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创新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12-08 18:40: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贾梦迪 姚舜禹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贾梦迪 姚舜禹 济宁报道

  12月8日,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召开“创新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 助力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线上新闻发布会。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自创新定标模式以来,共组织23次项目的定标活动,中标价1.99亿元,今年“评定分离”采用率由2021年的82%已提升至100%。

  近年来,太白湖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立足服务职能定位,创新“制度+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理念,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各项工作落地,将营商环境工作当作交易中心“一号工程”来抓,不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服务,减少办事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该中心通过规范有序组织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公共资源交易配置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2022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招标投标指标牵头单位之一, 在5—10月份招标投标指标月度考核工作连续6次取得第一名。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遵循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公开透明、统一规范、服务高效”原则,围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强化调研工作,开展招投标营商环境指标分析,查找短板弱项,针对性地创新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托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综合交易项目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交易系统全流程“无盲区”,实现了网上发布交易公告及信息、场地预约、缴退保证金、自动下载招标资料、网上开标、网上评标等多项环节的电子化,开评标无需到达交易现场,方便了交易主体;实行全流程电子化取消纸质招投标文件,降低了交易成本,每年可为投标企业节约大量招标文件成本和差旅成本。

  优化营商环境,跟进提供“标准化”交易服务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善各类交易项目办事指南、业务流程,细化工作人员业务工作规程、远程异地评标服务规程、公共资源交易档案管理等制度文件;进场交易项目只要具备相关法定手续即可登网交易,确保项目在交易中心不受阻、不延误,做到交易进场“零门槛”、交易过程“零拖延”、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服务“零距离”,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发挥效益;分节点加快以电汇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的退付效率,对未中标企业的投标保证金系统当天自动退回,对完成交易活动的项目标段,按照“原路退还”的原则,在中标候选人公示后1个工作日内,交易平台自动发起退还投标保证金的指令;积极推进保证金电子“保函”业务,缓解部分投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经统计今年投标企业选用保函形式缴纳保证金的次数超过737次,次数占比87 %,金额占比93%,累计减少投标人资金占用约1.31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减轻了企业资金负担。

  强化场内管理,着力构建“数字化”见证体系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的数字见证管理平台,交易项目实时在线数字见证,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全程公开、即时记录、全程留痕、终身可溯、责任可究;在见证室,见证人员实时见证评审现场情况,可以随时语音在线交互呼叫,第一时间解决评标技术等难题,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效率和质量。2021年6月,太白湖新区正式开启“数字见证服务”新模式,顺利完成了市级平台的首个数字见证项目,目前建设工程交易项目数字见证率达到100%。

  创新交易举措,积极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使用“评定分离”定标模式,为适应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新形势、新要求,在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推行“评定分离”交易模式,加大改革力度,规范运用招投标“评定分离”机制,进一步细化了工作程序、落实流程、重点事项、关键步骤等规定动作,制定了定标工作保密承诺书、定标工作纪律、定标报告等模板文件,形成了操作性、执行性强的“评定分离”运行体系;成立了监督见证小组,全程参与定标活动监督见证,通过规范交易程序进一步规避了交易风险,促进了定标过程更加公平公正。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按照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求,把常态化开展县区间远程异地评标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与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及其他县市区分中心积极协调对接,年初至今,开展县市区远程异地评审工作61项,其中主场36项,副场25项,远程异地评标率已实现90%以上;试点推行省内跨地市远程异地评标、跨省远程异地评标,11月3日与潍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完成了太白湖某招标项目跨市远程异地评标工作,8月9日和11月4日与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拱墅分中心完成了两个项目的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远程异地评标打破了空间、场地、地域等条件限制,既降低了评审成本,又提高了评审效率;同时,减少评标专家的聚集和流动,又突破了专家抽取的地域限制,提升了项目评审标准,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进一步推动了招标投标规范发展。

  落实应进必进,精准服务目录外项目进场交易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职能定位,解放思想,在鼓励目录外项目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方面不断创新观念,转变思路;开通“进场交易预受理”绿色通道,特殊项目特殊对待,为交易项目提供超前服务。2020年至今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托综合交易系统顺利完成了13个目录外项目的交易,促进企业降本增效,解决了目录外项目采购信息公开渠道受限、管理环节薄弱、招标采购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得到各方交易主体的认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太白湖新模式。

  优化服务举措,建立常态化回访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各交易主体满意度,切实把联系服务企业作为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制定了《交易项目回访实施方案》,建立日常回访长效机制,一项目一回访,常态化开展交易主体回访工作,及时收集各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满意程度及意见建议;招标项目结束后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对招标人、中标人、代理公司进行回访,将济宁市相关招投标规程、交易指南、最新政策等资料发放各交易主体,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招投标的相关最新政策文件及交易活动的相关流程。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针对2022年完成建设工程交易项目实施主体,回访企业共73家,收集意见建议16条;回访驻区企业350家,为企业送去疫情期间太白湖新区出台的最新《惠企政策》,助企纾难。

  2023年,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按照“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推动招标投标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整体性提升,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初审编辑:李丹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