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新闻

济宁打好扶贫攻坚战 全面实施脱贫"六大行动"

2016-01-07 10:53 作者:李邦田 来源:东方圣城网
对扶贫工作重点村,每村安排3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支持贫困村围绕贫困户脱贫,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组织开展扶贫政策进村入户宣传活动,总结推广基层脱贫典型,激励贫困户依靠政策帮扶和自身努力增收脱贫的决心和信心,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

  记者从1月4日召开的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获悉,今明两年,我市将坚持市、县、乡共同努力,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集中开展产业、就业、医疗保障与救助、金融、旅游、教育文化六大脱贫攻坚行动,确保贫困群众与全市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国梦“济宁篇章”进程中同步过上小康生活。

   实施产业脱贫攻坚行动。对扶贫工作重点村,每村安排3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支持贫困村围绕贫困户脱贫,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扶持有种养意愿的贫困户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特色种养业。对有发展电子商务意愿的贫困户免费培训,对贫困户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新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设计、安装、维护、余电上网等一体化服务。根据产业扶贫项目特点和技术需求,积极参与项目论证、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将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保障收益。

   实施就业脱贫攻坚行动。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人员就业的具体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充分就业。今后农村新增的各类公益性岗位都要就近向贫困家庭人员倾斜,总体安排比例不低于50%。两年内对所有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学习技能的农村人口免费培训一遍,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对农村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一对一”就业帮扶和援助,确保顺利实现就业。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要统筹协调境域内所有用工资源,为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人员就近提供就业岗位。

   实施医疗保障与救助脱贫攻坚行动。加大对因病、因残致贫的农村贫困家庭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对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承担部分,由各级财政给予补贴;对重度残疾的贫困人口,由县级财政全额代缴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全面开展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工作,健全完善慢性病门诊费用报销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实行分类救治和先看病后付费结算机制,2016年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0万元。全面实施贫困家庭新生儿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扩大残疾贫困人口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范围。

   实施金融脱贫攻坚行动。市县设立精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在健全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基础上,对农村贫困人口开展5万元以下“富民农户贷”,银行实行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各级财政给予贴息。支持贫困户利用小额扶贫信贷发展特色种养业;支持收益稳定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集中使用小额信贷资金,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利益补偿等形式反哺贫困人口,力争两年内有2万贫困户通过小额扶贫信贷增收脱贫。加快推进市扶贫开发公益基金实体化运作,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管理运行机制,以财政资金为底子,发挥“蓄水池”作用,吸纳社会各类捐赠资金,用于脱贫攻坚。实施旅游脱贫攻坚行动。充分发挥我市山区、湖区、滩区山水林自然资源丰富,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农业特色鲜明的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集中规划建设一批旅游示范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财政资金入股等方式,扶持“农家乐”、特色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制作等旅游产业,财政支持政策与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挂钩。2016年,泗水、邹城、曲阜、梁山、微山、鱼台、任城每个县(市、区)要在山区、湖区、滩区建成2个以上旅游示范村;2018年,全市旅游示范村达到100个以上。

   实施教育文化脱贫攻坚行动。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进行全过程扶持,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严格落实津贴补贴政策,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建立市级统筹农村教育补充机制;加快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行城镇中小学名校与山区、湖区、滩区乡村中小学联建共建。组织开展扶贫政策进村入户宣传活动,总结推广基层脱贫典型,激励贫困户依靠政策帮扶和自身努力增收脱贫的决心和信心,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 (记者 李邦田)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朱仙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