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邵丽霞之前,我和很多人的想法差不多: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小小馒头,邵丽霞又能将它做出什么花样呢?
这是邵丽霞给出的答案:从推车叫卖到现在每天5万斤的销量,她用了不到3年时间,而且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值得说明的是,在此之前,邵丽霞却根本没有蒸过馒头。
而且,这个传奇还在继续。
“赔”就一个字
邵丽霞习惯将自己的创业分为两个阶段。在做馒头之前的那十几年中,尽管做过这样那样的尝试,但一个字足以概括:赔。
1995年,邵丽霞从棉纺织厂下岗了。面对着半死不活的厂子,邵丽霞并没有过多留恋。揣着失业证,她满怀信心地踏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看到人家卖衣服挣钱,她也动了心。就这样,邵丽霞拿出了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攒的1万多元钱,去菏泽批发了一批服装,学着别人摆起了地摊。然而,迎接她的却是一瓢凉水:由于自己不懂,进的服装要么样式过时,要么尺码短缺,几番周折后仅收回了2000元。邵丽霞苦笑着告诉我们,“储藏室内现在还存着过时的衣服”。
第一次创业就这样以失败草草收场了。日子还要往前过啊,来不及沮丧,邵丽霞便通过熟人给自己找了第二份工作:卖保险。但是,苦于拉不下面子,不到一年,因为业绩不好不得不主动辞职了。在以后的日子,邵丽霞又做过销售等工作,但都没有干出什么名堂。
一次一次的挫折,让邵丽霞开始怀疑自己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一次吃饭的时候,邵丽霞对丈夫说,你买来的这馒头怎么碱味这么大啊,丈夫没好气地说,那你自己蒸啊。一句话提醒了邵丽霞,邵丽霞想,这馒头虽然不起眼,但民以食为天,居家过日子谁都离不了啊。现代家庭又很少蒸馒头,而馒头小作坊不规范无规模,蒸馒头肯定有市场,何不试试蒸馒头呢。
有了这个念想后,邵丽霞开始了自己的行动。吸取了以前创业失败的教训,在行动之前,邵丽霞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两个月的时间里,邵丽霞早起晚归,几乎跑遍了市区所有蒸馒头的作坊和卖馒头的所有摊点,送生产流程到每日销量,从馒头口味到居民要求,她记了满满几大本子,基本掌握了市区馒头的市场需求。
邵丽霞手中详尽的数据,也引起了丈夫的兴趣,丈夫和她决定,要干就干一家标准化、规范化的馒头生产企业,为市民提供无任何添加剂原色原味纯天然绿色传统老酵馒头。
叫卖的呐喊响着生活的回音
求亲告友地筹集资金,马不停蹄地租赁厂房,天南地北地选购机器,求贤若渴地招聘员工,邵丽霞和丈夫忙的焦头烂额。2009年10月,邵丽霞的济宁亿佰食品商贸有限公司终于挂牌成立了,并为自己的馒头申请注册了“祥荷”商标。
和别的馒头生产作坊不同的是,邵丽霞的企业是投资40万元建起标准化的馒头生产线,并一直坚持使用传统酵头。“刚开始我们就有一辆三轮车,每天蒸几百斤,一早六点就去沿街叫卖。”
说起沿街叫卖,邵丽霞格外兴奋,她告诉我们,也许是那些创业的挫折让她有了更大的勇气,第一次外出叫卖自己就没有怯场,她边说边在办公室为我们吆喝了起来:“祥荷馒头,一元四个,纯天然……”。邵丽霞得意地告诉我们,她卖馒头有个小窍门,就是善于抓住购买人群的心理,她曾经在3个半小时里卖出过1000多斤馒头,“即使是现在,只要时间允许,我还喜欢到市场上喊上几声,我有很多粉丝,都是老大娘老大爷。”
邵丽霞的丈夫却告诉我们,蒸馒头并不是邵丽霞所说的那样一帆风顺。邵丽霞第一次出去卖馒头的时候,就上当收到了一张百元的假币,自己难过的在没人的地方哭了一场才回的家,卖馒头的车子、筐子还被城管没收了几次;天天要12点准时起床蒸馒头,早上卖馒头,连轴转的生活让邵丽霞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常常在车间坐着就睡着了;为了掌握蒸馒头的技艺,两口子曾经跑到外地一家有名的馒头生产企业偷偷打了接近一个月的工……尽管如此,当生产量刚从百斤增加到万斤的时候,控制酵头成了难事。有一天,馒头刚出锅就闻到一股酸味,一连几笼都是这样。邵丽霞知道馒头蒸坏了。尽管第二天的馒头都已经预订出去,但是邵丽霞还是和丈夫商量,绝对这批馒头不能走上市场。于是,邵丽霞就给每一位客户打电话说明情况,取得了客户的理解和信任。对此,邵丽霞说,“馒头蒸坏了不怕,但不能砸了品牌。虽然这两天就赔了3万多斤馒头,但保证馒头的优质更重要。我相信,诚信的人永远有饭吃。”
关于馒头的“终极梦想”
在邵丽霞的办公室墙壁上,有一幅济宁地图,如作战图般,上面密密麻麻地用不同颜色的图钉标注着,她告诉我们,这是她的销售点分布图。
300多个图钉的背后,是基本覆盖了市区大中企业、医院、学校、机关食堂等单位的销售网点,是5万斤的日销量,1700多万的年营业额。
生意越做越大,邵丽霞有了房子、车子和票子,按说,自己也该歇歇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邵丽霞却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在微山县马坡镇新征地70多亩,投资5500多万元建设祥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我要打造自己的食品生产园,从单一的馒头生产发展到多元化的花式面点,从源头、生产、储存、配送,一直负责到群众的餐桌,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吃上放心食品。”她指指墙上的中国地图,“我还要把祥荷系列食品卖到全国去。我想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要扩大规模,通过加盟代销等模式化间接带动更多的下岗职工就业。”
事实上,邵丽霞目前的公司中,最年轻的员工也已40岁,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失业下岗人员。“我是下岗人员,也已经过了40岁,我知道40岁、50岁的人再就业的困难,给他们一个良好稳定的工作环境,他们就会非常满足。所以我们招聘时优先会考虑招聘他们。”除此之外,邵丽霞还当上了两名贫困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不仅注重物质上的资助,更注重生活上的关心、精神上的抚慰和成长上的引领,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母爱”的温暖。逢年过节,总不忘买些吃的、穿的看望看望社区的贫困老人。区里每年开邻居节时,邵丽霞总会给社区捐助些经费。
邵丽霞说,她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建一所公益性的老年公寓,“等我把老年公寓建好了,我的事业才算真正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