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32775829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32775829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新”“旧”相遇 千年提线木偶书写传承新故事

2016-04-14 17:32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初练的时候在家吊啤酒瓶,练习臂力;如今我已经学会让木偶摇头、走步、画圈……。”今年11岁的潘诗颖学提线木偶已有2年多了,一边比划,她一边向记者讲起木偶的“门道”。

   

  图为木偶老师陈应鸿向学习提线木偶的孩子讲解一些基本要领。 廖静 摄 

   

  图为木偶老师黄文君手把手教授学提线木偶的五年级学生,如何运用手线和腿线。 廖静 摄 

   

  图为木偶老师陈应鸿向学习提线木偶的学生一步一步演示一些基本动作。 廖静 摄 

  “初练的时候在家吊啤酒瓶,练习臂力;如今我已经学会让木偶摇头、走步、画圈……。”今年11岁的潘诗颖学提线木偶已有2年多了,一边比划,她一边向记者讲起木偶的“门道”。

  每逢周末,福建泉州青少年宫兴办的提线木偶兴趣班里,“一二三四”跟着老师的节拍,跟潘诗颖同龄的十几个孩子逐渐让手中“木偶”走起了舞蹈步子来。

  泉州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

  这一群业余学木偶的孩子,或好奇、或好玩,走上了学习木偶的道路。他们的木偶老师是陈应鸿和黄文君夫妇,都是泉州木偶剧院的专业老演员,学戏演戏近40年。

  “教这些小孩子与教科班学生太不一样了。”国家一级演员陈应鸿介绍道,他们初学的时候,年纪太少,当时手臂力量不够,不少小孩吃不了这个苦,原先的20人一个班,如今只留下13人;再加之他们因为兴趣学习,学习时间跟科班相比远远不够。

  “刚接手的时候,我比较担心,怕现在小孩娇生惯养,学不下去。”陈应鸿13岁学艺,登台表演无数次,如今已经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可除了教过戏剧院校的本科学生外,他并没有接触过“儿童”学生。

  相较自己的学艺经历,他刚开始担心这个兴趣班开不下去。“学木偶剧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出成绩;加之如今木偶专业学习者毕竟不多,而大多都是专业学校的学生。”

  不过教下来了,他却发现发现原来教小孩子也别有一番童趣。

  因此,陈应鸿夫妇俩琢磨出了一套适合小孩子练习的方式:从刚开始让他们只掌握两根脚线,开始练习走路,到如今掌握十几根线,学会走路、舞步过程中栩栩如生的身体神态。

  据介绍,泉州青少年宫在2013年左右开始免费开办木偶、高甲戏、南音等闽南传统文化班,聘请专业戏剧演员,让适龄儿童学习、传承闽南文化。

  如今这些坚持下来的孩子,已经对木偶有一定的“感情”了。今年读五年级的王大卫是学木偶班里年级较小的一位。他“煞有其事”地告诉记者,相较其他同学,其实爷爷奶奶并不支持他学木偶,怕耽误学习,但于自己而言,“我如果有空我都愿意来学”。

  “这已经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很重要的记忆,无论他们以后是否再继续学习提线木偶,或者是否从事提线木偶表演。”陈应鸿说,我相信他们长大后,都会是木偶的忠实“粉丝”。

  两年来,这个儿童兴趣班已经独立编排了一场展示木偶的基础知识的演出,获得社会人士点赞。“我希望以后能够完整表演出一台木偶剧。”潘诗颖道出了自己的愿望。(完)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许芳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