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专题 > 2015去哪玩 > 最新新闻

济宁:重推“美丽乡村”旅游品牌

2015-04-22 14:05 作者: 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
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工作,乡村旅游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工程”。
    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工作,乡村旅游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工程”。今年,济宁市旅游局提出了构建“美丽乡村”旅游品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变美丽的同时,给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的效益。让乡村更加美丽,让农民更加富裕。

据了解,去年,济宁市实施了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出台了《济宁市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评定办法》,指导各县市区编制了县域乡村旅游规划。争取上级乡村旅游发展资金1779.5万元,其中,乡村旅游改厨改厕奖励资金1099.5万元、扶持县域乡村旅游规范县规划补助540万元、 乡村旅游小镇及特色村80万元、旅游项目开发和保护补助60万元。66个村1245户完成改厕改厨“双改”工作,组织185名乡村游示范户参加了省局组织的赴台湾学习考察活动。

2014年,济宁市新增山东省旅游强乡镇8个、特色村2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19个、五星级农家乐14个、四星级农家乐37个、山东省精品采摘园19个、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各1个,示范点23个,品牌示范户23个。发展县域乡村旅游培训基地10个,培训从业人员1000余人,发展20户以上乡村旅游经营户规模化发展村19个。

在2015年济宁旅游工作会议上,济宁市旅游局局长杨凤东强调,济宁市乡村游已逐渐成为旅游的新生力量,是济宁旅游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旅游局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计划,济宁将进一步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推出踏青赏花游、农事采摘游、民俗记忆游、生态休闲游等圣地乡村生态游线路11条。串联曲阜吴村镇九仙山、邹城田黄镇十八盘、泗水泗张镇圣地桃园、微山县南阳镇王苏百村等几十个乡村旅游点。

济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美丽乡村等资源更具特色,发展乡村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春节期间,济宁市开展“乡村旅游年”活动,逐步形成特色显著、结构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了运河之都城市休憩中心、东方圣城城市休憩中心、外围游憩环线等三大环城市游憩带,重点打造任城区西部、兖州区高新农业、曲阜市北部、邹城市东部山区、泗水县泗张镇、微山县南阳镇等六大乡村旅游示范片区,持续培育圣地人家、运河人家、水浒人家、黄河人家、鲁艺人家、湖上船家等乡村旅游产品品牌。

济宁市部分县市区均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和推出了泗水赏花汇、曲阜吴村大樱桃采摘节、邹东深呼吸等一系列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杨凤东表示,针对乡村旅游客源地半径正在扩大,参与人数逐渐增多的特点。前段时间,济宁旅游局已经组织了重点旅行社、景区等涉旅企业分两路,赴常州、苏州、嘉兴、南通、南京、扬子、镇江、泰州等地开展了“文化济宁旅游推介座谈会”,邀请当地旅游企业参加,面对面进行推介营销。活动结束后,很多旅行社已经接待了推介城市的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还有一些地方已经对接要组成踩线团来济宁踩线,成效显著。接下来,将继续组织乡村旅游景区(点)、重点旅行社等赴周边地区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推介济宁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济宁体验“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另外,济宁还将采取踩线+座谈的形式,邀请兄弟地市重点旅行社主要负责人,来济宁市考察、体验乡村旅游线路,并结合旅行社的建议,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线路。

同时,济宁市旅游局积极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作用,利用好已经开通的人民微博,新浪微博、搜狐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游客展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及最新资讯,方便游客选择,起到招徕游客的作用。逐步提升“文化济宁、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张令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申超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