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综合

淄川一对夫妇相约捐献遗体

2013-04-24 12:19 作者:姜文洁 来源:齐鲁晚报
近日,淄川区一对50多岁的夫妇宋明君、任即云相约自愿捐献遗体。三年前的愿望 如今得以实现  “与其火化什么也没有了,还不如为国家、社会做点贡献。当宋明君把这个想法告诉老伴任即云后,没想到老伴不仅不反对,反而答应和他一起捐献。

◥宋明君夫妇终于拿到了遗体捐献登记证书。

近日,淄川区一对50多岁的夫妇宋明君、任即云相约自愿捐献遗体。据了解,目前两人已经办理完所有手续,这也了结了两人多年的心愿。
三年前的愿望 如今得以实现
  “与其火化什么也没有了,还不如为国家、社会做点贡献。”宋明君说。
  早在2010年,宋明君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那时候他从电视、报纸上看到国外遗体捐献非常流行,国内却少有人参与。但国内对遗体的需求量同样非常大,有些人需要器官移植,可由于找不到捐献者,不得不面临死亡。宋明君对此颇有感触,从那时起,他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当宋明君把这个想法告诉老伴任即云后,没想到老伴不仅不反对,反而答应和他一起捐献。“当时老头子和我一说,我就同意了,人死了烧了也就这样,给医学上做点贡献更有意义。”
  据宋明君讲,他从小对生死就看得很淡,认为“人死了其实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火化埋葬还不如将遗体捐给国家,救助更多的人。”
  有了这个想法后,宋明君就开始四处打听怎么捐献。今年3月30日,淄川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宋明君家中,为老宋两口子办理了相关手续,最终了结了夫妇二人多年的心愿,“三年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宋明君说。
丈夫是失业工人,妻子常年有病
  宋明君今年57岁,任即云54岁,两人1984年结婚,并育有两女。宋明君原来在淄川区黑旺铁矿工作,先后做过工人、团委委员、食堂管理员等,但1996年下岗失业。
  失业后,宋明君开始自己做起小买卖。任即云告诉记者,那个时候,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两边的老人也都跟着他们,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都靠宋明君一个人,生活很不容易。“日子很紧巴,老伴在家里照看老人,我在外面一天才挣二三十元,确实挺苦的。”宋明君说。
  宋明君家如今住的房子是在2007年盖的,以前住的是他花五千元钱买来的三间土屋,破旧简陋。由于地势低洼,每逢下雨,雨水都会倒灌到屋里,只能用盆往外泼。
  现在,宋明君在淄川一个学校的食堂里打工,每天早出晚归。老伴任即云由于常年有病,在家修养。两个女儿已经成人,都已参加工作。“现在对生活很知足,相比一些其他人我们已经算是好的了。”宋明君说者。
两个女儿都同意,并且也有意追随
目前遗体需求量大,捐献者越来越多
  淄川区红十字会负责遗体捐献的翟兆霖告诉记者,目前医学和临床上对遗体的需求非常大,供远远少于求。“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前要解剖2-3具遗体,但是目前只能解剖1具左右。临床上有大量的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是很难找到。”
  但让人欣喜的是,随着人们观念意识的转变以及器官捐献的逐步规范,像宋明君夫妇二人这样想捐献遗体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据翟兆霖介绍,现在到他们这来咨询的人越来越多了,淄川区目前为止共有5个遗体捐献者(其中一个是捐献眼角膜)。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