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文化年 兖州农民“舞”出幸福好日子

2019-01-19 16:48: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 作者: 李丹

  

  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1月19日讯记者 李丹)19日,济宁市兖州区第29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暨“三下乡”活动在兖州区新兖镇牛楼花海彩田景区内举行。现场设置了各种惠民便民利民的展区,为广大群众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文化展示区内,非遗传承人高登月现场制作的拓片吸引了众多群众的驻足观看。“我是第六代非遗传承人,现在做的这个叫陶贴,在商周时期用在器物上,后来变成了祭祀用的商鼎,具有吉祥神圣的寓意,工艺十分复杂。”55岁的高登月,十几岁时受家庭的影响对拓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十岁便可以自己独立制作。“像我的这门工艺叫做石刻艺术,拓片就是其中的一种,看着简单,其实学问很多,比如雕版,有浮雕、有线雕、还有深浮雕,很多作品都要与时代相结合。”高登月说,他希望老一辈人传下来的技艺能继续传承下去,将石刻这种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在人们眼中,传统的布艺制作仅限于衣服、鞋子等常用物品,而乔丽却可以通过灵巧的双手赋予传统布艺更多的时代特色。45岁的乔丽从小就喜欢布艺制作,二十年来从未间断。“我是跟姥姥学的,他们那个年代的草编、剪纸、布艺都很精通,3、4岁的时候就看她做,在原始创作的基础上,现在又融入了现代的特色。”别人眼中废旧布料成了她手中的宝,如今,乔丽不仅自己喜爱布艺的制作,也带动家人们喜欢上了这门工艺。“我的这个作品锦绣中华,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国富民强了,我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希望有机会能够增加南北文化的交流,加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把这门工艺发展成产业做成自己的品牌。”乔丽说。

  

  民间艺术展示区内各个艺术团队的展演,也为此次活动增添了风采。58岁的曹文英是兴隆庄街道一位普通的村民,今天她也带着她们的舞蹈队来到了这里。“今天我们带来的舞蹈‘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是藏族舞蹈,练了有一个多月了。”曹文英带领的舞蹈队因为成员们喜欢红歌,大家给舞蹈队起了个名字叫红歌舞蹈队。“我们这个队伍的平均年龄55岁,虽然我们年龄大了,但我们对社会充满了激情,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忘不了这些红色经典歌曲,希望通过我们的舞蹈给大家带去节日的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来自济宁的大伟舞龙舞狮队团长杨大伟告诉记者,为了能够参加这场盛大的文化展演,20多名队员一早便从济宁出发赶到现场,熟悉场地、更换服装,每一个流程都细致到位。参加演出的队员既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20出头的年轻人,“我们在一起演出有十几年了,都喜欢舞龙舞狮,大家把业余的时间凑在一起研究研究演出的节目,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怎么烘托现场的气氛,让现场更热闹。”杨大伟说。

  近年来,兖州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孟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