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新闻

任城区开足马力 助推文物保护事业

2016-01-01 14:02 作者: 来源:济宁晚报
任城区文物局以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为契机,编撰出版了《济宁任城文物古迹》丛书及《济宁市任城区文物地图》,为文物事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为了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建设,9月底前,完成了全区35块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的安装工作。

  近年来,任城区立足实际,依托文物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条例,高度重视文物事业发展,立足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通过可移动文物普查、创新基础工作、文物抢修与维护、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等六个方面,全区呈现出文博事业欣欣向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人参与文物保护事业的良好局面,大力推进了任城区文物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可移动文物普查完美收官。年初,我区按照省市普查办要求,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严格落实“机构、人员、资金、设备、培训”五到位,集中技术和人才力量,对我国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并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和数据库,从而实现全国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动态管理,扎实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认真落实可移动文物普查经费,共落实普查经费41万元。今年初,邀请市普查办专家对系统外国有收藏单位藏品进行了认定。截至6月底,任城区在全市率先完成文物信息采集登录、上报工作,共拍摄、采集藏品1593件(套);完成3件二级文物、29件三级文物的校对及修改;完成省文物局专家组对市档案局、济宁一中、区档案局、区史志办等单位可移动文物藏品的复检和鉴定,共认定文物古籍10083册(件)。任城区文物局以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为契机,编撰出版了《济宁任城文物古迹》丛书及《济宁市任城区文物地图》,为文物事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民办博物馆事业如火如荼。近年来,随着任城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收藏热,国家、省市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鼓励民间收藏者建立非国有博物馆,为全区博物馆事业发展注入了“新血液”。5月到8月,任城区文物局在辖区内开展了“任城区民办博物馆大调查”,耗时3个月,具有超过300件(套)文物、超过400平方米藏品面积的的收藏单位进行摸底登记、建档,有意愿建设民办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单位共12家,补充了任城区无博物馆的空白。4月18日,我区申报的金石艺术博物馆、古床榻博物馆2处民办博物馆由省文物局正式挂牌成立。辖区内的东大寺伊斯兰民俗文化博物馆、济宁任城汉文化民俗博物馆、济宁任城名人字画艺术博物馆、毛泽东文化馆、儒家思想博物馆等5处收藏单位正在筹备申报基础资料。

  三、文物保护标志碑日臻完善。为了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建设,9月底前,完成了全区35块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的安装工作。其中包括34块区级、1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此次标志碑安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标志碑规范》要求,采用青石原料,标准尺寸120x76x19(cm)、工型碑座139x50(cm),正面刻有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保护级别、公布机关、公布日期;背面刻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简介和保护范围;名称用隶书,内容用仿宋字书写,美观大方;碑底用须弥座,牢固实用,既起到了保护文物的标志警示作用,又可以使人们直观醒目地了解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情况,提高了观赏和保护水平,完成了区级文物保护标志碑的全覆盖,健全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档案。

  四、文物保护员队伍日益壮大。通过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一些散落在田野的文物已纳入文物管理体系,但因田野文物分布广、范围大,管理困难等多种原因,仅靠文物部门力量难以全面监控,我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联合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联合开展辖区文物保护工作,与镇街分管领导文化站长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并经过严格审查、筛选聘请了镇街、社区70名业余文物保护员,充实到文博行业队伍,每年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对全区文物工作者开展文物安全集中培训学习,两年来,共外出培训5人次、集中培训4场,培训人员到达120人次,并成立了“三级文物安全网络”体制,通过开展“四个一巡查”制度,扩大了文博队伍,增进了田野文物的管理力度,加大了文物的监控力度。

  五、古建筑维修紧锣密鼓。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古建筑的维修是文物保护中最为亟需的部分,近年来任城区对一些优秀历史建筑,富有典型的时代建筑特征和历史特色的古建筑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筛选,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古建维修公司对文物本体建筑进行维修。两年来,完成了5处文物保护修缮项目立项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孝兼完坊的安全防护工程立项申报,完成省级文保单位吕家宅院、柳行东寺、黄家街教堂、戴庄天主教堂、牌坊街礼拜堂保护工程立项申报,8月,完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和桥的本体维修。

  六、文化遗产活动丰富多彩。为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进社区和乡村,相继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和流动博物馆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系列宣传活动,联合济宁市博物馆、长沟镇人民政府举办了“博物馆流动展览进镇街”活动;举办了“文化遗产走进霍家街小学活动”,向小学生介绍慈孝兼完坊历史建筑;开展“大运河知识问答活动”,庆祝纪念大运河申遗一周年活动;参加“文物情 中国梦 讲济宁文物故事”活动,将文物古迹活灵活现的展现给市民,增加文化韵味。多项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文物意识、法制意识和宣传意识,社会上自觉关心文物,自觉保护文物,主动宣传文物知识的良好风尚已蔚然成风。

  近年来,任城区正在进行“保护文物古迹、搞活文化遗产”的探索,通过开展多种途径开展文物保护,创新基础工作,注重挖掘文物保护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文物的教育功能、科研功能和经济功能,努力将文物工作转化为服务于人民、充实人民精神文化,推动全区旅游行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努力将文物保护事业发展成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重要成份,两区合并后,随着新工作、新思路的开展,工作力度的加大,我区文物保护工作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局面。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史欣欣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