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推动文旅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2021-09-17 07:38:04 来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作者:

  近年来,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以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为总体目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引领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94.4亿元,占GDP比重3.97%,接待国内外游客3570.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5.41亿元。

  率先挂牌成立多个产业平台吸引两百余家骨干、优势企业加入

  据了解,济宁市近年来产业平台建设成效明显,率先挂牌成立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会、济宁市孔孟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和济宁市远景研学旅游研究院,吸收产业集群内龙头骨干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246家。成功承办央视中秋晚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等重大文旅活动。精心举办中国(济宁)国际研学旅游创新发展峰会、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年会、2019济宁文化旅游国际推广大会等高端文化活动。

  同时,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济宁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155万元,邹城市成功创建全省文化消费试点县。第五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截至目前累计通过“济宁文旅”公众号发放6批惠民消费券170万元。

  在数字产业,济宁市也异军突起。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投入200万元建成济宁“文化云平台”;建成济宁市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全市13家博物馆建成线上博物馆;12家图书馆拥有数字化资源。建成覆盖全市23个重点景区的客流监测与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全市重点景区的视频监控实时查看、景区客流实时监测、景区停车场监测、指挥调度等功能。

  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发展布局已初步形成

  有着“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 文化济宁”美誉的济宁,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全市共创建A级景区10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星级饭店19家,旅行社158家。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6382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即“三孔”、大运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247处;登录可移动文物130多万件。

  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累计达19项、83项,培育国家、省级非遗传承人共45人。建成国家、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39家,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9家,国家、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0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4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1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家。曲阜、邹城、泗水3个县入选国家和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4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同时,产业发展布局已初步形成。通过聘请知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团队,立足济宁市文旅资源优势,研究起草《济宁市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研究》《济宁市关于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顶点定位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并编制《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文化产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逐步形成结构趋优、业态互补、融合发展、体现济宁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此外,编制《济宁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围绕“两轴、一街、两区、两镇”,改造提升主城区运河沿岸,打造“运河记忆”文化街区;全力支持尼山、太白湖创建文化旅游度假区,重点推进鲁源小镇、南阳古镇项目建设,构建孔孟文化轴、运河文化轴互动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

  7个行业大类企业资产实现增长连续五年举办文创大赛培育优质企业

  记者从济宁市文旅局了解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59家,居全省第6位,实现营业收入459.5亿元,资产累计达614.5亿元,全市文化产业涵盖的7个行业大类企业资产均实现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1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3.1亿元。组建孔子文旅集团,扶持打造了尼山文旅、儒源集团等领军企业。

  近年来,济宁市产业投资总额持续增量扩容。全市集聚发展新动能,拓宽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领域,文旅产业投资拉动效果明显。6个文旅项目入选山东省重大项目,14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3个项目被确定为全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13个项目入选全市重点产业项目,投资总额220.1亿元。34个文化旅游项目纳入市新旧动能转换市库,总投资583.78亿元。

  聚焦“三孔”和“大运河”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大力实施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运河记忆”文化街区等一批牵动性、标杆型文旅项目,引进灵山集团、华侨城、方特等国内知名文旅企业落户济宁,建成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等一批引领性文旅项目。

  此外,2020年全市文化新业态企业资产总计达17.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企业规模和营业收入大幅提升。承办全省导游大赛暨研学旅行设计大赛。连续五年举办文化创意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培育了孔府印阁、广胜木雕等一批优质文创企业,6家单位获评山东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全市连获28项国家级、省级文化旅游商品大赛奖项。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