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胖子没有瘦子学习成绩好?原因克制力弱
现象:肥胖指数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
原因:主要因为自我克制力有些弱
肥胖学生的肥胖指数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而且年级越高,负相关指数也越高?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三年级某班的班主任黄剑磊想了想,目前班里成绩前10位的同学里,确实没有小胖墩。
“但我班上的第11名就是胖胖的。”青春中学初三某班的班主任周慧则说。
两位老师都有着10多年的教学经验,印象中,确实没有哪个小胖墩成绩是特别拔尖的,“但也不一定就差,大部分还是能达到中上水平的。”黄剑磊说。
为什么瘦子的成绩更好呢?
“这和智商没有关系。”这点,周慧是坚定的。在他看来,这和小胖墩的性格有一定关系,“他们大多比较中庸,容易满足,不跟别人较劲、更不会跟自己较劲。”也因如此,小胖墩在学习上普遍不够勤奋。
美国斯坦福大学也曾做过一个棉花糖实验——研究者把棉花糖放在孩子们面前,如果孩子马上就吃,那只能吃一个,如果等15分钟以上,则能多得到一个。大部分孩子估计是相信“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看到就拿了吃。而研究者在追踪研究后发现,那些等了15分钟才吃的孩子,后来的学业、事业、家庭都更为成功。
黄老师觉得,实验反应的其实是自我克制力的问题。她班上有个胖胖的男生,胃口特别好,“每天吃午饭,都要来添饭,而且不止一次。通常第一次,我会给他添,但第二次再来,我就告诉他,你不能再吃了。”黄老师说,而这种自我克制力,同样也会影响学习,“自我克制力强的孩子,通常学习会更好。”
现象:当不上“大官”,也评不上“三好”
原因:都是体育成绩惹的祸
那么,班级职务和学校评奖,真的和小胖墩无缘吗?
虽然答案基本是肯定的,但是老师们都说,这里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他们被体育拉了后腿。
且不说肥胖难免会影响跑跳,按现在的体能测试要求,其中一项指标就是类似于BMI指数的身高体重比——小胖墩在这一项上,注定是失分的。
而现在学校里不论是班干部的选拔,还是评优评奖,大方针还是得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小胖墩‘当官’、评奖的概率低,并不意味着他们各方面都不如人,只是其中有一块短板,让他们连入围的机会都没有。”黄老师说。
有位班主任告诉钱报记者,他在期末三好生评选时都是采取“三步走”:
先是期末考试总成绩在班级前10的同学起立;
然后,综合表现考核(包括寝室纪律、卫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失分的同学坐下;
再是体育达标不是全优的同学坐下。
这种情况下,小胖墩通常连站起来的机会都没有,即便能站起来,到了最后一步还是只能坐下。
不过,纵然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这样的“主流”干部里,很少能见到小胖墩的身影,但并不影响他们胜任某些“小官”,比如劳动委员。
黄老师就说,她现在班上的劳动委员,就是一个壮壮的小男生,但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非常称职。
发现:小胖墩大多都有好人缘
当不上“大官”,又评不上“三好”的小胖墩,在班级里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人缘好。
黄老师至今还挺想念两年前毕业的一个小胖墩,“学校出去郊游,休息的时候,他都会跑过来,‘老师我给你敲敲背’吧,如果你一夸他,他就给你来一套全身按摩。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个暖男,是女生心中的大白。”
周老师教的隔壁班上,也有一个男孩子,实在太胖了。一次他在语文课上讲到主谓短语不一定都是动词和形容词的时候,不自觉就拿他举例,“某某某200斤,这也是一个主谓短语”,话一出口周老师就后悔了,“这样会不会伤到他?”不料一下课,小胖墩就笑呵呵跑过来,“老师,被你猜中了呢,我真的有200斤。”
老师们具体也说不上为什么,但小胖墩大多个性随和,甚至有点吃亏是福的阿Q精神。周老师班上还有一个胖胖的男生,每次班里有什么力气活,他都责无旁贷。其实周老师知道,胖并不意味着力气大,有时候可能会比正常体重的孩子觉得更累,“但每次他被差作苦力时,我看他脸上都是乐呵呵的,说明他的内心是快乐的。”
所以周老师最后感叹:“在一个团队里,他们不一定是核心人物,但一定是受人欢迎的一份子。他们不是光芒四射,但依然会给人带来温暖。”
但也有老师提醒,孩子还小的时候,胖胖的外形挺可爱,倒也招人喜欢,但到了高年级,那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的确会让个别小胖墩觉得自卑,所以还是建议适当减肥。(记者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