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济宁报道
6月19日,济宁市召开加强孝老爱老文化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下步重点工作,在全社会大力倡树孝老敬老爱老养老传统美德,建设文明乡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会议指出,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三年行动是革除农村陋习、树立乡村新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实践,是落实刘家义书记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要扎实开展农村老年人住房问题集中整治,对全市老年人住房进行安全鉴定,及时纳入危房改造计划。对老年人住房用气、用电、取暖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开展农村老年人居住区“清洁庭院”创建及志愿服务行动,切实改善老年人生活居住环境。改善提升全市基础薄弱的乡镇敬老院,因地制宜新建农村幸福院,改造农村幸福院,提升农村幸福院规范运营水平。开展农村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养老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幸福院+周转房”集中居住养老模式,优先保障有需求困难老年人。
会议要求,要深入实施孝老爱老文化建设行动。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都要建设“孝老敬老爱老养老”教育基地和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百姓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要发挥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评选活动。要结合老年人需求,广泛开展“邻里助老”“温暖重阳”等爱老敬老活动,在全社会持续掀起“孝老敬老爱老养老”热潮。
会议要求,要抓好规范提升、宣传引导。进一步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等制度,在老人赡养、婚丧嫁娶、文明祭祀等方面制定规范,让移风易俗的规矩实起来、立起来。深入实施“除陋习、树新风”宣传引领行动,新闻媒体要创新思路,加强宣传策划,用群众身边的事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一批移风易俗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社区),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强化示范带动,营造全社会倡树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要注意区分移风易俗与尊重传统礼俗的关系,不搞“一刀切”,充分发挥孔孟之乡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凸显济宁特色,打造济宁亮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济宁市依据省住建厅关于提升服务效能的精神,为满足异地缴存职工的贷款需求,形成了《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实行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详细]
2019年济宁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2946元,与2018年的64158元相比,增加了8788元,增长13.7%。[详细]
按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要求,经研究,2020年济宁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综合类)定于2020年7月26日举行。[详细]
接曲阜相关部门通知,曲阜弘道路已维修完毕,具备安全通行条件。6月17日起,济宁城际公交C620泗水线路恢复原线路运行。[详细]
6月16日,济宁市安委会在新体育馆西广场举行主题为“消除事故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的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以面对面交流互动的方式,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动员全社会参与、支持安全生产工作。[详细]
近日,济宁市印发了《济宁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