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15万人已报名国考:人社部一岗位竞争比888:1

2015-10-18 09:36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根据华图教育的最新统计,截至10月17日17时,本次国考的报考总人数达148847人,与前两日相比,报考第三日,报名已呈现出翻倍增长的态势。

国考报名前三日接近15万人人社部一岗位竞争888:1

  资料图:2014年11月30日,2015年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图为山西太原一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点,考生们有序入场。中新社发 武俊杰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阚枫)17日是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的第三天,截至当日17时的统计显示,报考总人数已达148847人。目前,最热门岗位来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属的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岗位竞争比例已达888:1。

  从10月15日8时网上报名开启之后,招录人数创新高的2016年度国考就持续成为舆论热点话题,由于招录规模较去年大幅扩招5500多人,本次国考也被媒体称为“最好时机”。

15万人已报名国考:人社部一岗位竞争比888:1

  图表根据华图教育统计数据绘制。

  根据华图教育的最新统计,截至10月17日17时,本次国考的报考总人数达148847人,与前两日相比,报考第三日,报名已呈现出翻倍增长的态势。

  目前,在所有的招考职位中,已经报考的职位达到12492个,占总职位数的79.8%,仍有两成职位,包括3167个岗位仍无人问津。

  虽然本次国考扩招幅度不小,但就报名前三日的情况来看,本次国考报名热度不及去年同期,据统计,2015年度国考报名的前三日,报名人数就突破了17万人。

  具体到每个招考单位,报名开始三天后,吸引报考人数最多的前五大岗位有三个来自人社部,其余两个分别来自上海边检和内蒙古地震局,这些岗位的报名人数均超过400人。

  就竞争热度来看,目前,国考报名最热门岗位来自人社部的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该中心的“技能竞赛处(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仅招录1人,但是,截至17日17时就已经吸引888人报名。

  竞争热度排名第二的为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科技监测处主任科员及以下”岗位,竞争比例为454:1,目前,竞争最激烈的前十大岗位竞争比均在200:1以上。

  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李树鹏分析,从竞争激烈的十大岗位来看,大多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及以下部门。这些岗位大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要求也相对较为宽泛,多数不需要工作年限,也不限制政治面貌,这些因素促使他们的报名热度持续升高。

  以目前的“最火”岗位来看,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技能竞赛处(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本次招录,这一岗位的专业要求相对宽泛,包括教育学和经济管理,学历要求“仅限本科”。此外,这一岗位还不限政治面貌与基层工作经历,5:1的面试比例,相对其他岗位4:1或3:1的规定,通过笔试的考生位也相对容易进面试环节。

  小贴士:“最火”岗位来自哪里?

  目前,国考报名竞争最激烈岗位来自人社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根据人社部网站的介绍,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是人社部24个部属单位之一。按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官网上的介绍,该中心成立于1998年,与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署办公,是人社部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全国就业、职业培训的技术指导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该中心有三个岗位参加本次国考招录,每个岗位均招录1人,目前已引来近900人报名的岗位为“技能竞赛处(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职位介绍是“全国技能竞赛及相关工作”。

  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官网介绍,该中心共有15个处室,技能竞赛处(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为其中之一。该处室的工作内容包括承担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的有关工作;组织实施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并为行业、地区的技能竞赛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参加国际技能竞赛的有关活动;组织全国高技能人才开展同行业交流。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李丹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