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综合

习近平将会见吴伯雄引外界关注

2013-06-13 11:16 作者: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习近平将会见吴伯雄引外界关注 习近平将会见吴伯雄引外界关注

  

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北京,在下榻的丽思卡尔顿酒店接受记者采访。中新社发

 

 原标题:吴伯雄的又一次“探路”

   6月12日上午11时许,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团抵达北京,开始了他此次为期3天的大陆之行。其间,他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举行的会谈,最为外界所关注。

   抵达下榻的饭店后,吴伯雄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说,这是他第六次率团到北京,但却是习近平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因此“双方的会面非常重要”。此前,国民党方面在谈及此次会面时,将其称为“新的开端”。

  据悉,吴伯雄12日中午抵达北京,14日中午启程返台。时间只有3天2夜,但国共双方讨论的议题却不少,包括两岸交流、两岸ECFA后续谈判、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等。

   据台湾媒体报道,吴伯雄在启程前往大陆前,6月10日,马英九专门在官邸内会见他和其他代表团成员,“交付任务”。这一举动,被视为马英九向外界传达的一个政治信息——他和过去一样重视国共合作平台,希望继续维护和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大局。此外,马英九的这一举动,也让吴伯雄具有了“正式代表性”。

   据报道,马英九结束与吴伯雄的会面后表示,吴伯雄此访,一方面要检讨5年多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前瞻两岸关系的未来方向,因而意义非常重大。他指出,5年前,吴伯雄率团到大陆,和胡锦涛总书记会面,确定国民党取得台湾领导权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这对两岸关系确有非常大贡献”。马英九还称,两岸需要不断地有新的构想、视野、动力,让这个关系能持续创造,永续和平与繁荣。

   关于两会协商,马英九表示,希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里的服务贸易协议尽快能够签署;货品贸易较复杂,但也希望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协议文本协商)。他说,两项协议若能完成,对两岸关系是一个结构性改变,等于是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法”。

   马英九也谈到了两岸互设办事机构的问题。外界注意到,他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说,这项工作看起来像是一个行政措施,“其实具有高度政治含义”,希望能尽快达成协议。他特别说明,两岸间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不会把双方设立的办事机构当做“外交使领馆”。

   现在的吴伯雄,堪称马英九领导的国民党与中共沟通的“王牌渠道”。自马英九2008年5月执政后,吴伯雄曾与胡锦涛总书记进行过5次会谈,其中前两次是以国民党党主席的身份,后3次则代表马英九。此次是吴伯雄第六次率国民党代表团与中共中央领导人举行正式会谈。

   据中评社透露,国民党党务高层一度权衡是否需要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安排马英九与吴伯雄的会面,但最终确定由马英九在官邸内会见即将启程前往大陆的吴伯雄,“正式委托吴伯雄率登陆,代表国民党高度重视此次会面,也确立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深层意义,希望双方将就当前两党与两岸关系广泛、深入交换意见”。

   对于习近平与吴伯雄的会面,人民日报海外版引用了台湾岛内媒体的说法,将其称为“习吴会”。该报在报道中说,“甚至有台湾媒体大胆预测,吴伯雄北京行或为政治议题谈判做准备”……岛内“中央日报网路报”7日刊发文章说,日前马英九郑重强调,“不推动台湾独立、不推动一中一台、不推动两个中国”。他以党主席身份委托吴伯雄会见习近平时,这“三不”将会是两党除了重申“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之外,增强政治互信的又一明确宣示。

   该报特意指出:有细心人士注意到,这次“习吴会”没有按照惯例放到今年8月底才举行的年度“国共论坛”期间,而是专门为双方会晤而设,当中可能有一定的特殊含意,或许包括讨论如何对待所谓的“广义政治对话”。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台湾当局面临的与大陆进行政治对话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由于岛内蓝绿恶斗的政治生态,马英九领导的台当局    一直避免在处理两岸关系时触及政治议题,而是优先解决经济问题。但正如一些国民党负责两岸事务的人士所说,国民党党内面对新时代的两岸关系,已经感受到“深入思考与认真规划”的主客观环境的压力。台湾《联合报》则分析称,后ECFA时代,两岸关系无可避免地从“浅水区”朝着“深水区”方向发展,马英九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站在“岸边”或“浅水区”的方式,处理“深水区”的议题,显然越来越行不通。

来源:http://fujian.people.com.cn/n/2013/0613/c181466-18854277.html

责任编辑:李龙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