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综合

生命大接力,两位母亲捐肾救子

2013-02-20 05:37 作者:王泽云 来源:齐鲁晚报
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滨州市高新区小营办事处朱全镇居委会李玉兰一家注定很不寻常。2012年8月,滨州市高新区小营办事处朱全镇居委会村民刘春辉被诊断出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即人们常说的尿毒症,此时刘春辉只有31周岁。

  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滨州市高新区小营办事处朱全镇居委会李玉兰一家注定很不寻常。春节之前,她刚为儿子做了换肾手术,全村乡亲为她家捐款近三万元。
  2012年8月,滨州市高新区小营办事处朱全镇居委会村民刘春辉被诊断出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即人们常说的尿毒症,此时刘春辉只有31周岁。刘家一边保守治疗,一边得到了年近花甲的母亲李玉兰与儿子配型成功的消息,也面临着筹措手术费的困境。村民们闻讯,在居委会和党支部的倡议下,捐款近3万元,如今刘春辉的换肾手术已经在济南做完了。
  “用我的命
换我儿的命,值!”
  刘春辉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村人,平日里靠种地和打零工为生。“我弟有血压高的毛病,一直吃药治疗,也没想是别的毛病。去年夏天,他的腿和眼睛开始明显浮肿,去医院检查,当时就确诊为尿毒症了。”姐姐刘梅芳说,父母都已经60岁了,还有90多岁的老奶奶,噩耗来得太突然,全家人一下子崩溃了。
  因为病情较重,刘春辉直接住院了,虽然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滨州市人民医院的大夫都建议换肾,但换肾需要至少二三十万的费用,拿不出这笔钱,刘春辉只能透析治疗,这一透析便是四个月。12月,刘春辉的父母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向亲戚朋友们凑了一部分钱,“12月我们才决定给弟弟做移植,钱拿不出来,都根本没想过要换肾,也没做配型。”但是母亲李玉兰觉得,只要自己能做到,必须给儿子治。令人欣慰的是,李玉兰与儿子的配型成功了。
  “孩子年轻,时间还很长,保住孩子的命比啥都强。用我的命换他的命,值!”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母亲,说到给儿子捐肾的事,话语中透着坚强。2013年元旦,刘春辉和母亲住进了济南千佛山医院;1月24日上午11点开始,李玉兰的捐肾手术和刘春辉的移植手术先后进行。
  术后苏醒过来的李玉兰说的第一句话是:“俺儿子出来了吗?”通过护士,李玉兰得到了儿子的消息,护士问刘春辉哪里疼,刘春辉说:“我哪里也不疼,一想到我妈给我捐肾,我就心疼。”都说母子连心,李玉兰听到儿子的话,欣慰、心酸,五味杂陈。
全村共捐款
两万八千七百元
  2月19日上午,记者见到李玉兰时,她已经出院半个月了,人在家里,心里牵挂的仍是远在济南的儿子。老人家看起来恢复得不错,能够下床走动了。还没有细问,李玉兰便说:“多亏了村里的老少爷们帮衬着,要不我们家这年都没法过了。真是谢谢大家了。”
  听到刘春辉得病的消息,村民们也没预料到不幸如何就降临到这个厚道的小伙子身上。刘家的家境也很普通,温饱没问题,但是怎么也经不起大病的折腾。朱全镇居委会的领导知道了此事,进行简单的讨论后,便决定组织村民募捐。
  2013年1月25日,捐款仪式在村委会举行了,得知消息的村民纷纷伸出援手,多则500元,少则50元,当天全村390户共捐款两万八千七百元,这笔钱直接送到了医院。姐姐说到村民们的捐助也很感激,她说还有很多当天不知情的村民,后来陆陆续续又把钱送到了家里。
  据朱全镇居委会的村委委员和支部委员介绍,已经在争取为刘春辉一家办理低保,并向民政等相关部门争取相应的补贴。了解到肾移植手术的后期治疗将有持续的药物花费,生病的又是刘家的主要劳动力,村里筹划着再进行一次募捐。
母亲吃咸菜
省钱给儿子买药
  “我的刀口还是有点疼,不过没事。我儿子的刀口才大,从胸口到肚脐那么长,缠着老厚的绷带。”来的客人关心李玉兰的伤口恢复,李玉兰却还是无时无刻都在记挂儿子的病情。
  移植手术并不是治疗的结束,病人后期需要长期服药,费用巨大。刘春辉现在每天吃两种进口药,每月光药费就得一万元。在滨州和济南的治疗已经花掉了刘家20万元,今后的日子仍然很艰辛。正是因为这样,李玉兰嘴里总是不把自己的手术当回事。“我妈手术三天后,看到我爸在吃咸菜,她就说不爱吃菜了,非要吃咸菜。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她是不舍得花钱。”刘梅芳心疼自己的妈妈却也没有办法。而李玉兰老人用一句“他的病好了,我的病也就好了”来宽慰女儿。
  整个讲述的过程里,李玉兰母女俩都带着坚强的笑容,但当说起刘春辉现在的状况时,眼泪却再也忍不住了。刘春辉的手术很成功,但术后的排异反应却很强烈。李玉兰说:“比他手术晚的人,人家引流管都摘了,可是他的却一直摘不了。”这种担心是记者无法体会的,但是眼前的李玉兰和刘梅芳的一切都让人觉得心痛。
  对刘家人来说,不幸中有幸运,但是此时的艰辛只是个开始,今后全家人要携手走过的还有很多。
  (本报记者 张卫建 由淑敏)
  滨城区杨柳雪镇贾王村王玉滨在2012年9月份被查出患有尿毒症。2013年春节前,济南一家医院建议王玉滨找到合适的肾源做换肾手术,全家人经检查后只有63岁母亲李树英的肾合适。母亲欲捐肾救子的事情传到村里后,全村人为其捐款。20日上午,王玉滨将和母亲一起去济南准备做换肾手术。
  “村里捐款捐了1万多,又跟亲戚朋友借了9万多,这才基本凑够了换肾手术的前期费用。”王玉滨难受地说。20日上午,王玉滨将和母亲一起奔赴济南准备做换肾手术。“当时知道我那肾能行时我很高兴,但是后来去济南的医院做检查时也有点紧张,明天要去做手术了,也有些害怕。”王玉滨母亲李树英笑着说。
  从得知儿子患病开始,李树英告诉记者她几乎每天都哭,有时候就连8岁的孙子也跟着她哭,心里很是难受。“我看着他躺在那里我就疼得慌,这几个月体重下降了40多斤,还不能喝水、不能吃饭。”李树英难受地说。
  当她知道自己的肾可以挽救儿子的性命时,李树英很是高兴,心里多多少少总算有些安慰,可是巨额的费用却又让她愁眉不展。随后,全村人得知李树英欲捐肾救子的事情后都非常关心,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王玉滨在患病前和妻子经营了一家小餐馆,一年收入2万到3万,父母则以种地为生,家里生活虽不富裕,可是还算可以。但是王玉滨患病后,他和妻子没了经济来源,加上现在病情非常严重,一天在家得做4次透析,再加上巨额的手术费以及住院费药费等,这个家庭实在是负担不起。
  “医生让我们准备20万,可是我们上哪里去找这20万啊。”王玉滨为难地说。现在,王玉滨前期的手术费用已经基本凑够,可是他以后的治疗费用又怎么办?王玉滨告诉记者说,现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不然也没有办法。 (本报记者 王泽云 实习生 李晓月)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