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山推技工学校正准备迎接新生,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铸造、锻造专业的招生情况,让学校的相关负责人高兴不起来。这个专业原计划分别招60人,现在分别只有三人和四人报名。这两个专业不愁就业,现在就有企业来学校招人,尽管如此,这两个专业还是遭遇了招生难。
铸造专业招60仅三人报名
山推技工学校的新生9月15日才报到,铸造等专业现在仍接受报名。
自4月份开始招生,已有600余人到学校报名,其中铸造、锻造专业分别只有三人和四人报名,涂装专业有20多个人报名。 小王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他报了铸造专业。由于亲戚在一家铸造厂工作,他对铸造岗位有一定了解,加上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和家人商量后,他选择到技校学一门手艺。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专业仅有三人报名。
这些专业按招生计划是每个班60人,根据报名情况再增设班级,然而现在的报名情况非常不理想。与这些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控车工、钳工、电工等专业人数爆满,占所有报名人数的95%左右。
“2011年全校有3400人报名,2012年报名人数骤然减至不到1000人,今年只有600多人报名。”山推技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张根印告诉记者,2011年以前,报名的人数一直稳步增长,之后成了“断崖式”下降,尤其是铸造等专业,一两年前还可以开设足额班级,现在仅有三个人报名。
因招生难,不具备实训条件,济宁的其他技校在前些年已经撤销涂装、锻造、铸造等专业招生。现在新生开学还有三天,学校方面正在纠结。学校有可能调整铸造、锻造专业,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可能转学其他专业。
企业提前抢人却招不到人
学校在忙着招生,有的企业已经来预定明年的毕业生了。
在山推技校一间教室内,北汽福田汽车公司正在宣讲,为了让宣讲更有说服力,负责人特意让三名山推技校的毕业生来现身说法,他们是去年去公司实习的。
“我是高级铸造专业的毕业生,在公司铸造岗位工作了一年,现在已经是车间小组长,管理着10多名工人。”1994年出生的董永平是2013届毕业生,初中毕业后就到山推技校学习。去年9月,他和另外200余名同学到位于潍坊的北汽福田汽车公司实习。现在,他已经和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缴纳五项社会保险,公司还提供职工宿舍。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让董永平很知足。
董永平介绍,现在的工程机械工厂早已不是十几年前的样子,大多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各岗位工人只需按几个按钮、熟练操作机器就能完成工作。“人们对铸造和锻造专业的印象还停留在‘挥大锤’的层面,其实现在都是设定好程序,按下按钮,机械自动把金属浇注成型或锻造成型。” 董永平说。
“作为一家从事商务车生产的企业,每年对涂装、铸造、锻造、数控车工等专业需求特别大,尤其是能直接上岗的技能人才。”北汽福田汽车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杨春荣此次带队来济宁招揽学生,3日上午到达学校,他们已经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了四场宣讲会。
“我曾参加过几次招聘会,然而几个星期都不能找到合适人选,技校学生理论和技能知识都很扎实,必须提前到学校来抢人。”杨春荣说。
中职学校将达到省级标准
“从今年开始,上技校全部免学费,学生只需支付住宿费和书本费,加起来不过1000块钱。今年暑假,学校投资400万元新上了多台现代化设备,其中政府投资200万元,这是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表现。”山推技校副校长周群益说,上技校不比上高职甚至上本科差,在技能方面更为熟练,特别受企业的欢迎。在工资方面,有的企业一线技术工人比普通本科生高出一倍多。
在重视学生技能培训的同时,技校也开始与高校合作,开办自学考试课程。学生毕业时,既能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得所学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也能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大专或者本科学历证书。
在今年的济宁市纪念教师节大会上,济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何思清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适应就业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各级各部门要着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相互衔接、开放兼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培养格局和人才成长“立交桥”,
今年,济宁力争完成职教中心建设,中职学校要全部达到省级标准。突出教育与产业对接,专业和职业对接,建立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项目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推行长短学制结合、模式灵活多样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促进课堂车间互通、校企文化相融,建立“就业订单、实习合作、校企一体、共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
记者手记
迈过面子这道坎 上技校的才会多
一边是企业在技工院校招不到人,部分专业的就业率高达90%;另一边是技工院校招生难。
在采访中,不少技工院校的相关负责人高呼:在支撑技工院校发展的杠杆上,应该为技工学校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
技校毕业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工人。在当前的社会中,不少人还对上技校持有偏见。某职业学校一位招生办负责人认为,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技校毕业生多工作在一线,但是他们的经济收入并不必高职生低。
“现在,大学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实训和实用性,这对技工学校的招生产生了冲击。”济宁技师学院教务处的一位张老师告诉记者, 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定位要更加准确,注重学生的实训,让他们更加适应企业的一线。同时,对于学生适时开设就业辅导课,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未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今年学校有1000名毕业生,截至7月份,就业率达83%,尤其是涂装、锻造和铸造专业的学生,特别受企业欢迎,必须提前预定。他们大多到全国各地著名的工程机械相关企业工作。”周群益说。
好就业却难招生,在周群益看来,他认为有诸多方面的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机械企业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生产一线不再是苦累岗位。然而,家长们对此并不熟悉,不愿意让孩子到企业受苦受累。
实际上,许多家长迈不过面子这道坎。不少人认为,技校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存在学历上的差距,毕业后上高职院校,可以告诉亲朋好友孩子上大学了,但无人骄傲地告诉别人孩子去上技校了。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改变心态,不能只以是否上大学‘论英雄’,应该多了解技校的专业和岗位,或许会发现一种新的就业途径。”周群益建议。
本报记者 马辉 贾凌煜
很多技校的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骨干。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韩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