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作家李木生的文与骨

2019-05-31 19:55: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 作者: 杜倩 荣斌

《运河人物》开栏的话: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为这座城市带来一派繁荣。如今,运河依旧悠悠,人间已是别番模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依河而生的济宁焕发着现代化的气息,运河文化融入济宁人的血脉。

  从运河上的船夫和钓者,到城市马路上匆忙的行人,到公园广场上的市民,济宁人的精神状态就是济宁城的精神状态,济宁人的文明程度是济宁城的文明程度,济宁人的故事就是济宁城的故事。

  世间万物,总在变与不变之间。人生因变化而精彩,因坚守而不凡。新时代的济宁人步履匆匆,奋进在前进追梦的路上。奋斗的姿态是相同的,生活的姿态却各有精彩。我们关注济宁人,关注每一个人的生活,他们书写济宁的历史,济宁承载他们的悲欢。

  今起,济宁大众网推出《运河人物》栏目,与有品有趣的人对话,刻画人物个性,讲述生活故事,启迪人生智慧。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宁5月31日讯记者 杜倩 荣斌)“家里大约有上万本图书,这是我的精神食粮。”5月28日下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李木生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墙的图书。书房和卧室,也全是定制的、从地面一直到房顶的书柜,人立于面前,如扁舟之于浩瀚书海。

  书房里的电脑上,打开的文档已经写了数页。退休多年,李木生依然热情不减,读书,思考,创作,他有了更多时间沉浸在这种单纯的状态里。

  少年读书,点亮旷野的星光

  1968年,16岁的李木生踏上军队之旅。军队生活比较枯燥,一帮年轻人精力充沛,风华正茂,训练之外有大把时光。战士们纷纷寻找自己的爱好,给单调的青春一个出口。李木生的选择,是读书。

  他不知道,自从他捧起一本书阅读,一生再也放不下。

  李木生的军旅生涯辗转四川、陕西、青海等地。尤其在青藏高原,天高云淡,人烟稀少,人在苍凉的狂野之中格外渺小,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夜晚面对满天繁星,更觉天空高远,像人的思想一样没有边际。

  自然之博大,历史之沧桑,思想之深邃,全都在书里,以及读书人的脑中了。

  1970年,李木生在部队成立了读书小组,每天与七八个志同道合的战友开始畅游在文字的世界。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真正热爱上文学。

  读得多了,就有了写作的冲动,于是拿起了笔。他开始写诗,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写进诗行,大漠中的生活顿时有了依托,变得格外充实起来。

  19岁的时候,李木生开始发表作品。此时的他发现自己原来可以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而他也已经坠入到浩瀚的书海里。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敢想象,多年以后,他成为一名颇具实力的作家:出版了多部诗集、散文集、传记等;出版或发表诗歌300余首、散文作品280万字,近百篇(次)散文入选全国各种选刊、选本,及大中小学读本、中学试卷。

  读书和写作,成了他一辈子的事。

  初试散文,获得名家的推崇

  自上世纪90年代,李木生尝试写散文,竟也一发不可收拾。他的散文处女作《初识延安》发表后,让他感觉到散文更能表达丰富的情感。

  李木生坚定地认为,文学创作与学历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作者能孤独地去写作;搞文学创作也不必到大城市,书本里有历史有思想,生活中有现实有故事,作家的出生地也是作家最熟悉、最易于挖掘的人文环境,这些都是作家创作的源泉。

  谈起文学之路,李木生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坦言,作家成长的机遇很重要。

  在李木生文学创作的早期,有一天,有人惊喜地告诉他:雷达在《文学世界》杂志上为他写了一篇评论,并且推介了他的两篇文章。这让李木生感到特别惊奇,雷达是中国著名的文艺批判家,而且主要评论小说,他们素无来往,如何就这么慷慨地推介自己的散文呢?

  那是一本不厚的杂志,雷达的一篇文章加上李木生的两篇散文,一下子就占了很大比例。不仅如此,雷达还在文章中称李木生为这些年来让他“眼睛为之一亮的散文作家”,足见认可之高。

  从部队转业之后,李木生曾在济宁日报编辑副刊版面多年,他更加如鱼得水地亲近文学。请冰心题写刊头,济南采访张海迪,北京采访乔羽,与李存葆、莫言畅谈……,让这家地市报文学副刊具备了较高的水平。

  敢于担当,坚守文人的风骨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面相。人们常用“文弱书生”来形容读书人,李木生身材偏瘦,面部棱角分明,笔挺的身子让人感觉到硬邦邦的骨头。

  读书破万卷,李木生最爱的作家是鲁迅,也特别欣赏鲁迅先生的硬直曲柔之中的独立思考。

  李木生曾在报社担任时政记者,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着截然分别,李木生看够了千篇一律的报道模式,在写法上大力创新。有些新闻,他尝试进行散文化写作;更多的时候写消息,他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推倒“倒金字塔”结构,改革导语“五要素”……,很多人看后惊呼:原来新闻还可以这样写!

  最像鲁迅的,是他身上的良知和担当。有一次,济宁某区一承包的鱼塘被抢,李木生采写后排在头版头条。这时区领导找到报社,希望“通融”,他断然拒绝:这是典型的“红眼病”,如果不进行曝光,以后还会发生。最终,那位领导悻悻而归。

  李木生写过一篇《一辆沉重的地排车》,写的是某县一个超生的家庭。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县里派一位跟李木生关系最好的人来找他,李木生仍不同意,说:媒体不仅是党委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你一定能理解我。

  很多年后,当他从媒体退休,有些人还会说起那些报道里的故事。李木生则说,那时候能坚守原则到底也不容易,还是得到一些包容的。

  动静之间,享受诗意的人生

  如今,67岁的李木生与爱人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他们从同一单位退休,同样爱好读书写作,他们能谈论时政和哲学,也能关注蔬菜和粮食。

  家里的书越来越多,读过的书越来越多,人就越来越简单。李木生坚持每日写作,篇幅不一定长,主题不一定大,生活中的季节变化也或许是惊喜的发现,写成优美的文字,有的就成为中学语文考卷的试题。

  李木生与夫人在方圆忻居的生活是安宁而充实的。读书与思考,让他对世间的事情都有独到的见解。当记者跟他谈起任正非的临危不乱,他说:任正非这个人不简单,眼界宽阔,心胸也开阔。只有把眼下的热点事件包括任正非放进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看,或许更能准确地把握。

  读书写作之外,冷静的李木生喜欢充满激情的NBA比赛。他酷爱库里,“库里不高也不壮,但是他出手极快,三分极准,引起了NBA的小球革命。”李木生对记者说,库里没有任何绯闻,而且萌萌哒。

  也只有看库里的比赛,才能使他放下书本,停止写作,甚至关掉手机。这几乎是打破他平静生活的兴奋剂,更多时候,他还是沉浸在读和写里的。

  仍然时常有人问他,读书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他最近的一次回答是:读书好比一犋犁,似乎可以犁开板结的土地,让心地变得松软透气起来,至于播种什么,那又因人而异。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