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专题 > 五一去哪 > 内容

邹城峄山风景区

2014-04-20 16:26 作者:周远 来源:大众网济宁站
峄山,又名东山,位于邹城市东南12公里,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孟子曰:“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即指峄山。山上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且多松柏清泉。循盘道登山,沿途荞麦石、虎皮石、左龟石、试剑石、卧虎石、思亲石、探海石等千姿百态, 嶙峋兀立。白云洞、居龙洞、盘龙洞、隐仙洞、石鼓洞、妙光洞等层门穴,各有掌故传说,益增神秘玄奥之感。峄山摩崖及洞壁石刻累代以来不计其数,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主要景点有:盘龙洞、“鳌"字石、丹丸峰、八卦石、五巧石、仙人洞、二十四景、五大奇观、八段锦、九龙洞、二十四名石、十二福地、八大山门、三十六洞天。
   
峄山日出
景区概述     
  峄山,又名东山,位于邹城市东南12公里,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孟子曰:“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即指峄山。山上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且多松柏清泉。循盘道登山,沿途荞麦石、虎皮石、左龟石、试剑石、卧虎石、思亲石、探海石等千姿百态, 嶙峋兀立。白云洞、居龙洞、盘龙洞、隐仙洞、石鼓洞、妙光洞等层门穴,各有掌故传说,益增神秘玄奥之感。峄山摩崖及洞壁石刻累代以来不计其数,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主要景点有:盘龙洞、“鳌"字石、丹丸峰、八卦石、五巧石、仙人洞、二十四景、五大奇观、八段锦、九龙洞、二十四名石、十二福地、八大山门、三十六洞天。
    
五巧石
  景区详情

   峄山位于山东邹城东南,方圆10余公里,海拔582米。峄山摩崖及洞壁石刻累代以来不计其数,现存500余处,最佳者为北齐的妖精洞(又名佛经洞)壁上的经文石刻,隶书,7行98字。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大字群及刻石等,均为珍贵文化遗迹。峄山碑碣现存70多块,多为元,明,清所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他登临的第一个山即是峄山,峄山碑是他立的第一块记功碑,复制碑现置于孟庙内,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秦峄山碑是秦代保存下来的文字最多的石刻,虽经传刻,仍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字及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资料。
   峄山的奇特在于其罕见的巨石景观。山上的花岗岩巨形石蛋群,华丽的石林及奇形怪状的花岗岩滚古形成各种天然群雕,玲珑别透,神奇秀灵。
   峄山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在《书经》、《诗经》、《太平御览》、《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多有记载。峄山之阳有春秋邾国古城遗址,峄山之阴有属大汶口文化的野店遗址。儒家创始人孔子曾在峄山讲学,现留有孔子登临处石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道登峄山,留下了秦峄山碑,为研究中国书法之珍品。刘邦、乾隆、孟子、李白、杜甫、欧阳修等帝王将相、文豪名擘,都曾登临峄山,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文墨宝、碑碣石刻,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存。道教的随山派、清静派、龙门派及佛教僧徒都曾在峄山清心修炼,历代仙曲贯耳,因而道家称峄山为妙光洞天,僧佛则名峄山为绎诗之庵。
   峄山,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峄山因其“怪石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焉”。《诗经·鲁颂》有“保有凫峄”的诗句。《书经·禹贡》有“峄阳孤桐”的记载。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   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陆放翁、赵孟頫、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秦始皇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峄山,于惊叹山石神工鬼斧、风光隽秀婀娜之际,命杰出的篆书大师、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峄山碑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块刻石。
  一是石美。那参差嶙峋、玲珑剔透、被地理学家称为当今世界之奇观的海蚀石,自不待说,满山遍峪如禽如兽、静动有之的怪石则数不胜数,使峄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怪石如龟、如鱼、如兔、如冠、如丸,子孙石、元宝石、五巧石、骆驼石、鹦鹉石、试剑石、八卦石……象形之惟妙惟肖,远眺、近视、上仰、下俯之变幻无穷,千姿百态,使人叹为观止,难怪游人无不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故峄山与中华五岳相比,其主要特点是石巧。
  二是洞穴、泉水美。山上,磊磊巨石之下,有许多天然洞穴,据考察,有名洞穴144个。诸洞大如广庭、小如斗室、纵横通达、曲径通幽、深邃莫测;且洞多有泉水,每每东北风起,百泉涌涨,云气汹涌,“峄山戴帽”,大雨来到,其情景尤似仙山。
  三是神话传说美。女娲炼五色石神工补天,而将滚滚乱石叠成峄山;梁山伯、祝英台求学于“梁祝洞”;贞妇明志的“舍身台”;“金钟化作石”;“骑鹤隐仙”升天去……千百年来,人们借物寄情,把许多美好的憧憬和愿望变成种种神话传说,曲折离奇,令人陶醉。
  峄山还是道家活动的场所,甚得历代达官显贵的垂青。多有慷慨解囊捐资修山之人。经过历代惨淡经营,山上建有五大奇观,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庙宇,宫殿庙庵数百楹,瓦缝参差,错落山间,碧瓦红墙,十分壮观。

