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专题 > 2015去哪玩 > 最新新闻

济宁旅游寻求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

2015-04-22 14:11 作者: 来源:光明网
去年,济宁市旅游总收入443.4亿元,按照旅游消费撬动社会总产出1:4.5的规律计算,拉动社会总产出1995亿元。
 编者按: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关乎每个人。济宁的文化旅游资源富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2014年济宁旅游情况如何?2015年济宁旅游该如何走?3月12日,济宁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在运河宾馆隆重召开,梳理了过去一年旅游工作的表现,对新一年的旅游发展工作进行了展望与部署,让我们充满期待。

去年,济宁市旅游总收入443.4亿元,按照旅游消费撬动社会总产出1:4.5的规律计算,拉动社会总产出1995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促进民生改善,推动济宁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副市长吴霁雯对过去一年的全市旅游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表彰了全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全市旅游业发展贡献奖、全市十佳导游。济宁市旅游局与旅游企业签订了文明旅游承诺书和2015年度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承诺责任书。

答卷:圆满完成各项指标

市旅游局局长杨凤东介绍,去年,我市启动了《济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十三五规划、旅游营销规划等3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1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3个招商项目正式签订合同,30个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整合微山、鱼台、太白湖新区的5个重点景区资源,全面启动了微山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

去年以来,市旅游局委托济宁学院作为第三方机构,开展了游客满意度测评工作,实现了季度评测常态化,对各县市区游客服务提升起到很好的指导意义;启动了修学旅游“十百千”工程,策划包装主题产品10个,提升完善修学旅游基地26个,储备命名修学游专业人才600名,成功打造了“我的成人礼”、“游水浒·做好汉”等一批特色修学游品牌;争取上级乡村旅游发展资金1779.5万元,其中,乡村旅游改厨改厕奖励资金1099.5万元、扶持县域乡村旅游规范县规划补助540万元、乡村旅游小镇及特色村80万元、旅游项目开发和保护补助60万元,力推济宁乡村游提档升级。

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过去一年,济市旅游工作以“实施旅游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线”为抓手,各项工作有创新、有突破。要继续深化旅游改革,充分释放旅游发展活力。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市旅游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市场化,要让市场在旅游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继续培育龙头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展融资渠道,激活社会资本。改革考核办法,健全统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增添发展动力。要树立精品意识,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杨凤东说,今年要坚持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并举,体制突破和政策保障共推,发挥旅游改革对旅游发展的驱动作用。

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景区综合收入前十名山东无一上榜,深化景区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山东省9家5a级景区有8家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济宁市实际,探索乡镇、景区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所有权归国有、行政管理权由景区管委会负责、经营权由企业承担的管理运作模式。”杨凤东说。今年将以兖州区、泗水县2个县区作为全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稳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济宁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作用,督促落实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任务。要依托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推动组建孔孟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实质性进展;依托纳入全市优先发展的五大产业基金之一的“文旅基金”,拓展旅游发展投融资渠道。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原则,促进相关景区实施市场化、公司制改革,加快旅游度假区、景区实施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要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搞好项目招商引资。抓好景区提档升级。要深度推进文旅融合,着力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整合线路产品,提高产品文化品味。大力发展研学旅行,认真抓好乡村旅游,抓好营销推介,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文化济宁”核心旅游品牌。

推进:全力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杨凤东说:2015年济宁市将深入贯彻落实鲁政发〔2014〕21号和济政发〔2015〕9号文件,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旅游规划和大项目建设为引领,努力在体制改革、项目建设、宣传营销、研学旅行、乡村旅游、行业素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全力打造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力争全市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8.5%和12%,努力扩大入境游客、过夜游客数量,提升旅游消费总额。

今年,我市将全面实施《济宁市旅游营销规划》(2015年—2017年)。强化“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今年将组织各县市区旅游局及重点景区、旅游企业赴重点客源市场举行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利用微博、微信、搜狐新闻客户端等载体,开展旅游自媒体营销。加强与百度、谷歌以及淘宝、欣欣、途牛、同城等知名网站合作,通过关键词搜索和视频宣传等形式,提升济宁旅游影响力。

围绕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研学游作为济宁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口和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打造习儒拜圣、“成人礼”、崇文尚武、文明寻根、农事民俗、乡愁记忆等研学游品牌。策划包装中华成人礼研学游、习儒拜圣研学游、崇文尚武研学游、中华文化寻根研学游等10条精品线路。重点打造五大主体研学基地,即儒家文化研学旅游体验基地、武术研学旅游体验基地、湿地科普研学旅游实践基地、农事农趣研学体验基地和民俗风情研学体验基地。

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年”活动,逐步形成旅游特色显著、结构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精心打造运河之都城市休憩中心、东方圣城城市休憩中心、外围游憩环线等三大环城市游憩带。年内将组织100名乡村旅游品牌带头人赴境内外考察学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同时,旅游执法部门将重点开展旅游合同专项监督检查和旅游直通车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完善依法治旅体系,全面提升行业素质。发挥导游员的窗口示范作用,做好“文化济宁金牌导游”团队的培训及考核管理工作,推动全市导游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旅游的发展需要发挥各个部门的联动效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把抓落实作为第一责任,对各项工作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形成济宁大旅游发展的合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申超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