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天南地北济宁人

"牵挂"他人,奉献大爱的一生

2014-05-16 16:32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以邹城市钢山街道西关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文真为原型、经过社会活动家徐宁生先生和周延松先生近十年创作而成的情感小说《牵挂》,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
《牵挂》出版发行座谈会。

    齐鲁晚报济宁讯   以邹城市钢山街道西关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文真为原型、经过社会活动家徐宁生先生和周延松先生近十年创作而成的情感小说《牵挂》,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近20万字,书中讲述了主人公汪慧珍“牵挂”他人,奉献大爱的一生。

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为该书亲笔题写贺词,周尔均(周恩来总理侄子)将军挥毫题写书名及夫人中央电视台著名高级编导邓在军导演欣然作序,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永玲为本书作序。
情感小说《牵挂》中讲述了主人公汪慧珍牵挂人、感染人的一个个故事,令人感叹,让人震撼。汪慧珍那一幕幕冷暖交织的人生,那一串串耐人寻味的足迹,体现了小说主人公求真务实、勤政为民的高大形象。让人感受到她那不平凡的人格魅力,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和人道情怀。小说以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情怀与视角,展示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同时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以人为本的淳朴形象。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就是邹城市钢山街道西关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文真。
王文真是个出生在旧社会的孤儿,19岁入党。工作后,5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把基层老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并力求做得尽善尽美。她紧跟党走,把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落实在基层工作中。王文真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新时期拥军模范”、“十佳兵妈妈”、“爱国拥军女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省残联副主席、省残联亲友协会主席等职,是全国残联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委员。
徐宁生谈《牵挂》: 
“她的执著和真情感动了我” 
 
徐宁生告诉记者,1994年冬,他第一次来到邹城,参加由邹城市人民政府、北京广播学院和福建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单本电视剧《乡爱》,扮演大学生李敬东。这部电视剧以邹城市钢山街道西关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文真为原型,讲述了她兴办学校、造福当地群众的故事。
  电视剧播出11年后,2005年秋徐宁生再次来到邹城。“与王文真的接触,让我有许多惊喜,使我加深了对她的了解,同时也越发敬重。”徐宁生说。
  王文真告诉徐宁生,她年轻时对残疾人、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等,就发自内心的想去关爱。但在筹资办学过程中,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光凭个人一股热忱,很难把慈善工作做好。为此,她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办实事,千方百计让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帮助。几十年如一日,她的为人风格、处事风范,成为邹城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2005年秋,在邹城的那些日子里,徐宁生抽空参观了孟府和孟庙。倘徉在苍苔遍地的青石路上,抚摸着戟刺青天的千年古柏和被历史云烟剥蚀的砖墙,尤其是看到矗立在孟府的那块刻有“母教一人”的石碑,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从这里,我找到了王文真主任行动背后的力量支撑,那是亚圣故里传承了两千多年的精神传统!‘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名言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满的诠释。当年的那部单本电视剧《乡爱》难以充分反映现实中的王文真!”
  “突然之间,使我产生了想写一写关于王文真主任故事这本书的冲动。”徐宁生表示,虽然她只是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但她的所作所为,传递的是我们国家和谐社会的正能量。要让更多人知道她,了解她,进而学习她。于是,回到南京徐宁生就与周延松商定共同创作这部源于王文真主任真实事迹的小说。
 
她是居民的贴心“大家长”
 再次见到王文真,她刚刚挂完吊瓶回来,“人老了,身体就容易出问题,打了17天的吊瓶……”苍白的脸上依然是温暖的笑容。在西关社区工作了近50年的王文真,今年71岁,但她还在为社区大小事操心费力。西关社区的老老小小、一草一木她都十分清楚。西关居民对社区的“王妈妈”也是十分尊敬。
 
  “你还是得放平心态,有什么困难就说。”在雅居小区居民刘文焕家,王文真这样劝慰他。行动不便的刘文焕最近被诊断为癌症,王文真得知后常来探望。
30多年前,王文真得知残疾人刘文焕丈夫身体不好,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家庭困难后,她就成了刘文焕家的常客。送衣、送物、送钱。如今刘文焕还留着王文真当年送给自己的呢子大衣。“不记得王主任给家里送来多少钱了,现在住的房子还有王主任给的1万块钱呢。”说起王文真对自己的帮助,刘文焕的双眼就湿润了。
王文真13岁没了父母,和弟弟相依为命。成家后满心欢喜地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大军,却因生产时孩子窒息成了一级残疾。这种特殊的经历,让王文真对老人、残疾人特别关心。2002年,在她的张罗下,社区新建了2000平方米高标准、配套设备齐全的老年公寓,近200名五保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2012年初,依托老年公寓建立起了邹城市残疾人托养中心,30多名残疾儿童受到呵护和关爱。
王文真还十分重视教育,现在的西关小学、西关幼儿园都是西关社区建的。当年建设西关小学时,王文真四处化缘,最多时一天跑25个单位。就在她一点一滴的争取下,筹集了260万元,将西关小学4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建了起来。如今的西关小学,已成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除管理社区大小事务,社区经济发展也是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嘉禾购物广场、宏达二期旧城改造、民政服务大厦等一个个项目落地建设,为西关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问起最近王文真忙活的事情,她悄悄告诉记者,最近她在跑一个废物利用的项目,如果效果真的不错,不仅能给社区增收,将来可能整个邹城市的垃圾都有地方去了。
 
记者 黄广华 实习记者 李慧
/> /> />
/> />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刘小双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