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文化圣地 > 文化美文

水浒故里翰墨香 好汉情怀著华章

2013-04-12 08:30 作者:徐兴允 来源:大众网济宁站

    题记: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已是百年。百年而后,此复何极?悠悠岁月,泠泠清音,何辞衰颜碎心,能砥柱于中流?唯养心静气:读书以娱、写字以乐、作画以趣、填词以志,抚琴以韵、交友以心而已。——冯向华感怀。

    大众网济宁讯  冯向华,山东梁山人,1973年生,字浮粟,又字拙石、鲁生,斋号齐云楼、榴花居、益损居。著名学者、书法家蒋维菘先生再传弟子,中国水浒学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山东省商联书画院会员,梁山水浒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梁山印社常务副社长、秘书长,梁山榴花居艺术会所创办人。梁山一中美术教师,梁山老年大学特聘教师,县政协委员。

    向华君,有雅好,善属文,精书画,亦好戏剧。学识渊博,于历史掌故、人文风情,颇有心得。人物山水花鸟无不精擅。其作品取法齐白石、刘月楼,笔墨精到、自成一格。行文古雅、隽永自然,擅长五言古风、七言律诗,小品文得明清遗风。习字作画之余,常喜吟诗诵词,著有手抄本《浮粟吟草》,诗词作品入选北师大校友张广祯先生专著《诗词集》,《现代语文(2001年版)》曾做一期封底专门介绍其书画艺术,作品常刊发于《中国书画报》、《齐鲁晚报》等各类书画报刊。2007年,多幅作品刊登于梁山民盟刊物——《水泊梁山》之梁山艺苑秋菊卷。2009年4月1日接受《相约看天下》栏目采访,专栏推出“挥毫泼墨、寄情水浒——冯向华”,详细解读其水浒书画艺术。2011年1月,山东省工商联书画院成立大会暨首届迎春美术书法作品展开幕式在济南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省统战部部长张传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王乃静出席成立大会并参观了书画展,其应邀参加书画院成立大会,并现场创作了书画作品。

    其自幼善书画,冰雪聪颖,名于乡里。总角之年,即诵读古文辞章,攻习碑帖。不谙世事,喜涂抹、好曲文,鄙词俚俗、残墨断简,时有所见。欣喜不能自抑,舞之蹈之。父母每以劣儿视之,斥之不已。稍长,警而悟,奋发自立。晨起读书,夜间挥毫。少交游、息清谈、居陋室、食糙粮,毫无诽怨,一鼓作气,渐有所得。及长,初入济宁师专,后入曲阜师大,期间折桂山东书考。转益多师,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蒋维菘弟子姜保夫先生研习文史,师从陆抑非潘天寿弟子国画家杨象宪研习书画,问学于鲁南书法世家的文字学家、书法家包备五先生,包先生将其专著《古代书论》、《山东古代碑刻》相赠,自有厚望在焉。私淑国画大师李苦禅弟子刘月楼。著名画家、中国美院教授何加林为其题写“益损居”斋名。在曲阜求艺期间,因博学好思,为同侪所重,一时闻名遐迩。先生居所藏书甚丰,诗词歌赋,文章典籍,不胜枚举;大有“未能随俗唯求己,除却读书都让人”清代戏曲家唐英之遗风。

    “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自有颜回之志在焉。芸窗读书,灯下披阅,深研甲文字形,破绎其构成奥秘,勾玄发微,解读鸿儒,刊正先贤。正所谓以逆境为园林,与群魔为法侣者,百折不挠,坚毅之尤,可见一斑。先生腕力过人,出入魏碑唐贴,最精于隶书,妙入汉人堂奥,楷隶榜书尤所擅长;皆于雄浑中寓恣肆,凝重中含清俊,真气充盈,天资爽发,得自然旨趣。其自谑曰:“疏狂于外,秀实于内,有诗才而无世才,品题书画是所长,专营交结是其短,貌拙而意真。行懒而气畅”。

    他认为,作画要胆大心细、眼疾手稳,这样笔下方显大家气度。若只知拼凑,在纸上轻抹细涂,则画虽成,终属小气。然而,只解重勾狂挥,收不起、敛不拢,虽有可观处,亦显粗杂,终属“野狐禅”之流。心中想的周到,眼里看的全面,手中放的笔开,则画定然可观。作画之难无如写神,然微形之实神亦无从提起。时下艺人多有标榜笔下超脱形骸,至有得意忘形之论。斯不足于言画也。作画之法正如水银泻地,纵横流漫,自然成形,略无正方园者,乃合艺道。作画需层层积染。为使墨华高古,气息雅淳。得此意态,笔下自然可观。观书画之精微,在于是否得笔。书中之笔在八法、象形,即自然物象。画中之笔源于书意,即起承转合、提按顿挫之笔,以此为基底,则千变万化而不离其宗,何愁艺道不进耶?禅宗画,盖以冷逸空灵为其特色。然视画者心机所化,不能一概而定。虚谷冷逸中透清新、空灵中现沉稳;八大、弘仁自有一种奇崛、孤傲之气;至石涛则又当别论。正所谓,山水之音,大象无形,幽林修竹,在乎剪裁。托归玄门知众妙,清风相邀白云来。而形与意之冲突、融合,非关物象,而在乎一心。然各人领悟不同,修养有别,功力各殊。是以笔下千差万别。

    先生从教十余载,因其博学,蜚声遐迩,慕名求艺者,接踵而至。其教有方,门下学子遍及各地,如国美、北师大等学林重地,皆有其膏泽所在。世人讶其博雅周赡,而自视为余事。先生自谦,“初学人物,继改山水,后又出入瓜果蔬菜,终不定性,迄今一无所成”,此乃虚怀若谷者也。此亦为艺道无为之精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所谓者,抑或浮粟先生之志哉!赞曰:沧海浮粟,谦和之端;结伴榴花,黛色参天;端居齐云,烟霞仰瞻;怀抱益损,博学兼擅;循循善诱,泽被杏坛;谈玄论道,今之古贤;怀糈计程,何妨龙潜;先生之风,应见经传。

 其书画作品《秋趣》、《玉悬高峻图》、《亦有佛性》、《石鲁先生造像》、《丰硕》、《松山云起图》、《江浙风味》、《工笔人物》、《滋兰树惠》、《浮粟人物及篆刻》等在全国和省市书画展赛中参展并多次获奖、或被收藏,《书画艺术》、《中国书法》、《人民网》、《大众网》和《东方圣城网》等多家报刊网络媒体予以刊发、或作专题介绍。“《赠冯向华君》:向华诗词富才情,僻野几人能识荆?天生丽质难自弃,定共书画放光明。”其北京师范大学校友张广祯以七绝相赠,以示欣赏、激励。(徐兴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龙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