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一座城市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近年来,在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建筑业正面临着行业发展“寒冬”,不少中小企业纷纷倒下。昨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去年济宁建筑业行业总产值达680.6亿元(产出796.8亿元),比去年同期回落4.2%,实现增加值226.6亿元,同比增长5.0%。经济数据背后诠释着怎样的行业发展现状?在当下市场需求不足、承揽工程量减少的情况下,我市建筑业又遭遇着哪些困难与挑战?
25.3%:企业省外发展空间扩大
去年,我市建筑业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增强,承揽工程施工已覆盖29个省份,完成产值172.1亿元,增长7.2%,拉动全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7个百分点,外省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25.3%。
点评:从数值来看,外省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25.3%,建筑业省外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内蒙古完成27.7亿元、河北省完成15.6亿元、江苏省完成10.5亿元,三省完成产值占外省完成产值的比重为31.3%。
1.1%:新签合同呈现下降趋势
去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签订工程项目合同额1082.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本年新签订工程项目合同额529.4亿元,同比下降1.1%。
点评:新签订合同额下降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放缓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后期直接相关。这预示着我市建筑业企业行业内竞争将更加激烈。
680.6亿元:企业经营总体平稳
去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包括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460家,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435家,劳务分包企业2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80.6亿元(产出796.8亿元),比去年同期回落4.2%。
点评:产值的下降是对前期因过快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带动的建筑业过快增长的修正,建筑业指标进入合理区间,企业经营总体平稳。
28.6%:新开工面积下降较快
去年,新开工房地产项目较2014年大幅减少,直接导致下游建筑业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的下滑。全年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64.2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93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6%。
点评:新开工面积的大幅下降,将对2016年建筑业行业的整体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增量市场的减小势必加剧行业内的竞争,将考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132家:行业发展不断壮大
截至去年12月,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共132家总产值超亿元,比上年增加4家,28家总产值超5亿元,比上年增加5家。这132家企业实现总产值590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86.7%,同比上涨0.8个百点。
点评:产值过亿元企业的增加,表明我市建筑业企业在竞争压力的驱动下逆势而上,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企业综合实力继续增强,但同时也说明,中小规模建筑业企业面临的优胜劣汰压力也更大。
问题所在
行业整体规模不大,总体资质等级偏低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年底全市有专业资质的建筑业企业有460家,从数量上讲整体规模仍然不大。目前,我市具有建筑业专业一级资质企业42家,与我市现有的442家资质建筑业企业相比,占比不足一成,比例偏低严重,而且,特级资质企业目前还没有。
点评:毋庸置疑,企业整体技术力量薄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对拓展建筑市场必然受到一定制约。近年来,外地建筑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本地建筑市场的竞争,它们通常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和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凭借其在技术、管理、设备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千方百计在我市建筑市场上占有尽可能多的份额。而相比之下,我市建筑企业由于受资质等级偏低影响,以及整体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在省内外大型工程招标竞争中达不到准入条件,缺乏应有竞争力,丧失了一些应有的发展机遇,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直以来,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提高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应重点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整个行业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针对我市缺乏建筑业龙头企业的突出问题,不少业内人士建议,我市应大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优化中型企业、发展专业企业并举的政策措施,全力发展一批有明显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开拓高端市场和域外境外市场,实现全行业的市场升级和业务升级。
高级技术人才紧缺,制约行业发展
目前,我市资质建筑业企业从业总人数为22639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9585人,仅占13.1%,其中一级建造师2566人,仅占1.1%。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内部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低,专业人才流入少,企业培养力度不够,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点评:目前,我市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现阶段建筑企业的特点,我市应引导企业强化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提高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参与并组织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提高建筑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工人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积极探索稳定高技术管理人才的任职制度和分配制度,主动吸引国内外各类先进建筑专业技术。
同时,全方位优化建筑业行业发展环境,让建筑人才“请得来”“留得住”。一方面,各级建筑业行业主管部门要帮助企业把脉市场、找准风向标。在利税、信贷、人事用工、养老和医疗保险、企业减负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推动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诚信企业”活动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诚信观念,遏制竣工不结算等拖欠行为,扶持非国有建筑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全市资质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
机遇在哪
“走出去”将为本地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去年,我市建筑业外省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25.3%,建筑业省外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近年来随着本地建筑市场的萎缩,我市不少建筑企业转变经营策略,走出济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异空间换时间,平稳度过了经济下行周期。”业内人士说。
点评:近年来,我市建筑业企业开拓市场能力不断增强,承揽工程施工已覆盖29个省份,产值达172.1亿元。可以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已成我市建筑业企业施展身手的新天地,拓宽了建筑业市场空间。
不过,目前来看,本地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还不够大,本地以外施工产值的占比还远远不够,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各级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外地市场,全方位拓展行业的发展空间。一般而言,从量化指标上,建筑业企业本地以外施工产值超过总产值的50%以上,才能达到国内平均水平,超过70%才能算得上建筑业发达地区,因此我市建筑业企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这方面政府应该研究制订长期的发展规划,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