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准一件事做到底!来听听济宁五位“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2022-05-18 16:2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姚舜禹 贾梦迪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姚舜禹 贾梦迪 济宁报道

  5月18日上午,济宁市委宣传部举行“善行济宁”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最美科技工作者专场。据悉,此次专场邀请了5位济宁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讲述他们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感人故事。

  “我们天天面对的就是要解决种种意想不到的技术难题。绞尽脑汁的实现不同的控制算法然后验证他们是正确的。对我们来说,最开心的时刻就是一个困扰了很久的难题突然被突破了,这种喜悦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来自于济宁市汶上县的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任其广说,他主要负责企业的技术工作。 任其广作为一名科技科技工作者,随着亲手研制的产品逐步进入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电站配合其他设备输出清洁电能,内心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强。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梁济运河分中心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冯德峰,参加工作20多年来,扎根水利工作管理一线,全面落实河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依法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确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冯德峰先后获得济宁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6篇获奖;申报的“大运河(梁山—济宁段)水文化传承和水生态保护”科研课题已被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文立项。

  夏勇,韩国全南国立大学留学的博士,美国纽约大学留学的博士后,山东省泰山学者,目前是济宁医学院教授,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病理学”与“抗癌新药的研究”。“回忆我的成长之路,是一条‘充满探索与挑战的道路’,是一条‘永不躺平,保持前进’的道路。”夏勇说,中国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将继续发扬“勤于钻研、勇攀高峰”的品质,并用“追求真理,用于创新”正能量感染莘莘学子,大步迈向“科技强国”之路。

  “我1991年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农科院从事甘薯科研工作。” 济宁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成星说,经过多年研究,他带领团队选育出优质甘薯新品种20余个,其中齐宁18号在全国甘薯新品种大奖赛中多次获一等奖,被评为国家甘薯良种联合攻关“食味十佳”甘薯品种。31年来,他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带领团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服务甘薯产业健康发展。”

  董蔚,来自曲阜师范大学,是一名85后大学老师,一名从事农业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也是一名拥有近2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工作中,除了教学以外,我带领年轻团队,对具有‘牧草之王’称号的紫花苜蓿进行耐盐、抗旱等抗性基因的深入挖掘,对其耐逆机制开展研究,培育出多个具有抗盐、抗旱、高产等优良农艺性状的苜蓿新品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在牧草研究方面的不足。基于此,我本人也被授予‘山东省优秀青年’人才称号和‘济宁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董蔚说,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自己是幸运的,有幸见证着科技和创新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自己也是幸福的,每分每秒都感受着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大力支持。未来,自己和其团队将继续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去,守护祖国生态底色,为我国牧草业和盐碱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审编辑:赵冉冉

责任编辑:马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