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空间美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促使业内对“建筑形态”的专业化研究不断深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建筑形态学》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建筑形态这一重要课题。各高等院校、设计研究机构也[详细]
截至4月12日晚,A股共有35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其中,物业板块业绩整体表现较好,多家房企物业板块营收、毛利增速超过地产开发主业。[详细]
进入二季度,多城将展开新一轮集中供地,房企迎来拿地“窗口期”。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上市房地产企业2021年年报相关信息发现,房企对于2022年拿地多计划采取“量入为出、精准投放”的策略。[详细]
虽然不少城市在房产市场的恢复方面仍然受到疫情反弹的影响,但适当放松的楼市政策持续发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活力。3月新房成交规模呈现回升态势。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3月重点监测的40城新房销售面积为1447.6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6.59%。[详细]
4月10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出台,提出我国将从基础制度建设、市场设施建设等方面打造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那么,何为统一大市场?打造统一大市场到底有怎样的重大意义呢?[详细]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60个城市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加大对房地产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提高个人住房贷款额度、降低贷款首付比例,贷款利率有所下降。下一步,应继续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详细]
3月31日,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发布《2022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房地产百强企业销售总额、销售面积分别达90802亿元、569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和1.6%。房地产百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微降至[详细]
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土地市场也迎来集中供应期。目前,土地供应“两集中”的22个重点城市中,北京、上海等10个重点城市已公布首批次集中供地,宁波和无锡开启了首批次供地“预申请”模式,北京、福州、合肥和青岛4个城市完成了首批次出让。[详细]
近期,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出楼市稳预期信号。多个金融监管部门也纷纷发声,称优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满足住房消费者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以及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加强对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房贷投[详细]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详细]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3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业内人士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保持不变,因此本次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预期,但展望未来,二季度LPR存在下行空间。[详细]
1999年,老张将其名下的201号房屋卖给了老王,二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老王向老张交纳了全部房款,老张向其出具了收条,并将房屋交付给了老王,但未办理过户。之后,老王与老张失了联系,但是老王和其孩子小王一直在涉案房屋居住至今。2017年,老王收到李先生发来的律[详细]
近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住宅与社区研究所联合贝壳研究院发布《新市民租赁需求洞察报告系列之一线城市新市民租赁需求调查》(以下简称《报告》),从居住偏好、租客画像等角度洞察一线城市新市民的租住生态。[详细]
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租购并举、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提升居住服务质量等,都可以成为房地产行业探索新发展模式、形成新增长点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详细]
2022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促进居民消费、拉动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2022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已基本划定。今年将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断提高落户便利度。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快覆盖[详细]
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以多方协同为保障,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金融[详细]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数字社区建设再次受到关注。可以说,数字社区建设将有力提升社区服务和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数字社区建设正当其时、大有可为。[详细]
下调首付比例的城市持续增加。继菏泽率先下调商贷首付比例后,近期,重庆、赣州、佛山、南通等地银行相继下调商贷首付比例。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北海、自贡、南宁、福州、晋中等地也下调了公积金贷款购房首付比例。[详细]
“房企爆雷了,房子还会如期交付吗?”这成为最近一段时期萦绕在楼市消费者心中的一大疑问。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日前出台,首次从全国层面作出统一安排、确定监管机制,相当于给楼盘如期建设、交付加上了一道”保险锁“,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房企恶意挪用预售资金行[详细]
国家统计局2月21日发布了2022年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势减弱,同比涨幅总体回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2022年,房地产投资有望平稳健康发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继续提高,仍处在城镇化持续[详细]
近日,主要用于解决新市民、青年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迎来春风送暖。2月8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详细]
公积金,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因购房贷款利率低等因素备受欢迎。2020年年末,全国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约19.6万亿元,提取约12.3万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约11.1万亿元。现在,公积金制度又有哪些新举措呢?[详细]
被认为颠覆传统二手房交易模式的“单边代理”机制,在深圳推出以来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详细]
近期,31个省区市2021年GDP数据先后出炉,并陆续发布了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详细]
