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中国“打洋工”待遇好 2年可申请绿卡

2013-08-19 14:27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手中过硬的技能漂洋过海,在海外受到广泛欢迎。这些拥有专门技能的人员,他们懂技术、有真本事,他们从事的职业,不同于传统的洗衣、理发、餐饮等“三刀”行业,他们或从事护工、电焊工、管道工、泥水匠,职业向多元化转变。
原标题:“打洋工”日渐吃香:月收入1.5 2年可申请绿卡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手中过硬的技能漂洋过海,在海外受到广泛欢迎。这些拥有专门技能的人员,他们懂技术、有真本事,他们从事的职业,不同于传统的洗衣、理发、餐饮等“三刀”行业,他们或从事护工、电焊工、管道工、泥水匠,职业向多元化转变。

  专职工人 日渐吃香  

  近年来,由于海外对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较为旺盛,许多工人通过劳务输出实现了海外就业。自2005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孝里镇后楚庄20多户、上百人就凭借过硬的电气焊技术,劳务输出到澳大利亚“打洋工”。目前,整个孝里镇,已有1000多人获得了在澳大利亚工作签证,工种涵盖电焊、水电、安装等。

  此外,许多中国人远赴加拿大做起了“越洋保姆”。这些从事保姆行业的工人每月工作22天,8小时工作制,超时工作有加班费,月收入可达1.5万元人民币,并且正常工作2年可以申请绿卡。

  有的保姆不仅依靠“高薪”养活自己,还边工作边读书,给自己“充电”,学习更多的本领,为在当地扎根打下基础。

  在护理学生源不足的背景下,日本国内的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从3年前开始加强从中国的大学及医院向日本引入高级护工的业务。目前,已经通过日本国家护工考试的217名外国人中,有183名中国人。

  吃苦耐劳 备受欢迎

  中国人吃苦耐劳的性格是他们在海外获得好评的基础。他们往往凭借良好的信誉、过硬的技能赢得当地用人单位的尊重和认可。

  尹法刚是后楚庄第一个吃螃蟹去澳大利亚做电焊工的人。几年之前,他在深圳一家船厂工作,凭借出色的技术引起了公司一个外国工作人员的注意,并且建议他去澳大利亚工作。随后,尹法刚通过劳务公司去澳大利亚“打洋工”,出色的技术让当地同事对他刮目相看。

  王先生也在澳大利亚从事电焊行业,除按规定干完每周的38小时工作外,他还经常在周末加班。王先生说:“外国人周末都不上班,咱中国人好钱,能加班就加班。”凭借辛苦的劳动,他每月能收入3000多澳元,相当于2万多元人民币。

  “中国保姆”的出现与近年来加拿大华人移民增多密切相关。大部分“中国保姆”受雇于移民加拿大的华人家庭,只有少部分为非华人家庭服务。

  某家政服务公司经理指出,保姆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保姆们可能经常加班,“中国保姆”不但勤快能干,而且多数都甘愿加班,这应该是她们最大的优势。

  走俏海外 原因何在

  目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行业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多种专业技能岗位面临着较大的需求缺口。

  相比之下,“技工荒”的大环境为许多掌握相对应专门技术的中国工人到这些国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较之部分拥有高学历,但缺少硬技术的人才,他们更容易走俏海外。

  由于澳大利亚对职业技术工人需求的缺口较大,不得不开出优惠条件以吸引在电焊工、管道工、泥水匠、木匠等行业突出的国外专业技术人员,许多懂技术能吃苦的中国技术工人正是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实现在海外就业。

  中国技工并非仅在澳大利亚一国“走俏”,在加拿大、新西兰,甚至德国等都越来越受欢迎。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和德国就业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最近共同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到2030年,德国技术人员的短缺量将达到100万。要补充短缺,除鼓励学生完成职业教育外,引进外籍专业技术员工必不可少。

  为此,有些德国企业成立专门招聘、培训中国技工的部门。据德国劳工局不完全统计,在德中国技工总数早已超过3000多人。他们的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维修工、水电工、电焊工等行业。目前,已经有上百名中国人在德国汉堡空中客车总装厂从事设备组装、维修等技术工作。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周传智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