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网事杂谈

治雾霾,排污信息当公开

2014-10-24 15:58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沿着信息公开、社会监督道路走下去,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严格执法,从而推动减排工作
  沿着信息公开、社会监督道路走下去,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严格执法,从而推动减排工作
  雾霾再度来袭。
  中央气象台表示,10月23日—25日京津冀地区、东北平原中南部、黄淮北部等地有中到重度霾,空气质量和能见度都将变差。
  去年9月中旬,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也陆续落实了相关措施,这些都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了作用。但很难讲治霾取得了成效。尤其最近一段时间,供暖还没有开始,京津冀区域频繁遭受雾霾侵袭。这在提醒我们,减排工作还远远没有到位,一旦遇到不利气象条件,就会发生大范围大气污染。
  环保部也展开督查,曝光一些地方雾霾天气应急措施不力。但也应看到,包括机动车限行等措施,可操作性还不强,执行难度还很大。采取应急措施应对雾霾天气很值得商榷。实际上,减排工作应当抓住重点,从源头上突破。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我国65%的工业废气是由4100多家大型的污染企业排出的。如果能管理好这些大型排污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就能迈出一大步。而重点方向就不妨放在这些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上。
  沿着信息公开、社会监督道路走下去,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严格执法,从而推动减排工作。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媒体发现问题,并对环境表现落后的地方施加压力,也有助于增强公众的参与度和监督力,突破对污染企业的地方保护。环境信息公开,还能促使企业间进行有益竞争,减轻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负担,进而促进削减污染。
  新环保法即将实施,如果能与环境信息公开结合起来,才有可能真正落实“按日计罚”,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推动减排。
  此外,在区域联防联控上,各地也应多做工作。在雾霾防治上,可以通过联动协调为各地个性化的大气治理方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避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作者马军为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4-10/24/c_1112957559.htm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周忠峰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