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宁8月1日讯(记者 李龙)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煤炭市场供求关系逆转,关联产业产能过剩、社会库存高企、价格大幅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济宁市煤炭企业发展形势严峻,煤炭出现大量滞销,煤炭库存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偏高,部分煤企出现亏损。为解决困境,济宁市全面开展“双增双节”提速增效大会战,“倒逼成本、增收增效、节约节支”,助力煤炭行业发展。
上半年济宁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74.1%
煤炭行业作为济宁市的支柱产业,2012年煤炭行业实现的利税和利润一直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以上。但今年由于煤炭价格不断下滑,煤炭行业实现的利税和利润分别下降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3%和37.5%。
据了解,上半年,全市煤炭企业共生产原煤4028.3万吨(境内),同比减少147万吨,下降3.5%;商品煤销售量3787.3万吨,同比减少123.1万吨,下降3.2%。6月底,全市煤炭企业库存125万吨,同比减少11万吨,下降8%。
全市煤炭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59.57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煤炭销售收入304.29亿元,同比下降17.4%,非煤收入355.3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利税92.28亿元,同比下降52.33%,利润26.5亿元,同比下降74.1%。
煤炭滞销价格下滑 企业遭遇“寒冬”
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滑。以兖矿集团为例,自3月下旬以来4次下调煤炭价格,其中5000至5200大卡商品煤挂牌含税价格由760元/吨下调至625元/吨,累计下调了135元/吨,2号精煤挂牌价格由1130元/吨下调至830元/吨,累计下调了300元/吨,同时还有一定的量价优惠措施。6月底,全市商品煤平均售价550元/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30元/吨,下降19.1%。目前,济宁市5000至5200大卡商品煤含税价格一般在500元/吨左右,2号精煤价格一般在750元/吨左右。
受价格逐月下滑的影响,全市煤炭行业效益指标增幅逐月回落,6月底,全市煤炭企业完成的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分别下降1.6%、52.33%和74.1%,较年初分别加深4.7个、27.43个和36.6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济宁市共有兖矿集团、田庄,军城、泗河、太平等11个煤炭企业亏损。
“双增双节”减缓亏损步伐
在当前“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期仍出现价格下滑的局面下,预计后期煤炭价格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下半年全市煤炭工业经济运行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
上半年,调度的35家煤炭企业成本总额91.9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65亿元,下降7.79%。其中,管理费用20.8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83亿元,下降15.62%。平均吨煤完全成本414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6元/吨,增收6.1亿元。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在全国煤炭行业整体不景气的不利形势下,济宁市及时开展的“双增双节”活动,减缓了煤炭企业亏损的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煤炭企业亏损面不足1/3,全市煤炭企业盈利26.5亿元,完成税收81.73亿元,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虽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面对目前煤炭企业遭遇的困境,济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洪在全市煤炭企业“双增双节”提速增效调度会上仍然强调,煤炭企业要想走出“寒冬”,要坚持“双增双节”的常态化。并在坚持“双增双节”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改变传统的产销模式,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不断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同时,也要加强科技兴安,确保煤矿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