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名家

文脉与诗化的境界—李新雁新文人画印象

2014-07-01 15:30 作者:王立强 来源:大众网济宁站
济宁的画家中,李新雁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位。李新雁的为人瞩目,并非因为他任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主要还是因其作品具有简约豁达的文人气质,这使他近年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

     济宁的画家中,李新雁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位。 

     李新雁的为人瞩目,并非因为他任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主要还是因其作品具有简约豁达的文人气质,这使他近年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 

    中国的文人画最初只是文人墨戏,乃文之余、诗之余、书之余、文人酬唱的副产品,曾被视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事。只是到了唐、宋、元,有了诸多有绘画才能的文人参与进来,才将文人画推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继而演进为画坛的正宗与主流。这之后,仅仅能吟诗为文者已不能胜任,画家真要有些品位,惟有读书行路修养,“学问”二字是绝然不可缺少的底蕴和根本。所谓“画者文之极也”,它的妙处就在若想渐有寸进,就非得做些诗书文赋及人格的修养,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而豁达了胸襟,撇去了俗念,领略到趣味,将此融入画中便有了长进。李新雁正是循了这条路走过来的,但其中又多了他自己的个性与时代的印记,因此他的作品被视为“新文人画”,确是名至而实归。 

    新雁的画文脉清晰,有一种天生的诗化境界,而这境界一如竹外山影透着野逸与幽远,是朴素,是情怀,也是天趣。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奇趣满幅,笔墨间流动着清新自在的气息,可谓心手双畅。 

    我以为新雁绘画的文脉源于两处,一处出自微山湖畔,一处则在太白楼上。新雁出生在微山湖畔的鱼台,幼时的水乡生活在其艺术中烙下了很深的印记,因而,他画荷花、水草、野鸭、鱼鹰最多,也最为生动,《春江水暖图》、《梅花双禽图》、《游乐图》即是代表,画间充满了鱼米之乡的情趣和野逸。新雁说,自己虽然出生在湖畔水乡,更多时间还是生活在济宁。济宁是一处文脉很盛的地儿,昔时因诗酒英豪李白而闻名的太白楼,已是今日书画家们的艺术常聚之地。日月侵淫,太白楼让书画家们拥有了艺术的生命,也拥有了一颗诗心。只是他们没有成为诗仙一样的诗人,而是把诗心全化成了丹青。这种诗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新雁的题跋当中,这也是我喜欢新雁的画,尤其是其题跋的缘故。题写着“一夜春雨至,千杆瘦竹生”的《秀竹图》,“两个黑白团,一双富贵花”的《富贵图》,“蒲草北风急,秋水一夜寒”的《鸭趣图》,“花间酒气春风暖”的《春风暖》,“鱼乐焉知人乐”的《鱼乐图》,还有《花艳十里香》,《残荷听雨图》等等。此外,让我最有感觉的还有他画的那些竹子,虽只三两杆,却是文气满满,充溢着远古的气息,文人味超级浓郁。我很喜欢新雁的题跋,他的题跋帮其开拓出画面难达之境,觉我觉他,完全是内涵的延伸,诗化的境界。 

    朋友说,新雁画画很勤奋,我以为他画画的过程,实际也是画意志、画性情、画感觉。从事绘画者,最怕停滞,最怵刻板,最忌重复别人或者自己。在我看来,这些都与新雁无缘。许多画家,一生都在寻找所谓自己的风格、个性,即自家面目。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看来是一个误区。自家面目其实是与生俱来的。如同每个人都永远是“这一个”一样,人的艺术感觉、艺术生命一开始就有着自家面目。新雁便是一个明证。新雁的成就得益于他的执着,多年的勤奋造就了他今日的才思汹涌、涉笔滔滔。绘画原本是一个瞬间的定格,一个空间的凝固,新雁画下了一个瞬间的流动,一个空间的嬗变。坦率地说,画也好,书法也好,唯注入大感情的才是大作品。画画只有画到让人动心,才是真正的好画,我以为这方面新雁恐怕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记得我曾在一次画展上与李希科先生聊起新雁的画,共同的感觉他是以性情为尚,画中透着画家的性格与品位。如果说画如其人,那么新雁的画中或许正体现着他特立独行的孤傲与个性。新雁的文人气在其画中,自自然然,活活泼泼地从笔底流出,一种简远平和看似清秀的面目实则蕴籍着孤傲与超脱。 

    现在很多称之为“画家”的人,其实很少有个性的,个性不是表面的风格面貌,而是自然流露性情,这种性情早已被刻意的技巧所消磨。谈新雁的画若以“绘画理论”的套路,大抵总是要涉及师承某某、得某某神髓之类的学术话题。离任市青联常委时,秘书处送我一幅《青白图》作为纪念,系新雁所画,内容是一棵白菜两只萝卜,萝卜白菜保平安,甚和我意,我便将其悬挂在舍间,有时我会独自凝望着它,去体味皴擦点染中笔墨变化的快感,似乎也想从中咂出点究竟来。没有机缘得睹新雁作画的情景,只能偶尔想像他全神贯注作画的神情。起笔饱蘸浓墨,点画生辣沉着,熟中求生,及至笔笔落处,枯润相间,若枯藤之虬劲,一气呵成。 

    2004年,作为访问学者,新雁走进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2004级的访问学者班结业后,作为学习成果,出版了一套9本的《攀登集》,《新雁画册》即在其中。正是从这本画册中,我对其又多了一份了解或曰理解。新雁现在做的是一种“简”的思考,新雁以简而又简、无以复简的笔墨,精当绝伦地再造出人、禽、鸟的骨肉,树、花、果的神采,这或许就是他追求的意境所在。中国哲学告诉我们,若能把复杂的东西弄简单了,这才是真正的高深。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也说过:“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我好像从新雁的画中找到了注脚。 

    传统遗产记忆的过于清晰,让一些有才华的画家坠入了恢恢天网,找不到回归自己家园的路。推而论之,一切绘画的学习都是如此。平庸的作品的产生,总是因为这些作品的作者的思维绿地,让别人的马儿任意地溜达,而一切被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好像都没有自己内容和形式相同的前身。我们一直在说艺术贵在创造。其实,“艺术贵在创造”只是一句皮相之言。艺术的真正的珍贵在于它是一种永恒的忘却,“简”便是忘却。容易忘却对普通人生是一种遗憾,而对于画家竟是一种福份。可叹的是拥有这种福份的人总是不多。今再观新雁画作,似感他已开始拥有这种福份。 

    我敢言,今后新雁的天地大矣。 

  

  个人简介 


  李新雁,字笑天,号观阳堂主、耘彩斋主人,1967年生于山东济宁,副教授。中国当代新文人画家,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 

  1999年参加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2003年至今分别在山东济宁、聊城,甘肃平凉,河南洛阳,广西桂林,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参加中国新文人画展;2004年应邀在北京荣宝斋举办“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出版有《国画教学》、《攀登集——新雁画册》等美术丛书。在《美术观察》、《当代文人画》、《中国艺术家》、《水墨前沿》、《新编花鸟画谱丛书》等学术刊物与合集中作专题介绍,被《中国书画收藏》评为“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中国画家”。2006年荣获中国新文人画联展二等奖,2009年参加“艺术传承”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2010年参加第二届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精品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周远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