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叶问3》票房造假事件引关注
通常来说,3月是国内电影市场的淡季,极少出现高票房影片。3D功夫电影《叶问3》却打破了这一规律。自3月4日在各大影院上映以来,《叶问3》的票房一路走高:上映16小时票房破亿元,上映89小时破5亿元。首日票房以超过四成的排片率收获1.55亿元票房,占当天票房总额的八成,打破世界各地的票房占比纪录。不过,影片从首映日起,各地网友陆续在微博上质疑《叶问3》的片方涉嫌花钱包场“自买票房”,并晒出“天价午夜幽灵场”等可疑现象作为证据。近日,随着《叶问3》的票房继续走高,票房造假风波也愈演愈烈,甚至引来广电总局的关注。
7日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通知,请各大电商提供与《叶问3》进行票务合作的合同,对近日票房异常波动进行排查。到了3月8日,《叶问3》35.8%的排片率与前几天相差不大,截至记者8日傍晚发稿时,影片当天的实时票房不足5000万元,次于《疯狂动物城》的近6000万元,对比前几天明显突然下滑。面对《叶问3》“自买票房”的质疑,目前只有一家影院承认增开虚假排片场次,电商售票平台则撇清干系,片方更是一直没有正式回应。
网友质疑
凌晨场全部售罄
单从《叶问3》这部电影来说,关注度并不低。一方面因为前两部累积下来了不俗的口碑,再加上甄子丹、泰森这样吸睛的对垒,按理说其票房一路飘红也是理所应当。果然,在春节过后这段被忽视的档期中,《叶问3》独占鳌头,连续3天坐稳单日票房冠军的位置。
但是问题也随着票房的高涨出现了。自首映日起,网上就开始有其票房造假的传闻。3月5日,微博知名大V“电影票房”晒出一张武汉中影国际影城的实时售票图,显示该影城在凌晨0:56分开始,每隔10分钟在同一个影厅排映一场《叶问3》,而且票价高达203元。接着,一些产业关注者及影迷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截图,质疑《叶问3》片方涉嫌“买票房”,东莞恒大影城、成都太平洋影城(蜀西店)等全国各地的影城在列。截图显示,一些影城《叶问3》不仅排映场次售出的位置一模一样,还出现凌晨6点的场次全部售罄。更有网友晒出手写票,票上可见,网友买票看的是《疯狂动物城》,出的票却是《叶问3》。
一些影院的排片截图被曝光后,很快就上演了戏剧化的一幕。先是被晒出“幽灵场”的武汉中影国际影城市场经理金喆发布声明,承认安排午夜“幽灵场”,原因是第三方票务公司要求排场率,为争取到第三方补贴,“本次《叶问3》和微票儿的合作中排场需达到60%才能享受优惠活动,但根据实际排片只能达到40%。”随即票务公司微票儿发起反击,据微票儿方面8日提供给南方日报的声明,称与武汉中影国际影城及相关影投公司已于第一时间进行良好沟通,“证实微票儿从未进行声明所述行为,该事件与微票儿无关。”这一次影院和票务电商之争以金喆方面的道歉收尾:“为自己之前声明中对微票儿的不实言论道歉,增开无效场属于自己的个人失误。”
总局表态
喊停不正当营销行为
针对质疑,《叶问3》的片方曾在3月6日发布图文回应,这是有人在故意黑《叶问3》:“十分钟一场的排片!203元一张的票价!你信吗?要黑《叶问3》请黑得更专业些吧!”不过很快宣传方就撤回了这一回应,称稍后会有正式的声明发布,但此后就再无消息。而对于炒作之说,宣传方的相关负责人也予以否认。8日下午,宣传方给南方日报的最新说法是,“我们仅作为宣传方,无法回应这个问题。”
《叶问3》“买票房”的争议,迅速引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重视。6日,电影局严正表明态度,称近日部分影片和影院出现虚假排片、票房注水现象,对电影产业构成严重干扰,破坏了市场秩序,正对相关情况进行排查。电影局还提出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置办法:“对采用违规手段获取的票房,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系统及各票务平台将不予统计,不予承认,对已经计入平台的票房数据将予以剔除。”此外,电影局方面表示,参与该行为的制片方、发行方、票务方、院线及影院应立即停止不正当营销行为,并将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7日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于这一事件采取了进一步行动,并在下达的通知中提及了《叶问3》:“请各大电商提供与《叶问3》进行票务合作的合同,来对近日票房异常波动进行排查。”从网上曝出的通知来看,美团猫眼、微影时代、格瓦拉、百度糯米这些国内最主流的电商网站均在其中。对此,微影时代方面的回应是:“坚决支持电影局规范电影市场的治理行动。针对声明中所提及的规章制度,微影时代已进行自查,所有行为均符合电影局所要求的电商行为规范。”
记者观察
电影不应是票房游戏
关于《叶问3》的票房是否造假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按官方的说法,尚在调查中。但毋庸置疑的是,在440亿元票房这一光鲜成绩的背后,“幽灵场”“偷票房”等行业毒瘤是的确存在的。仅仅是“幽灵场”,就并不是新鲜的票房造假手段。
所谓的“幽灵场”是网友给的形象的说法,你想想,周围有几个人会在大半夜去影院看电影?但一些电影售票情况就显示,个别影片在午夜场场场爆满。此前被质疑买“幽灵场”的就有《捉妖记》和《港囧》,但是均不了了之。那么,为什么会有“幽灵场”的存在?因为这是能用最低的成本制造出高票房假象的手段。高票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吸引观众,抢占排片,意味着更高的票房。从长远来看,对于发行方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发行方,能对股价的提升起到作用。而对于影院肯定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省下放映成本。
曾有一位内地导演感叹,他的电影还没上映,就被宣告“失败”——表面数据不低,但很多场次都排在凌晨。影院也是要赚钱的,同样条件下,他们要排热门片,不是热门片也会排买了票房的那一部。于是,那些规规矩矩做电影的人,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同时,当票房纪录全靠片方自己吆喝鼓吹,泡沫也会越来越大,一旦泡沫破裂,带给电影行业的将是沉重的打击。
票房只是一部电影的其中一个衡量指数,优秀电影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票房数字,还是一个个精美的电影镜头和精彩动人的故事。拍电影,第一重点是拍出文艺精品,而不应该是去玩“争第一”“破纪录”的票房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