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教师看来,“研培计划”既有“非遗传承人群”进高校学习文化通识的作用,也可以让高校里的“非遗圈外人”通过与他们交流,进一步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图为“研培计划”去年在上海大学的试点现场。(上海大学供图)
非遗传承人老化这一议题在全国“两会”上被再次提出。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用数字证实非遗面临普遍断层、后继无人的困境:截至2015年8月,已公布的四批198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有250位去世,占比近12.6%;1979年至2006年评出的36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已离世73位。
有专家提出,探索团体传承制度,防止“人走技失”为当务之急。日前,文化部在2015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宣布,将于今年全面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把“非遗传承人群”送进全国57所高校,不定期接受文化通识教育。该计划第一次提出“传承人群”概念,把以往单纯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扩展为团体传承。按计划,今年全国将有近2万人次的“非遗传承人群”,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
“非遗是一个民族稳定的文化DNA。有了它,我们便可知道‘我是谁,‘我从哪儿来,,知道自己能以何种方式更容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俗专家鲍鹏山说,“计划启动,意味着非遗保护工作逐渐深入人心。但要谨记的是,非遗如同传统文化的‘脐带血,,无论世界怎样变,这袋‘脐带血,都该纯正如初。”在他看来,用当代的文化教育、审美体系来提升古老技艺传承人群的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古与今、中与外的碰撞中,如何能做到不失其本、不忘初心,是个亟待厘清头绪的严肃命题。
作为去年先行试点的高校之一,上海大学曾接待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近60名学生。在与这群16岁到70岁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非遗”老师们千言万语汇作一句“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保护理念:首先确保“不能从马背上跌落”
给藏族唐卡的传承人传授素描、色彩、透视等西方绘画基础技艺,这合适吗? 相似的辩论几乎与全国各大高校的研培同时铺开,在其他大学,向泥塑传承人传授西洋雕塑的基本法则;要求纺织类非遗传承人将最时髦的卡通形象编织到自己的土布上;公开反对音乐类传承人使用工尺谱,甚至要求他们改成美声唱法……这些质疑的发声者认为,如此培训是对非遗的一种改造。
上大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岭山拿出一份“果洛培训班课程方案”,“强基础、拓眼界是教学宗旨。”他说,“比起世代相传的非遗技艺,高校内一个多月的研培计划不至于让非遗‘变异,。同时,随着青年人群的加入,非遗传承者中有过学历教育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我们没理由、也做不到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学习新知识、了解外部世界相对立,甚至隔绝开来。”王岭山说:“秉承传统,不失其本”是培训的首要理念。
据此,培训课程除了设置图案装饰、色彩装饰、平面构成等西方美术基础理论,还有大量花鸟白描、白描淡彩、工笔重彩创作等由国画技法传授的绘画基础课程,且美术基础课与绘画基础课时比例为28比40。所谓“唐卡传承人学习西方绘画技艺”的描述并不尽然。基础课之外,非遗传承人的40课时社会考察也中西兼容、古今并蓄。“带他们参观博物馆,听听艺术讲座,看看创意产业园区是怎样运营的,绝不是要‘乱花渐欲迷人眼,。相反,让这些第一次走出家乡的非遗传承人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更会明白自己能在何处与众不同,促进他们更自觉传承发展手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上大美院老师毛冬华看来,飞速前进的社会就像一匹驰骋的骏马,“非遗传承人群”仿佛骑在马背上,若要跟上社会进步的节奏,首先就得确保自己“不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学术立场:民族DNA才是研判标准
让高校的讲师、教授来指导也许处于他们专业盲区的非遗传承人,这是一部分学者的又一层忧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表明态度:“既然是遗产,就该站在遗产学的立场,对非遗作出遗产学的价值研判。树用尺度,米用斗量,研判非遗的标准不是美不美,而是真不真。”
对此,中国非遗研究保护中心原副主任田青有番类比,他请学术界注意从《诗经》 到唐诗,再到宋词、元曲的变迁,古诗词并非一成不变的,为什么从没有人指责古诗词被异化了呢?“因为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民族审美标准、民族的文化情趣。所有古诗词的变迁,都是在本民族文化根基上的发展,也就是说民族的DNA没有改变。”田青说,就像父子、母女之间,虽基因不变,但外在容貌很难完全复制。非遗传承即是如此,学界的评价、研判体系当透过表面看内涵。
以上大试点的培训班为例,毛冬华与丁蓓莉两位老师负责的综合创作课上,唐卡、羊毛毡的传承人们以画品、绣品等方式把作品搬上了白布环保袋。内容还是民族的图腾,只是载体改变了,表现形式从平面到立体,你不能说这些环保袋就不是非遗的浓缩。事实上,当黑陶、酥油制品的非遗传承人在各式艺术讲座上见到竹制的杯套、东阳木雕的窗格、羊毛毡制的提篮等等,这些曾深藏在大山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非遗传承人灵感被激活,他们当即表示,自己的手艺完全能与现代化的生活融合,能在日常生活中振兴,而无需更改任何DNA。
传承职能:“以人为本”才能生于民间
有人用“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来褒扬非遗阵地的坚守者,他们担忧,一旦让未经世事的年轻传承人见到外面的世界,他们还能不能回到最初的地方,安心完成最初的使命?
“与其担心他们受不了外部的诱惑,为何不想方设法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变得更好?”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金江波觉得,“人人向往更好的生活,无可厚非。不能因为传承榫卯技艺,就要求传承人只能居住木结构的房子。”以人为本,顺应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充分发挥非遗在带动就业、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非遗才能在当下生存于民间。
“把非遗推向市场,更多的是推向全中国,走向世界,并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无疑,这也是“研培计划”的意义所在。金江波说,做非遗的核心是人,“可以说,‘研培计划,不仅是‘非遗传承人群,知识学习的课堂,也是他们实现理想的‘梦工厂,”。培训过程中,传承人们被带进创意园区,普及知识产权课与自主创业相关知识。“独木不成林,非遗若能成生机勃勃的一片树林,那么,创业何乐不为?”非遗应当活在博物馆里还是公众生活中,答案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