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宁7月1日讯(见习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杨光荣 卢林)省、区两级人大代表温永明捐资3万余元为兴福集村安装50盏路灯,区人大代表郭守旺个人出资为选区1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区人大代表刘洪波出资80万元为胡厂村修路和整治环境卫生,区人大代表王伟投资300万元为北李村投资建设一座农业观光生态园……
今年以来,市中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了“人大代表服务选民年”活动,组织289名各级人大代表深入联系的社区村访民情、接地气,谋发展、促和谐,唱响了一曲曲“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好声音”。
今年3月,喻屯镇韩庄村党支部书记韩际佩犯了难。村里开始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民们热情高涨,可是村里下水道改造和村庄绿化资金不足一直没法解决。看到村两委大院门口挂着的联系服务群众人员、区人大代表朱宝才联系电话,韩际佩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过去。没过几天,朱宝才就来到了韩庄村开展走访调研,慷慨解囊拿出4万元现金无偿捐助给韩庄村。
在每月一更新的“人大代表服务选民年”活动汇总表上,像朱宝才代表这样积极参与“人大代表服务选民年”,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情况不胜枚举。今年年初,市中区人大常委会把开展“人大代表服务选民年”活动,作为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人大代表服务选民年”活动的意见》,引导全区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通过走进社区村,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尽职履责,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截至目前,市中区的4名省人大代表、46名市人大代表及237名区人大代表全部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了代表联系服务选民的“全参与”。
“大叔,咱家几口人?一年收入多少?我是来咱村结对联系的人大代表陈山,这个连心卡请您收好,以后什么困难啊,尽管联系我,以后咱就算是认上亲戚了。”在安居街道陈庄村村民李传江家中,区人大代表陈山与李老汉边寒暄边递上了“代表连心卡”。
深入联系社区村开展调研,到重点联系户家中走访,已成为市中区人大代表的“常态动作”。为更好的联系服务选民,增进代表与选民的感情,在“人大代表服务选民年”活动中,区人大常委会要求人大代表与群众“联亲戚、结对子”,每名人大代表重点在留守儿童户、孤寡老人户、残疾人户等特殊群体中,确定5户作为重点联系户,定期联系走访,全面了解联系户生产、生活状况,对联系户遇到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活动中,该区各级人大代表共确定了282个社区村的重点联系户1500余户,发放“代表连心卡”4000多张,直接联系服务的选民达5000多人。
“我是一名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得更好地服务人民,这才是一名人大代表的价值所在。”这是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山东兴唐源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连河在民情日记本上的一段感悟。说的好,干得更好。杨连河到所联系的唐口街道梁北村走访调研时,了解到村里治安条件比较差,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他先后出资23万元为村里安装监控摄像头,修建了农村健身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杨代表给村里的监控摄像头安上以后,小偷小摸的情况少了,治安案件几乎降到了零。村民去广场健身、自觉读书学习的比之前多了好几倍。”梁北村党支部书记白茂刚笑着说。
据统计,在“人大代表服务选民年”活动中,各级人大代表共收集社情民意400余条,帮扶慰问困难群众1000余名,投资或协调资金600多万元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治安监控、环境整治、壮大集体经济等工作。每一名参与活动的人大代表都以自己的拳拳为民之心,凝聚成推动科学跨越发展的“正能量”。“开展‘人大代表服务选民年’活动,探索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系服务选民的良性机制,促进代表联系村居、社区和选民工作常态化,为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搭建了一个活动平台,增强了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实现了代表与人民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侯圣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