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育文章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从生本教育入手进行课改

2015-05-18 16:01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做了两年多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教育局长,赵彬感觉变化最大的是师生的精气神提升了。
 原标题: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从生本教育入手进行课改

  做了两年多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教育局长,赵彬感觉变化最大的是师生的精气神提升了。每当提及此,赵彬总笑得合不拢嘴:“教师有尊严地教,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这正是改革的初衷。”

  记得刚到任时,赵彬去各学校调研,不打招呼地走到一所镇初中,推门一看,教师在讲台上上课,底下却睡倒一片学生。校长无奈地解释:这些学生不但不听课,还经常翻窗逃学。学校只好妥协,允许学生上课可以不听讲,但不能扰乱课堂秩序,更不能逃学。赵彬绕到教室外一看,发现窗户下竟然被逃学的学生踩出了一条不长草的小道。

  这条“逃学小道”横亘在刚上任不久的赵彬心里,令他寝食难安。这样的教育状况还有没有可能改变?山区教育“脱困”的路又在哪里?

  生本教育让融水摘掉教育贫弱的“帽子”

  融水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县,教育条件艰苦、观念落后、师资匮乏。

  尽管这些年融水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但一些影响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教师培训难以突破固有模式,教育理念落后;课堂教学满堂灌严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成绩好一点儿的学生都想办法往城里的学校跑,教师职业倦怠明显,不少校长感觉颜面无光,山区教育难以为继。

  2013年10月,赵彬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第26期教育局长培训班,其中一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有关生本教育的报告,让他顿时豁然开朗。生本教育理论就是要把学生当作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必须从控制生命转向旨在激扬生命的教育过程,把教变成学,通过生本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再造,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最合理的通向知识、能力和智慧的学习途径,进而在充满主动的“活的教育”中取得优秀成果。

  回到融水后,赵彬立即组织了生本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学习。一个月后,赵彬率全县中小学校长到生本教育发源地广州取经。刚开始,历经多次“雷声大,雨点小”教改的融水校长们只是按部就班地听课,但当生本理念创造的教育奇迹案例一个个摆在面前时,校长们开始跃跃欲试了:“课还可以这样教?学校还可以这样管理?”在接下来的大讨论和头脑风暴中,融水的校长们渐渐达成了共识:要用生本理念突破苗山教育的现实困境,找到一条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改新路径。

  此后,融水县陆续派出13批校长、教师800人次,到广州等地学习、体验,还邀请生本教育团队两次到融水开展培训。同时,全县成立各层级各学科改革科研团队,确立实验学校和班级,形成联动教研,加快点面推进。

    教师讲得少了,学生会讲的多了

  “课堂上大多是学生分组在讲台上板书和互动,那教师做什么?”“教师逐渐退出了中心,变成了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开始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观摩思维活跃的课堂,记者分明感受到生本教育迸发出的生机与灵性。可谁能想到,这所融水镇中心小学两年前还是一所屡整改屡落后的边缘村级学校。

  大山深处,生本教育成就了改薄,许多学校出现了转机。在安陲乡小学教师办公室,记者看到一名学生在作业本上写道:“因为顶不住父母的压力再次回到学校,可这次回来,却发现课上课下,我都获得了从来没有的尊重与选择。我喜欢这样的课堂和学校。”

  “生本教育的理念,感化了自古就有‘狗不耕田、女不读书’传统的红瑶(瑶族的一系)同胞,大伞屯居然有11名红瑶女童自愿到学校就读。”安陲中学校长李昆岗自豪地说。

  “县里的龙头学校对改革会是什么态度?”“眼见为实,还是去看看吧。”在县教研室主任徐绍星的带领下,记者直奔县中融水中学。课间,几名高一学生主动走过来向记者问询北京治理雾霾的环保话题。整个上午,记者一直在走访班级、观摩课堂。学生小组抱团学习、多向互动交流、大胆质疑辩论的场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3个实验班开始,慎行渐改、务实做生本是当初学校定的教改思路和方法。没想到去年实验班的各项成绩均排在了平行班级前列,学生表现出的探究精神、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更是令人惊叹。尝到改革甜头的教师也纷纷转变观念,目前,主动要求并加入生本实验的班级已增加到31个。”融水中学校长李荣生说。

  在民族中学,英语教师周丽珍曾被同事们称为“讲霸”,因为她能滔滔不绝地讲完整个上午的4节课。2014年5月,周丽珍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参加学校的教学竞赛,但最终评下来,这节课却得了倒数第一。评委们给出的意见是:师生疲惫。

  这次教学竞赛极大地刺激了一向勤勉努力的周丽珍,她开始学习生本教育倡导的“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论。后来,她重新设计了这节课,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按小组编排话剧进行表演,在课堂上一起分享。周丽珍发现,虽然教师“讲得少了”,但学生们“会讲的多了”,他们在课堂上展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自信和创造力。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宋申超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