近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求的通知》,针对各地在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要求。不搞“一刀切”,居民形成共识再开工改造,并提出要发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发展工程作用。严禁[详细]
一套二手房想在市场上交易,委托一位中介经纪人在买家、卖家之间撮合,这基本上是市场惯例。但你见过一套二手房,买家、卖家各找一位中介经纪人,像律师一样,各为其主进行代理吗?不久前,广东省深圳市在新版二手房交易系统中推出了这种全新的中介单边代理模式,引起[详细]
下调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实行“只认贷不认房”的认定标准,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抢在商业银行贷款调整之前的,是多地公积金贷款政策的松动。[详细]
据记者了解,继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以来,全国已有近20个城市陆续发布鼓励购房措施,对不同群体进行定向购房补贴。[详细]
中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再迎扩容,城市竞争版图迎来微妙变化。[详细]
建筑领域是实施节能降碳的重点行业领域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66亿平方米,对减少碳排放贡献突出。提升建筑能效水平,要加快更新建筑节能、市政基础设施等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释放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潜力。[详细]
近日,吉林省提出,要推动房地产市场运行再稳健一点,鼓励和引导各市县开展购房补贴和贷款贴息工作,支持农民进城购房;长春市落实好重点高校毕业生安家费以及国家级领军人才购房补贴政策,提高进城农民购房补贴标准,有关支持政策有效期延长至2022年6月30日。[详细]
专家认为,楼市成交回暖趋势有望在2022年一季度得以延续,二手房议价空间依然较大,按揭贷款发放速度加快,换房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但是,楼市“低温”局面未明显改善。[详细]
近日,由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主办的2020~2021“建筑应用创新大奖”终评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此次终评入围的94个项目是从563个参评项目中产生,终评会议从入围的项目中遴选出了80个表彰项目。[详细]
近日,一些研究机构纷纷发布报告,对租房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回顾与展望。在政策支持下,2021年租赁产品供给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对产品的理解加深,产品呈标准化发展,长租房板块盈利情况逐步改善。专家预计,2022年住房租赁行业商业闭环将进一步完善。[详细]
近日,生态环境部、 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18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低[详细]
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企业,有助于规范租赁流程,提高租赁效率,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标准化的租户服务、稳定的租赁关系,为租客带来安心的居住体验。[详细]
土地市场是楼市的晴雨表。近日,多地迎来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作为今年最后一次集中供地,第三轮供地规则有何调整?是否会延续此前土地溢价率走低的现象?尤其是北京在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时,有6宗地被设置了竞现房销售环节,这将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详细]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整体来看,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73万亿元,同比增长6.0%;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8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商品房销售额16.17万亿元,同比增长8.5%。截至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02[详细]
近两个月,房地产企业融资正逐步回归常态。记者从金融管理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到,11月金融机构房地产融资环比、同比继续“双升”。1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在10月大幅回升基础上,继续保持环比、同比双升态势。11月以来,多家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融资[详细]
机构监测数据显示,11月,多地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出现明显增长,结束下半年以来二手房成交量价齐跌的态势。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二手房成交量出现明显回升,主要受益于信贷环境有所改善。预计未来信贷政策以稳定市场为主,既不会过于紧张,也不会出现过度宽松的情况。[详细]
受益于信贷环境有所改善,11月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环比止降,初现筑底迹象。贝壳研究院分析师潘浩认为,当前市场规模仍处历史低位,市场修复仍需要时间,需要政策呵护,未来市场修复将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详细]
伪造证据、捏造事实、恶意串通……出于逃避楼市限购、限售等目的,虚假房屋买卖诉讼时有发生。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为认定虚假诉讼提供了“标尺”,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严审合同效力,为逃废债务、逃避执行、获[详细]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建材行业的原料和能源成本大幅上升。建材企业在成本压力下纷纷对产品提价,向下游需求端传导。进入四季度以来,保供稳价政策已见成效,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控制,尤其是煤炭供给缺口减小,价格出现回落,减轻[详细]
近期,上市房企密集披露11月销售情况。头部房企销售相对坚挺,拿地较为积极。部分中小房企销售、拿地均明显放缓。机构认为,随着住房信贷环境逐步改善,房企年底有望冲刺业绩小高峰。[详细]
“天津西青区津门正荣府,特推出工程抵押房,均价从21000元/平方米降至14000元/平方米,顶层170万元起。”“老板工程抵押房,总价便宜30%,只有3套,限一个星期有效,要的话,速度”……在楼市下行的当下,受资金、业绩、回款压力的影响,市场涌现大量工程抵押房(以下[详细]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宣传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农村自建房安全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农村群众安全意识。[详细]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据住建部消息,截至10月底,全国已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超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目标任务。[详细]
近日,住建部、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实行超高层建筑决策责任终身制。“限高令”的出台引起了业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什么是超高层建筑?对于置业者而言,买房时应该选多层[详细]
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充分听取广大居民的意见,把老百姓最“急难愁盼”的需求放在前面,有利于赢得更多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将更顺畅,居民满意度也会更高。[详细]
日前,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公布了《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旨在督促企业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