老人垫付资金,效果好再还钱。在店员的不断推销下,冯大妈同意由店员“垫付”5000元来办卡。

  此后的消费过程中,冯大妈不断被店员“洗脑”,先后10次购买多项产品,消费金额近5万元,从而陷入“预付费陷阱”。得知此事后,其家人立即与商家协商,要求返还余款,却遭到商家拒绝。

  市消协提醒:

  老年人应远离预付费陷阱 低价体验莫轻信。

  一些美容、保健机构常打着免费体验、低价促销的幌子吸引人们进店,一旦进店体验后,店员便抓住老年消费者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不断推销、兜售保健项目;赊销垫付要拒绝。当发现老人资金不足又有办卡的意愿时,商家常以赊销或店员垫付的方式诱使老人办理预付费卡。一旦开卡消费,在不断“忽悠”下,老人往往很快就支付了赊销的费用,有的还继续购买其他产品;预付消费留凭证。美容、保健机构经常会出现消费者卡内金额未消费完就进行店铺转让、停止经营的问题。因此,在办理预付费卡时,要留好合同、收据、发票等凭证,并核对商家营业执照与相关凭证的主体名称是否一致;消费维权要及时。发现上当受骗后,老年消费者在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告诉家人并及时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