 
景点介绍
 
第一道山门
第一道山门 

历史上峄山有著名的八大山门,峄山的南面是第一道山门。这座山门叫“一天门”,俗称“有赫门”。原来的建筑是砖、瓦结构, 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门额书写着“临下有赫”四个大字。门柱楹联口气很大,上联是“上有插天表”,下联“下有喧人间”。门柱的背面另有千秋:“上一千五百级云层路,下四十三盘阶林海川”。

峄山牌坊

在第一道山门的前面,有一座新建的高大雄伟的峄山牌坊,成为登山第一标志,牌坊为四柱三门七楼式仿古建筑,七楼飞檐斗拱,彩绘艳丽,黄琉璃瓦盖顶,金光闪耀,气势非凡,匾额木刻“峄山”二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题。
雄狮拜佛
 
子孙石
在峄山坊后面,第一道山门的前面,屹立着一块自然奇石,名叫“子孙石”,这块石头高4米,周围凸凹奇异,头顶上较平整,上面建有“子孙堂”。阳面腰凹处有元代刻的“子孙石”三个字。其他三面均有历代游人的题记石刻。子孙堂原塑有云霄娘娘的塑像,云霄娘娘身背褡裢,呈登山朝拜状。她的前后褡裢内装着许多神态各异的小泥娃娃,传说她到峄山来是为人间送娃娃,为世人增添子孙。

妖精洞

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一块巨大的石壁下面有个小巧的洞口,洞里面很大,而且与其它的洞通连着。相传古时洞内常常闹妖精,所以叫妖精洞。洞口石壁上的一片刻石,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它的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越来越被世人重视。这块面东面立的石壁上刻的这些大字,是一段佛经经文《文殊般若经》。这篇经文是北朝时期刻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洞口的大石头叫乌龙石,“妖精洞”三个字是明代邹县县令王自谨写的。

半山亭

半山亭南北走向,长廊式,八根站立的柱子,重檐结构,清雅别致,富有古风。半山亭处在山腰中的一片突出的高地上,在这儿观看山间美景,别具情趣。这里最为精巧的一块石头叫“五巧石”。它像五种动物,而且形态副真,活灵活现。从西面看,它像一条金鱼;从北面看似骆驼伏卧;从上面俯瞰又似玉兔浓睡;从南边看如乌龟远眺;自下回首,又像甲鱼爬行。


盘龙洞

盘龙洞是峄山上的七龙洞之一。盘龙洞口石壁上的“盘龙洞口”四个字,明代万历年间王自瑾所书。洞里有八大奇观:空谷寒泉、洗耳泉、幽溪玄远、处处光明、天眼滴漏、日出三竿、钟石及钟石文。其中最神奇的就是这个钟石了。盘龙洞很深,里面九曲回转,一步一景,一步一泉。进洞5米左右,往西拐,有一个钟形巨石吊悬在几块巨石中间,它就是钟石,也叫石钟。钟石下丰上锐,形状像钟。它是由洞顶的三块巨石夹而悬之。钟石下面有石,游人站在石棚下伸手可摸到钟石。
峄阳书院
峄阳书院
 
峄阳书院:规模比较大,它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邹县县令方明球创建的。据说,当年为“兴一代文明之治”,曾兴盛了很长一段时间。
 

 

九峰台
九峰台

九峰台是一片一亩见方的大石台,人站在这个大石台上往北望,可以看到山顶上九峰并列的奇姿。因为只有站在这片石台上,才能看到这一景观,所以叫九峰台。那并肩而立的九峰,从东往西依次是冠子峰、车辋峰、断虹崖、小神崖、大神崖、王母峰、丹丸峰、舍身崖和五华峰。九峰之中,丹丸峰最为神奇,远远望去,在峰顶的石头上,有一颗圆圆的石蛋,如丹似丸,仔细再看,那石蛋的下面还是悬空的。其实这颗看似小小的丹丸石,却高18米粗20米。它凌空突兀,岌岌可危,悬系半天,朵朵白云萦绕其间,猛一看一阵大风就会把它刮掉,其实它却千万年来巍然不动。

