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非遗传承人:让青春在非遗传承中绽放

2024-05-04 09:3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宏蕾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

  右手握刻刀,左手大拇指抵着刀刃边缘,刀尖在木板上自如游走……“我们按照每天八小时的工作量一天也只能刻50多个字。从学到现在我坚持了十几年,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到极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市论语雕版印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沈志浩正紧握一拃长的木柄拳刀,小心翼翼地在黄色的梨花版上刻字。

  中国雕版印刷术肇始于唐,发展于宋,盛于明清,是运河文化和商业都市文化结合的产物。雕版印刷术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古老的传统工艺,被称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作为90后的非遗传承人,沈志浩李也意识到,若想让非遗永续,就要让更多“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活力。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接好非遗传承这一棒,让非遗在生活中不断再现,由此才能使其熠熠生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朱仙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