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32775829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327758290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国际

杨树朋烈士骨灰今安葬 家乡万余群众自发送英雄

2016-07-23 14:36 作者:赫洋 亓秀宝 耿冲 来源:大众网
上午8点30分,护送杨树朋骨灰的灵车从八大庄村出发,在警车的护送下,缓缓开往莱芜市烈士陵园。9点30分,灵车缓缓驶入莱芜市烈士陵园,杨树朋烈士的妻子邹丽娜和儿子杨一鸣分别手捧烈士的遗像和骨灰。

  灵车缓缓使出烈士家乡八大庄村

  沿途百姓自发送别烈士

  众多市民自发来到烈士陵园悼念

  市民在烈士陵园前悼念杨树朋烈士

  灵车抵达莱芜市烈士陵园

  杨树朋的母亲痛哭失声

  市民在烈士灵堂前吊唁

  杨树朋烈士的父亲杨洪成为儿子整理挽联

  大众网莱芜7月23日讯(记者 赫洋 亓秀宝 耿冲)今天上午8点30分,在南苏丹维和任务中牺牲的莱芜籍维和战士杨树朋的骨灰,在亲人的陪伴下,由警车护送缓缓离开位于莱芜市钢城区棋山风景区八大庄村的家,前往莱芜市烈士陵园安葬。一路上,万余名莱芜市民自发赶来,送英雄最后一程。

  上午7点30分,大众网记者来到八大庄村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悼念的市民。在简易的灵棚前,许多市民排着队向英雄三鞠躬。72岁的尚绪林大爷一大早便起床,早早地来到现场。他告诉大众网记者,他和杨树朋家是一个村的邻居,从小看着杨树朋长大,得知杨树朋牺牲的消息后他心疼不已,尽管自己已是72岁高龄,但也要再送杨树朋一程。15岁的任文军跟杨树朋在同一所中学读书,杨树朋是他素未谋面的“学长”,尽管没见过面,但杨树朋早已成为了他心中的英雄。他说,将来自己也要努力读书,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尽力。

  在出发前,杨树朋的父亲杨洪成一直在灵堂里整理花圈上的挽联,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让孩子在多在家待一会。杨树朋生前所在部队,陆军第20集团军某部“杨根思连”指导员文海地和几位杨树朋生前的战友负责护送杨树朋的骨灰,他们在灵堂前向自己的战友行了最后一个军礼。随后又转身向杨树朋的父亲杨洪成行了一个军礼,这时,文海地喊出一声“爸”,并与杨洪成老人相拥在一起,泣不成声。

  上午8点30分,护送杨树朋骨灰的灵车从八大庄村出发,在警车的护送下,缓缓开往莱芜市烈士陵园。在这30多公里的路上,不少市民都自发来到道路两边,送英雄最后一程,他们有的手里拿着白色的鲜花,有的手持横幅:“忠魂不泯 浩气长存”、“杨树朋烈士永垂不朽”。沿途车辆自发避让,为送英雄最后一程让出一条坦途。

  9点30分,灵车缓缓驶入莱芜市烈士陵园,杨树朋烈士的妻子邹丽娜和儿子杨一鸣分别手捧烈士的遗像和骨灰。安葬仪式于上午10点30分开始,莱芜人民的好儿子,维和英雄杨树朋将在此长眠。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已有万余名家乡群众赶到仪式现场,送英雄最后一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