东宫

所谓东宫,就是正北面的大白楼,是当年李白住过的地方,“太”字故意少一点,就成了“大”。这些古代文明 的结晶被毁于历代的战乱,仅存一片遗址。

小鲁台

小鲁台就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的地方。当年的孔老先生带领众弟子峄山讲学,刚来到这个地方,举目四望,便发出了小鲁之叹。石壁上的“孔子登临处”、“大观”等刻石都是出自明清文人之手。原来这里还有“小鲁台”三个字,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写的,可惜后来被日寇盗走了。
“鳌”字刻石 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汉字刻石之一,高15米,宽8米。当年,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杨萱庭先生72岁时来峄山游览,被峄山的自然风光所陶醉,欣然题写了这个“鳌”以作永久的纪念。字上涂了红漆,距此10公里的人们都能看见。

万寿宫遗址

万寿宫,是道教修炼的场所。据有关碑刻记载,万寿宫至少建于元代之前。元代曾经两次对它“重修”。
白云宫
白云宫
  这是峄山自然和人文景观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峄山的中峰。白云宫在过去曾是峄山十六大古建筑之首。它利用一个天然石洞,盖上宫殿之后,就变为宫内有洞,宫里出云,因此就显得格外幽深与神秘。在这里首先遇到的舍身台。舍身台是面向东山的一个绝壁悬崖。在舍身台上望东山,茂密的松林从山底直到山顶。舍身台下面是万丈深渊。舍身台上有一座小小的石殿,叫浑石殿。浑石殿上有石刻楹联。站在舍身台往南看,在百米左右的山腰里,有一堆如花瓣一样的石头挤靠在一起,称插花石,是峄山一绝。现在白云宫已毁,仅存石洞,洞里仍然有云。峄山出云,是一大胜景。

甘露池

甘露池上有一石坊,为清代所建,横额刻有“甘露池”三字。甘露池也叫“仙源”,隐藏在两米深的石洞里,池水清澈见底,冬夏不盈不竭,味道甘美。甘露池底有一道石缝,甘甜的泉水就是从石缝里涌出来的。据说饮用甘露池的水,有清瘟解毒,祛病爽身,益智明目的作用。相传古代名医华佗曾用甘露池的水和峄山的人参、灵芝、黄边、山菊等所制成的药丸一时传为神药。秦始皇、司马迁、王羲之、乾隆皇帝都曾喝过甘露池的水,并对此有很高的评价。

五华峰
五华峰是峄山的主峰。五华峰由五块突兀的巨石插天抱立,形若一朵盛开的莲花。五华峰为峄山二十四景之冠。在五华峰的绝壁上,还有许多宋代、明代的刻石,爱好书法的朋友又可欣赏到这些潇洒飘逸、或雄健沉实的古代书法作品。

通明天宫
也叫峄山戏楼。通明天宫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原址是在郗公祠和羲之祠。戏楼后边的戏池可容纳千人,左侧的古柏有800年高龄,至今仍苍郁不衰。通明天宫实际上是祭神灵庆丰收的地方,祭祀之后也唱大戏。历史上文人们又称通明天宫为“落仙台”。

八卦石
八卦石
八卦石是古代峄山的五大奇观之一。奇就奇在这儿原来有八块大石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高度相当,每块石面都有断纹。八块石头的断纹正好与《周易》八卦的卦爻相吻合。非常可惜的是,清雍正四年(1726年)修奎星阁毁掉了几块石头。嘉庆十二年(1807年)拓建通明天宫戏楼,又毁掉了几块石头。现在只能看到乾、坎、艮三卦的卦爻了。

南天门
南天门,实际就是峄山灵岩侯阁下面的拱石大门洞。原来的灵岩侯阁,也叫峄山神庙。隋唐宋金元历代,都是封峄山神为灵岩侯,所以灵岩侯也是峄山神。峄山神庙拱石为门,砌石为阁,阁上建庙,坐北朝南,庄重肃穆。明代至今,人们也称灵岩侯阁为南天门。

景区须知
1、自驾车指南: 京福高速--曲阜出口下西行--104国道南行约30分钟--峄山景区指示牌转向东行驶约10分钟--即可到达景区,下高速后大约需要45分钟车程。
2、附近公交车站: 2路公交(旅游线路)从邹城汽车站可坐,早7点起整点发车(票价2元/人)。
3、开放时间:6:00--18:00
4、最佳旅游时节:一年四季皆宜
5、门票价格: 65元及优惠政策 门票说明: 40元(11月1日--次年3月3日);65元(4月1日--10月31日)。
6、优惠政策:学生持学生证半价;70岁以上老年人、军人、残疾人持证免费;60--70岁老年人持证半价。
7、建议装备: 登山鞋、水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周远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