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周远
大众网济宁 记者 周远
马国栋,字强父,济宁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印社秘书处成员、《印坛》责任编辑;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济宁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江苏国画院特聘书法家;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市中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津贴),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等多级书画、篆刻作品的展览,并取得相关的荣誉。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马国栋老师,了解了他与书画结缘的由来故事。
Q:您从何时开始学画(书法)?
A:谈不上具体学习。只是在儿童时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得到父亲的启蒙非常喜欢画画、写毛笔字。
Q:您最初对书画的爱好是因何而起?
A:“文革”时期,办班级宣传板报,受到老师的表扬。
Q:您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谁?
A:父亲是教师,喜欢写字、画画。
Q:从一开始学书画都经历了哪些波折和艰辛?
A:当时并没有太高的追求,爱好比较广泛。看到邮票、海报、小人书、杂志、宣传栏橱窗上面,自己认为美得就临摹,由于当时的年代条件有限,也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所使用的工具也很简单,就是普通的纸和笔,纯属自学。
Q:如何坚持下来的?
A:有位教育家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Q:最喜欢哪个流派的画风/书法?凡是传统的经典都比较喜爱。
A:特别崇拜吴昌硕、齐白石这样的大师。如果再具体一点就是“汉碑、摩崖石刻以及青铜铭文字”,我们济宁在这反面资源丰富,有“中国汉碑半济宁之说”。
Q:您现在比较擅长的是什么样的画风/书法?
A:谈不上擅长 。书法、篆刻对于我而言只是业余的爱好,但是,从自己的秉性理解,凡事情都想认真对待力争最好。虽然“业余”但一定追求“专业”的风范,既然选择就一定注重过程,有所收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Q:从一开始学书画到现在都获得过什么奖项?
A:每次成绩的取得,对于我都是激励,更加树立了向更高层次攀登的信心和目标。每当回顾这些成绩时,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书法篆刻作品分别在《美术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全国中青年篆刻家艺术展览作品集》、《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作品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作品集》、《中国书法》2013年第8期、《西泠印社国际篆刻书法艺术大展作品集》、《拓展书法——学院派主体性创作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三等十余次出版发表。
2008年,应福冈教育大学邀请,出访日本进行艺术交流,在NHK电视台总部举办书法篆刻作品展览;2012年随山东省人民政府对外交流文化艺术代表团出访泰国并举办展览以及近年来先后多次与上海、海南、湖南、浙江、江苏、河南、安徽、云南等地专业艺术团体的艺术交流活动;个人艺术成就于2009年入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共和国书法大系.篆刻卷》(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编);2011年7月,考入浙江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教授为导师的“全国名家班”,2013年4月通过拜师仪式,被收为入室弟子。
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展、获奖于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中日篆刻家艺术小品精英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等;作品先后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日本篆刻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万印楼”、广东省博物馆、泰国中华总商会等处收藏。系原市中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津贴。
Q:书画在您的人生道路上都具有怎样的意义?(给了您怎样的启迪?)
A:书画首先为我带来了快乐;在研习的过程中对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内涵更加了解,人文的、历史的、考古的、民族的、经典的、新被发现填补空白的、国内的、国外的就等等,无数资源像大海一样,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提升,改造了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过程中感觉到生活的充实与美好,更加珍惜与艺术的缘分;三是,通过书画艺术结识了全国各地的许多朋友,真诚的沟通、虚心的交流,把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真知灼见结成友谊,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觉。艺术的魅力就在如此,太伟大了!
Q:现在,您觉得您处在一个怎样的阶段?(瓶颈期还是生长期)
A:所谓“瓶颈期还是生长期”,是艺术人生奋斗目标上的正常现象。在艺术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与前人相比较自己这点成绩,什么都不是,只是他们某一方面的一个“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Q:时至今日,您从一开始对书画是怎样的理解到今天又是怎样的理解?其中的变化是什么?
A:由原来的初步感性向更加的理性转变。树立了健康的人生观。
Q:您最引以为豪的作品是哪一幅字(它的名字),能否请您具体地解读一下这幅作品,使我们对这幅作品的构思、构图、造型、色彩、内涵等方面有更深的了解。
A:回答这个问题,说句实话。对于过去曾经的获奖作品,现在回头再看,总是有遗憾或者是不满意。说明艺术的积累和视野的提高,助推了审美能力的高标准,也许这是自己进步的表现。作品是现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体还是让大家去评说吧。
Q:您儿时的家境对您学习书法有没有影响?您能不能从您自身的经历上阐述一下您对于目前的书法、篆刻教育的看法,同时给现在正在学习书法、篆刻的人提出一些建议呢?
A:那是当然得!优美的环境影响人;健康的环境塑造人;快乐的环境感染人;理想的环境发展人;恶劣的环境毁灭人------。我们要万分珍惜着来之不易“时代”,克服社会的“浮躁病”。 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倍加珍惜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资源,要真正俯下身子去做学问,循序渐进,精益求精的去冲上“国学”,不断向“经典”学习。
Q:我看到您的篆刻作品曾经获得过许多的奖项,能阐述一下您都有哪些篆刻作品曾经获过大奖吗?
A: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Q:对于您自己的篆刻作品,您能否举例一二,在设计时都有哪些独到的感触和创作思想?
A:我创作作品的构思,要讲“独特”是有出处的。还是要精心去临习经典,去和古人对话,逐步积累、丰富自己内涵,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反思过程,努力靠近“经典”的艺术表现语言,在不违背“语言文字”传统规律的前提下,要发挥自己的最大想象与创造能力进行构思设计,反复修改、完善、定稿、创作形成作品。也就是说“多从古人那里找灵感”,必须要获取、拥有大量的资料,不能做“无水之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周远
2019年7月7日16时,济宁市气象台发布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预计本周济宁市以多云间阴天气为主,多局地性阵性降水,13日大部地区有雷阵雨。上周前期济宁市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较高,6日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降水分布不均,全市平均降水量3.2毫米,金乡、鱼台...[详细]
7月7日晚,一则老人走失的信息,在济宁市民的朋友圈传播,老人今年86岁,患有小脑萎缩,7日凌晨3点独自走出家门,家人着急寻找无果,求助济宁大家帮寻人队,在寻人队员的努力寻找下,7日晚9点55分在济宁轻工机械厂宿舍附近找到老人,目前老人已被家属接回家中。[详细]
7月5日,梁山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梁山县公安局户政科原科长陈兆华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向梁山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详细]
7月7日起,公交1路、46路、303路恢复原线路运营,33路恢复部分线路运营。[详细]
今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济宁市城乡水务局了解到,济宁市各类水利工程总蓄水量为7.90亿立方米,其中,南四湖总蓄水量为7.09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少3.66亿立方米,偏少34%,造成10个县(市、区)149.7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2.345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详细]
5日,为总结济宁市省定扶贫重点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扶贫工作,安排部署省定扶贫重点村小学“同步课堂”建设,加快济宁教育信息化2.0工作进程,济宁市省定扶贫重点村小学“同步课堂”启动仪式暨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在微山县微山岛镇墓前小学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