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工商局:网购锦囊请收好 防止“双十一”被坑

2018-11-08 10:53:00 来源: 济宁晚报 作者:

  “双十一”即将到来,电商平台纷纷加大各种促销力度,吸引消费者进行网购消费。由于网络消费发生在虚拟空间,商品信息存在不对称等因素,消费者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对此,市工商局提醒消费者:“双十一”网络购物要科学更要理性。

  “双十一”网络购物节即将来临,消费者趋于理性

  在天猫或淘宝网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巨幅海报贴图,促销活动涉及品类广泛齐全,包括服装、鞋帽、箱包、首饰、电器、家纺、化妆品等几十种。记者注意到,此次“双十一”活动的折扣不仅继续维持在5折左右,还有大部分商家推出“购物满减”的优惠券,可谓折上折。以某品牌一款衬衣为例,吊牌价589元,“双十一”售价199元,此时折扣是5折;但该品牌额外送出20元无门槛限制的优惠券,因此该款针织衫最后售价179元,最终折扣3折。“这样的优惠活动仅此一天,过后我们就恢复原价,也可能产品下架,有钱都买不到了。”该店客服说。

  与天猫大幅度的促销相比,淘宝店铺就显得有些冷静。“我在淘宝店铺里看到一件羽绒服,评价挺好,我也喜欢,就是价格偏贵,我想等着双十一买也许会有折扣,但注意了几天,发现该店铺不仅没有打折的意向,这两天还涨价了!”喜欢网购的胡女士告诉记者。记者随手点开几家淘宝店铺,发现确实如胡女士所言,各家店铺都保持之前的优惠力度,有的保持原价售卖,还有的甚至注明“库存紧张,不定期涨价”等字样。记者联系到多家客服询问双十一是否有促销时,客服答复均是“没有”。

  虽然近年来在“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的战绩不菲,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在“双十一”网购时遇到一些问题。有消费者发现,部分商家存在假优惠的情况。一位消费者说:“有一家卖女鞋的店,之前有一个款式是699元减100元。等到过几天再看的时候变成了1299元减499元,也就是899元,比双十一之前还贵,这就是在玩价格游戏。”不仅如此,很多消费者还在吐槽天猫商城之前的预购、定金及各种红包和返券。有网友说,没有奥数功底,根本搞不清到底优惠了多少钱,这些规则的确让消费者产生了困扰。也有的消费者在感叹,没有预付定金的一些热门商品根本抢不到。

  记者还发现,双11购物节的影响力从国内延伸到了国外,一些跨境电商也参与了双11购物节,有些消费者在海淘网站上购物。此外,也有不少线下商家主动加入到双11购物节的优惠活动。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面对双11购物节,消费者开始趋于理性。

  市工商局:谨防低价劣质、高价仿冒网购陷阱

  近年来,网络消费发展迅猛,促进和便利消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电商平台及相关经营者不断暴露出货不对板、价实不符、假冒伪劣、刷单炒信、信息泄露等问题,消费者网络消费投诉量连创新高。今年以来,关于电商平台低价劣质、高价仿冒等问题成为了消费者关心和舆情关注的焦点。“双11”即将来临,市工商局在此提醒消费者:

  选择正规平台,注重网店信誉

  消费者在选择店铺时,最好选择正规的大型第三方交易平台和信誉度高的网店,关注消费者对网店商铺的口碑及品牌美誉度的评定,参考消费者的购物点评,同时要辨别点评真假,防止网站利用虚假刷单取得好评率。不要随意点击未经认证、来历不明的信息源推送或卖家发过来的其他链接,避免误入“钓鱼网站”。

  “双十一”期间,各类电商采取秒杀、让利、赠红包等促销手段,很容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建议消费者购买商品前,要事先了解商品市场价,再对促销活动进行评估是否有实际优惠,警惕明降实涨的价格陷阱,避免受不实促销诱惑而盲目冲动购买一些长时间不会使用的商品。

  注重商品质量,勿信低价误导

  “双十一”网络购物时,不要被个别网店过于低廉的商品价格所吸引,不要轻信商家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或者只看宣传图片。一定要货比三家,仔细查看商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避免个别不良商家趁机抛售库存和滞销产品,甚至是劣质商品。

  慎重预付定金,防范消费陷阱

  采用“预售定金”消费方式,是近年来电商流行的一种消费模式。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价格优惠等,而实际却存在规定时间内消费者无法付款、七日无理由退货不兑现、预售定金不予退还等问题。建议消费者在缴纳“预售定金”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营销活动细则,并注意留存营销活动页面和商家承诺页面截图等资料,不要未看清规则,随意下单。

  海外购成本较高,慎重购物防损失

  消费者海外购物在运输、退换货、维修等成本会明显高于国内购物,消费者如果退货往往需要承担高额的运费和税费,并且举证索赔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消费者应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平台,并对其相关销售政策全面了解。慎重选择商品,不要轻易退换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保留购物凭证,依法维护权益

  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索取并保存购物凭证以及各种购物聊天记录,作为维权证据。一旦发生消费问题,可及时联系购物网店进行处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先申请退款,然后向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投诉。如纠纷依然不能解决,可以向12315投诉或通过消协组织电商绿色通道平台解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马婧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