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人物】杨义堂:一个人的文化长征

2019-06-27 10:38: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 作者: 史欣欣 荣斌

  编者按: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为这座城市带来一派繁荣。如今,运河依旧悠悠,人间已是别番模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依河而生的济宁焕发着现代化的气息,运河文化融入济宁人的血脉。 

  从运河上的船夫和钓者,到城市马路上匆忙的行人,到公园广场上的市民,济宁人的精神状态就是济宁城的精神状态,济宁人的文明程度是济宁城的文明程度,济宁人的故事就是济宁城的故事。 

  世间万物,总在变与不变之间。人生因变化而精彩,因坚守而不凡。新时代的济宁人步履匆匆,奋进在前进追梦的路上。奋斗的姿态是相同的,生活的姿态却各有精彩。我们关注济宁人,关注每一个人的生活,他们书写济宁的历史,济宁承载他们的悲欢。 

  济宁大众网推出《运河人物》栏目,与有品有趣的人对话,刻画人物个性,讲述生活故事,启迪人生智慧。 

  大众网记者 史欣欣 荣斌

  济宁有两张最耀眼的名片:孔孟故里,运河之都。在济宁城内,若要找一个人将孔孟儒学与运河文化讲得生动深入,很多人会想到一个名字:杨义堂。

  人们会想起他的两本著作:《大孔府》与《大运河》,两本书融入他多年心血,成为济宁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济宁文学新坐标。

  与很多人著书立说不同,杨义堂的作品都是与其工作紧密相关的,或说是工作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杨义堂本人也坦陈,他不喜欢艺术化的情怀抒发,更重视作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奔跑的少年:苦难的经历是宝贵的财富

  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苦难和饥饿是绕不过的记忆。杨义堂的老家在梁山县一个偏远农村,与菏泽的郓城县一河之隔,贫穷闭塞,苦难仿佛与生俱来。

  

  年少时的经历,让杨义堂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初中时代的上学路。隔着一个村的另一个村上有所联中,从家到学校大概5里路。天不亮起床上学,晨读后回家吃饭,饭后再去上学……一天三个来回,趟趟需要跑着,否则就要迟到。

  很多人认为这种生活是苦涩的,但杨义堂并不觉得。他仍然记得,有时候半路下起了雨,他们被淋得猝不及防,索性就在雨里奔跑吧,浑身湿透了,就不怕淋了。

  少年不会想到,等他长大极少会淋到雨了,即便想冲进雨里淋一下,发泄心中不快,也没有了勇气。生活要求你始终坚强,岂能轻易张扬。

  少年更想不到的是,彼时的生活给他以后的人生带来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冥冥之中的,也是隐隐约约的。

  他享受上学路上的发现,春季草木萌芽的新奇,感受生命复苏的力量;秋天霜降在草上,感受突来的寒意;冬日里绿色褪尽,枯叶下方却见到一丝绿意……季节变化如此神奇,生命的力如此强大。

  冬天的麦场上,错落着高高的麦秸垛。说书人的故事扣人心弦,让贫乏的内心如饮甘霖,充满新奇。人群半夜方才散去,睡眠都是甜的……

  采访杨义堂,他对少年时期艰苦的岁月所提甚少,仿佛那些受苦的日子不值一提。而他跟记者讲起以上两个场景时,嘴角也扬着笑容,让人感觉那只是财富。

  16岁参加中考,他拍下人生中第一张照片。19岁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他第一次坐上火车。穷人家的孩子追赶时代的步子慢,但终究是不懈地奔跑着。

  对生活的感悟,都化作对生命的热爱,涤荡着少年的内心。高中时期,杨义堂的一篇《梁山行》发表在全国发行的中学生读物上,彼时,梁山是他达到的最远的远方。

  大学时代,杨义堂开始在大众日报文学副刊等发表文章,但并没有想过做一名作家,那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梦。

  伟大的历史:一个圣人一条运河,汲取智慧和力量

  2004年,杨义堂被调到济宁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工作。当他因工作关系对孔子及儒学有了更多了解,很快发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2008年,一部《大宅门》火遍大江南北。杨义堂想请人写一部反映“天下第一家”孔府的电视剧,但找了几个全国知名的大编剧,都表示孔府文化底蕴太深厚,写不了。

  有选择的人是幸福的。有一种选择,叫别人靠不上,就自己来!

