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落实年、突破年”为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握“稳定增势、提速转型、争先进位”工作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注重统筹发展,突出工业化、城镇化“两化并进”,以项目建设为引领,集中突破工业发展、突破城市建设、突破县域经济、突破文化建设、突破生态建设,加快构建民生保障体系,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企一策”为企业排忧
突出抓好100项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技改投资超过700亿元、占比达到60%以上。落实骨干企业扶持、中央省属驻济企业加快发展政策,“一企一策”为企业排忧解难,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重点产业加速提升,年内新增百亿元企业2家。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制定专项实施方案,重点延伸新能源、LED、电动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链条,抓好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
努力建设“智慧济宁”
实施“信息化行动计划”,培育100家利税过千万元信息化示范企业,建设100个重点示范应用项目。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努力建设“智慧济宁”、“数字矿山”。四是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实施中小企业“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在融资担保、政府采购、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政策帮扶。持续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打造一批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催生一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的民营企业群体,形成梯次成长、集群发展格局。
农业插上“产业化”翅膀
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搞好良种繁育、引进和推广,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规模,抓好品牌创建,提升济宁农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鼓励各类投资者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创建基地型、链条式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大蒜、食用菌、苗木花卉等高价值经济作物,实施渔业转型升级“六大工程”,扩大畜牧业生态健康养殖规模。
争创5A级景区
集中突破文化旅游业,提速推进尼山圣境、兴隆文化园等重大项目,汶上宝相宫景区建成开放,支持微山湖、水泊梁山创建5A级景区。加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城市形象品牌宣传,策划推出一批文化旅游演艺活动。组建孔孟旅游集团,整合旅游资源,规划设计精品线路,与国内知名旅行社、景区景点、周边城市实现有机对接、客源共享。科学布局城乡商贸网点,形成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努力打造鲁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
推进北湖新区建设
坚定不移推进北湖新区建设。高起点做好各类专项规划和单体设计,完善道路管网、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省运会系列场馆建设,指挥中心、媒体中心、“一场三馆”、水上运动基地、飞碟靶场等场馆竣工交付使用。加快大学科技园、创意及工业设计园等项目建设,建成科技中心“一体六馆”,密切新城开发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促进高新区向国际化科技新城迈进。以任城行政中心北迁为带动,深度拓展东西两翼商务区建设。
让路网更加顺畅
加速组群结构城市融合发展,建立都市区融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做好各板块间行动规划和制度设计,在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公交一体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都市区大公交体系建设,逐步开通中心城区至县域“零换乘”公交,推进曲阜高铁站连接线工程早日竣工,打造组群结构城市“半小时”都市圈。加速济徐高速济宁段、东外环南延、滨河大道济宁至梁山段建设,滨湖路二期济宁至鱼台段竣工通车,提高城际交通通达能力。
县域经济跨越赶超
推进“县域经济倍增计划”,严格落实政策,完善帮扶机制,挖掘发展潜力,推进县域均衡协调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千方百计强化要素保障,在项目、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落实具体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设施、水利工程和城市公用设施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培植一批重点行业、特色产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配套协作、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布局特色项目。
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
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攻关、新品开发,提升核心竞争力,重点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5%以上,年内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吸引更多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入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深入实施海外人才引进“511”计划和国内人才集聚“百千万”工程,引进一批创新团队和高端人才,培养更多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努力建设“美丽济宁”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成70家企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完善“治用保”防控体系,加快南水北调治污工程建设,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实现一泓清水安全过境。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省“湖泊生态修复示范市”。继续实施“村村通、村内通”工程,完成1700个村庄、5100公里道路硬化,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面貌。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抓住文化部与山东省共建曲阜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机遇,完善曲阜文化建设规划,落实扶持政策,争取国家支持,倾力打造文化经济特区。加快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优化园区布局,理顺运行体制,引进一批文化项目。加紧推进孔子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市民大舞台、百姓大舞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年内完成市杂技城主体工程和图书馆新馆规划设计。
157件议案建议 全部办复完毕
本报济宁1月6日讯(记者 贾凌煜) 济宁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人大代表们献言献策,共提出涉及政府工作的议案3件、建议154件。经过市政府和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所有议案建议全部在规定期限内办复完毕,办复率100%。
在提交议案和建议中,住建、城管、交通、环保、国土资源管理等方面的53件,占33.8%;发改、工业、农业、经贸、财政、金融等方面的48件,占30.6%;科教文卫、体育、广播电视、人口计生、民族宗教、旅游发展等方面的44件,占28%;公安、司法、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12件,占7.6%。
其中,《关于出台〈济宁市加快城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实施办法〉(含新建住宅配套学校建设)的议案》、《关于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与加强保护的议案》、《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议案》3件议案,市政府高度重视,列为年度重要工作事项。目前,济宁市政府编制完成了《济宁中心城区中小学“十二五”基本建设计划》、《济宁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调整中小学规划布局,形成了《济宁市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0—2030年)》,有关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在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与加强保护方面,全市所有乡镇均设立了水利站,配备了村级水管员,成立了防汛抗旱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去年202亿元
用于改善民生
本报济宁1月6日讯(记者 韩伟杰) 改造农村小学教学点、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加大保障房建设……2012年,济宁市用于改善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20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6%。2013年,济宁市将继续加大民生资金投入,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去年9月,济宁在全省率先实施困难学生营养餐计划,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营养补助。包括营养餐计划在内的教育投入共89亿元,涉及农村中小学教学点改造、校舍安全工程和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等。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济宁市投入9.1亿元,使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新增投入资金1.1亿元,济宁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3年,将继续加大教育支出,支持学前教育、校舍安全工程及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同时,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资金筹集等方面加大力度,实现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继续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财政补助标准等民生事业的改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宋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