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马震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的身体里有206块骨骼,大约占到体重的五分之一。它们通过关节相连,构成身体的支架,保护内脏器官,为肌肉提供附着点以利身体活动,还参与造血,储备钙、磷。
骨质疏松也被称为“静悄悄的疾病”。骨骼强度的变化常常在我们无法感知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在骨质疏松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容易被人忽视。很多人在骨折发生之后,才惊觉自己已经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生活中,我们的6个不良习惯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快来自查!
吸烟、过量饮酒 吸烟会让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翻倍。过量饮酒也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过度减肥致体重指数过低 体重指数(kg/m2)=体重(kg)/身高2(m2)。如果小于18.5就属于体重过低,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偏食引起营养不良 日常饮食如缺乏钙、蛋白质、新鲜蔬菜水果,将不利于骨骼健康。“营养不良”是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他们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更高,因此饮食要保证足够的钙和蛋白质摄入。
很少晒太阳、维生素D缺乏 在骨质疏松人群中,低维生素D水平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不常去户外活动的老年人。因此,要尽量保证每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身体活动不足 缺乏身体活动会导致骨骼和肌肉的流失。不爱运动的人会更容易发生髋部骨折。加强体育锻炼,以抗阻力和有氧运动为主并长期坚持,将对骨骼有益。
经常跌倒 有跌倒倾向的人骨折的风险更高。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最高。除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外,老年人还需要注意预防跌倒。老年人群可以参加一些改善平衡、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的运动,比如疾控系统多年来一直推广的毛巾操。此外,还应在专业机构进行骨骼健康评估,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获得更好的健康收益。
初审编辑:王爽爱
责任编辑:马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济宁市人民公园,看晚秋时节这座载满老济宁人记忆的公园如何“变装”。[详细]
自2020年以来,济宁市委编办深入推进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下移执法重心、明确执法事项,县(市、区)综合执法、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部门2600余名执法人员下沉镇街,着力破解基层执法难题。[详细]
“想不到”的交通工具,“脑洞大开”的视角,比你想象中“更有趣”![详细]
近日,济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济宁银保监分局印发《济宁市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恢复发展的重点措施》。该措施包括持续扩大信贷供给、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等10条措施。[详细]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发布《供电服务系统升级公告》,11月7日0时至11月14日8时将开展供电服务系统升级工作。[详细]
近年来,济宁市转变服务理念,把服务阵地由线下扩展到线上,探索建立了线上、线下互相结合、互为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