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宁市体育局副局长、市体校校长邵波。
今年第23届省运会将在济宁市举办,面对这场全省的体育盛会,济宁市在各方面都做足了准备。“为了能够在省运会上夺取好成绩,咱们精心选拔了近2000名运动员,保证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保六争五’的任务。”两会之际,人大代表、济宁市体育局副局长、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邵波如是说。
省运场馆4月初开始承接预赛
记者:省运会今年就要举行了,市民也都十分关注,筹备工作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邵波:2013年以来,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3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场馆建设正在强力推进中,市领导亲自调度,两个督查室每周一督导、每月一通报。
目前22个新建场馆、5个改造场馆全面进入扫尾阶段,今年3月底前都能进行综合调试,4月份将开始承接预赛。与此同时,赛事机构的组建、方案的编排、项目的设置、志愿者的招募、安保方面的编排、开闭幕式定位及设计进展顺利,确定了会徽、会歌、吉祥物和主题口号。并且成立了体育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现已签订合同12份,合同资金2000多万。
记者:现在各类大型活动都厉行节俭,备受关注的省运会开闭幕式,现在准备得如何?
邵波:省运会的开闭幕式肯定是大家都很关注的,我们本着“力求节俭、回归体育、群众参与”的理念和模式,目前脚本已经基本确定,正在做一些细节的调整和完善,随后将尽快分解到各单位精心排演。
2000名运动员全力备战省运
记者:作为我省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事,省运会的竞争肯定会非常激烈,我们将如何保证实现既定目标?
邵波:今年的省运会,济宁市委、市政府下达了“保六争五”的任务目标。根据2013年全省年度比赛的成绩来看,咱们总分位列第五,所以我相信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1年开始我们就组织专业教练员队伍,面向社会招聘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员。同时,从全市选拔出近2000人的参赛队伍,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00余名高水平运动员,集中到济宁市体育运动学校基地进行基础训练。通过这些举措,咱们济宁原来没有的体育项目,都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虽然市体校受场地、住宿等条件的制约,容纳不了所有项目的参赛队员训练。但是我们提出了“市队县办”的方式,把市参赛队送到县里去训练,有的甚至送到全国其他条件更好的地方训练,可以说是多渠道的训练模式牢固了咱们运动的竞争力。对于完成“保六争五”的任务,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省运后体育场馆将全面开放
记者:为了举办省运会,济宁兴建了22个体育场馆,如此大的工程,在省运会之后会怎样使用?
邵波:省运场馆另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其实就是对济宁市全民健身的一次大促进。所以省运会之后,所有的省运场馆都将集中面向社会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完善、先进的健身场所。
记者:单纯的作为健身广场,肯定无法满足场馆庞大的运营费用,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打算?
邵波:考虑到济宁奥体中心体育场2014年省运会的赛事、赛后运营,去年济宁特委托了具有多年经营管理经验的广州珠江实业公司进行管理经营。去年奥体中心的运行管理已经启动,12月8日省运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已全面进入奥体中心体育场办公,在使用的过程中检测设备,查缺补漏。
而奥体中心从设计伊始就考虑到了赛后的运营,主体育场四周就有数万平米的商用面积,日后还将承办大型的赛事、演唱会等文体活动,丰富了济宁市民文体活动的同时,也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化运作。
对于各县市区场馆建设、管理、经营文体,前期我们也已经发起了多次培训,并着手指导各县市区及早确定赛后管理运营模式,以确定各场馆赛后得到充分利用。
记者 汪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