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文章

夏季饮食如何应对“湿热”

2013-08-01 15:19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暑”是夏季的主气,暑性炎热,所以夏季生病,性质多热。表现为容易烦躁、咽喉干燥、口干口苦、便秘尿黄、眼生目眵、舌红苔黄、感冒后发热比其他季节更为明显等等。

原标题:夏季饮食适度清暑去湿 忌讳煎炸食物

    夏季气候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征:一是热,二是湿,即“湿热”,因此夏季保健都要针对此两特征。

  夏天多热,燥热煎炸食物不宜

  “暑”是夏季的主气,暑性炎热,所以夏季生病,性质多热。表现为容易烦躁、咽喉干燥、口干口苦、便秘尿黄、眼生目眵、舌红苔黄、感冒后发热比其他季节更为明显等等。

  平时饮食保健:一是宜清淡甘凉,凉补气阴,如苦瓜、茄子、冬瓜、苋菜、芹菜等蔬菜,鸡、鱼、鸭、猪、蛇等肉食,以及麦冬、生地、枸杞、花旗参、山药、莲子、芡实、土茯苓、水龟等常用煲汤的食材,均是凉中带润,不温不燥,或清中带补之品,夏季稍为多食,对人体必有益。

  二是不宜温热燥食,狗肉、羊肉、牛肉、鹿肉、乳鸽等肉食,荔枝、龙眼、红枣、榴莲等水果,都是温中带热,夏天多食容易生火助热,为滋生夏季常见病提供便利。

  三是烹饪方法少煎炸多清蒸,因为煎炸一法,极易凉性变暖,温性变热,如鸡、蛇、龟、鱼,煎炸之后,不是上火就是助热。相反,清蒸小炒,即便是温燥物,亦能变热为凉,稍食无妨。

  暑多夹湿,少食肥腻冰冷食物

  夏天炎热季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湿热交蕴,所以暑多挟湿,表现为胸闷、脘腹胀满,倦怠、乏力,便溏、苔腻苔厚。这是为什么夏天得病,不论是感冒还是胃肠疾患,乃至于其他内伤杂病,多有夹湿的原因之一。

  所以夏季感冒多取藿香正气丸(水)、保济丸、新加香薷饮(厚朴、白扁豆、香薷、银花、连翘等)之类,既解表(感冒)又去湿;贪凉纳冰伤肠胃引起腹泻腹痛,可吃附子理中丸。平时肥腻之肉食、冰镇之乳制品和雪糕,容易生湿长痰,滋生暑湿之病,少食为好,尤其是老年人、肠胃虚弱者要慎食。

  至于煲汤用料,建议用冬瓜、萝卜、薏苡仁、山药、茯苓等,既凉能清热,又淡能利湿,清淡之中兼有益气作用,补益之中又带消腻功效,不妨常食。

  湿热交蒸时节,四蔬四果打成“汁”,四蔬:冬瓜、白萝卜、芹菜、苦瓜;四果:苹果、西红柿、杨桃、雪梨。分量要据口感和喜好以及湿热情况,可以均衡或有主次。榨成果汁,一次1-2杯,一日1-2次,脾胃虚易腹泻者热服,有较好的清化湿热作用,同时还有较好的预防动脉硬化,防治“三高”和大便秘结、脸长暗斑等效果。

  暑易伤气,要适度补气

  这是夏季保健中应遵循的又一原则。常见伤气的表现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推荐三味中药代泡“茶”,以补暑天之气伤:①花旗参10克,麦冬10克,宜于气虚兼阴不足者;②花旗参10克、胖大海5枚,宜于气虚兼咽痛咽干者;③生晒参10克,桔梗5克,生甘草5克,宜于气虚咽痛、扁桃腺肿大者。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李丹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