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警航总队检测严密 飞行员家事不顺或被禁飞
机务人员用牵引车将直升机拖到指定位置,准备执行任务。(记者 吴宁/摄)
起飞前,机务人员对飞机进行检测。(记者 吴宁/摄)
北京警航总队成立3周年 北京晨报记者探营揭秘
今天是北京警航总队成立3周年,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进入北京警航总队揭秘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据了解,针对反恐任务,警航总队启动常态化加强级空中巡控等级,设8条航线,包含本市全部重点地区。5架直升机平均每天飞行4.3小时,总飞行时间是之前的1.5倍。遇突发警情,直升机约40分钟就能起飞,最快一次仅用时28分钟,从东西四环飞至北四环仅需4分钟。
■飞行员标准
不满27岁 英语须达6级
首都警航于2007年4月正式组建,并于2011年7月16日正式成立北京市人民政府航空队暨北京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总队。目前,警航总队现有轻型A109E型直升机3架;中型AW139型直升机2架,特级飞行员3人、一级飞行员4人、三级飞行员2人、新培养飞行学员4人,另有5名(2男、3女)新选拔的“零起点”飞行员正在赴外进行培训学习。
首都警航总队队长、全国特级飞行员杨东风表示,飞行任务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团队的紧密配合,选拔也格外严格。“飞行总队近期招收的第二批飞行员,年龄限定在27岁以下,英语水平必须达到6级。最终,我们在370多名男同志中选出2名,在60多名女同志里面选上了4名。”他说,“选拔上来的人员首先要送到人民空军学习,由南非的教官进行英语强化训练。之后送到美国学习,拿到私照和商照,并通过专业测试。”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第一批从公安内部选拔出来的4名零基础飞行学员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训练,可以上机作业。“主要是跟随机长执行周一和周五的早晚高峰执勤。主要承担观察路况和图像回传等任务。”新飞行员白悟文说。
■起飞准备
40分钟内 完成7项工作
昨天,北京晨报记者见到了北京警务航空总队指挥调度室的指挥员袁泉,他表示,现在遇到突发情况,飞机在接到命令之后大约40分钟就可以起飞。
可能有人会问,怎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起飞?袁泉解释说:“在北京这个复杂的空域环境执行飞行任务,仅前期准备工作就有命令下达、制定航线、确定机组、制定飞行计划、飞行计划申报、批复、机组进场准备等7项。每一项都需要上级单位审批以确保安全。”目前,遇到突发警情,需要临时指定路线等工作,可以做到40分钟起飞。“在之前的一次救援中,我们做到了28分钟起飞,这个速度从专业角度看,已经是神速了。”
袁泉表示,针对目前北京的反恐形势,警航总队制定了8条航线,几乎包含了北京的全部重点区域及外围检查站和进出京主要道路。直升机每周至少飞行30个小时,一旦遇紧急警情,指挥员可以按照既定航线和飞行计划申报,以节省时间。
■飞机检测
细到螺丝钉 全天监控一滴油
北京晨报记者跟随警航总队机务人员来到驻地机库,随着两三层楼高的蓝色大门慢慢开启,五架蓝白相间的直升机呈现在眼前。四五名机务人员爬上钻下,打开所有舱口仔细查看。每次起飞前,机务人员都要进行这样的航前“体检”,时间持续一个半小时左右,检测项目近百,细到每个关键部位的螺丝钉。在一架轻型直升机前,飞行大队政委李春明打开位于机尾的小舱口,露出尾桨减速器,上面凝结着一滴黄色的润滑油。“别看这一小滴油,我们要24小时监控,如果一天渗漏超过3滴,就要立刻更换减速器。”李春明说。
■航前体检
须过心理关 夫妻不和也汇报
据北京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总队一级飞行员任晓峰介绍,按照目前队里的规定,飞行前晚,有飞行任务的飞行员必须睡在大队,并在执行飞行任务前进行体温、脉搏、血压的测试。“临飞前还要通过心理监控。”任晓峰说,“夫妻吵架这样的隐私,都要详细汇报,以免因夫妻不和或家里有病人等情况影响飞行员情绪,有这样的情况飞行员将被严格禁止飞行。”
■遭遇高温
确保续航 不能开空调
任晓峰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一般情况下,飞行任务是在300米左右的高空执行,直升机舱里面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左右。“我们不开空调是为了省油,还要保证完成特定的飞行姿态,例如空中悬停等。还有为了应对突发处置需要续航,如果因为开空调导致油不够了返航,任务可能会失败。”
■危急时刻
保障机组安全 或舍弃救生员
绞车手唐国强介绍称,在危急时刻,机组有可能会舍弃下方的救生员,来保障整个机组安全。这个信息也由绞车手传达,绞车手将手掌平放到脖子位置划过,即表示将割断缆绳。“每个救生员都能理解这个手势的意思和意义。”他说,每个直升机救生员,在报考时就必须做好面对这个手势的准备。
晨报记者 张静雅
■飞行记录
飞行总任务
2012年比2011年多飞行378小时42分,增加59.81%
2013年比2012年多飞行557小时1分,增加55.20%
专项任务
2012年比2011年多飞行318小时12分,增加158.21%
2013年比2012年多飞行145小时9分,增加27.94%
2014年上半年比2013年同期多飞行129小时18分。
曾执行任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圆满完成奥运火炬传递空中监控、图像传输,开(闭)幕式现场备勤,以及公路自行车赛、铁人三项赛等赛事空中巡逻警戒、监控等安保任务。
2009年,对特定警卫对象执行空中应急处突和路线空中警戒任务,这不仅为国家赢得外交主动,也充分展示了首都安全的良好形象。
2011年4月初,两批登山爱好者先后在房山和门头沟野山迷路遇险,首都警航多次升空展开搜救,成功救出全部被困人员。同年春节,首次启用警用直升机执行夜航空中巡控航拍非法燃放等节日安保任务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强降雨、11月4日北京发生重大雨雪灾害后,在车辆、人员都无法进入灾区的时段,警用直升机飞赴受灾地区上空进行勘察图传,为开展救援提供重要依据。
2012年12月,警航总队与交管局联勤联动,启动早晚高峰交通勤务机制,空中航拍路况画面实时传回交管局指挥中心。
2014年4月23日,北京市公安局与天津市公安局、河北省公安厅在京签订了京津冀警务航空合作框架协议,在津、冀两地圆满完成了反恐处突和跟踪闯卡车辆拦截空中支援科目的联合演练任务。
2014年5月以来,警航总队启动常态化加强级空中巡控等级,投入5架警用直升机,针对不同反恐任务设置8条预定航线,对重点地区多批次、多架次执行空中巡控任务。在巡逻中如遇到可疑事件,可采取空中悬停、盘旋等技战术动作,对地面可疑情况进行空中观察、追踪。与此同时,后舱任务员可操作机载图像传输系统锁定可疑现场,实时传回指挥中心。
连续5年执行春节、清明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的空中安保监控巡逻任务。
在旅游高峰期,对奥林匹克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治安秩序实施空中巡逻监控。
与巡警总队建立了远郊治安检查站巡逻监控工作机制,与特警总队开展了应急处突协同训练,与禁毒总队联合开展了毒品原植物空中巡查等活动。
来源: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716/c1008-2528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