  杨义堂决定自己写。他翻阅大量资料,走访许多地方,脑海里充满了一个个春秋时期的人物,先让自己入戏,又出戏,写下了电视剧本《大孔府》。

  然而,“杨义堂”在编剧界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谈了不少人,没有人愿意将它搬上荧屏。他索性改写成小说,于2011年6月出版。

  杨义堂自己也没有想到,小说出版后反响很好,被誉为“当代《红楼梦》,乱世家国情”,两岸孔子后裔对此书都非常满意。这部书出版8年来年年加印,更是成为曲阜“三孔”景区标配和当地导游的培训教材。

  2012年,杨义堂调任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彼时,全国正在推进大运河申遗工作。他真切地发现,这条每日里买早点都要经过的河,全世界都在关注,新的时期,它将带来新的荣光。

  他怀着一腔热情,去读这条河。

  当他望着河面上缓慢南下的货船,感受到生民多艰;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泛出粼粼的金光,让他感到诗意的浪漫;当他看到南旺水利枢纽,不禁为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于是,杨义堂开始写又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大运河》。

  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他多处实地考察,与一些历史人物的后代反复沟通,一直到有关的资料全部穷尽了,把来龙去脉都研究透了,才开始搭建框架、下笔写作。

  “《大运河》虽然写的是大运河两岸风情故事,但不仅仅是这样,它是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也是传承千年文化的载体,更是人们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杨义堂说。

  自律的人生:推掉应酬,把夜晚交给读书和写作

  对杨义堂来说,小说创作的过程就是调研梳理的过程,也是屡次被感动、被提升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家乡的这条运河已经不是一条河,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惯看秋月春风的从容。

  在济宁历史上,曾有188位河道总督带领群众治理运河,故事可歌可泣。在运河边上很多地方有大禹庙,治河精神让百姓世代不忘。

  宋礼、白英治水的佳话流传至今,却有一种说法:在如今的宋庄和白庄,两村关系并不好,甚至不通婚。杨义堂在两个村采风时,有村民说:我们的祖先并肩战斗,义结金兰,我们都是亲戚,怎么能通婚呢?

  那一刻,杨义堂十分感动。这条波澜不惊的运河悠悠千年,却见证了多少人间的佳话!更不必说,清代治河功臣朱之锡殉职在运河上,百姓哭上案头。

  30万字的《大运河》顺利出版后,不仅为杨义堂带来了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更有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段感天动地的运河史,强烈地撞击着心灵,让他热泪盈眶。

  与很多作家不同,杨义堂写作方式非常严谨,每部小说创作之前,他都要写提纲,一般单单提纲就要3万多字。当他一切思路整理妥当,动起笔来就一泻千里了。

  生活中的杨义堂是一个温和谦恭的人,与人说话时常挂着笑容。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只是将舒服留给了别人,对于自己,他还是颇为苛刻的。

  一个成年人,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自律,也往往能决定一个人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杨义堂从来没有躺在两本小说上睡大觉,甚至不准许自己打瞌睡。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北游记:苏禄王传》《鲁国春秋》,长篇报告文学《抗战救护队》,儒学专著《祭孔大典》《新乡贤归来》等一批文学精品佳作。

  如今,杨义堂晚上能推掉的应酬一律推掉,他把夜晚的时间交给读书和写作。越是勤奋,越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人这一辈子不留下点东西就真是可惜了,我42岁才开始写长篇,虽然有点晚,但我现在过得很充实。以目前的成绩看,也算是没白活。”杨义堂说。

  生命不息,奔跑不止。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杨义堂独守一份安宁,跋涉在他一个人的文化长征路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