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新闻

济宁公共自行车大量"受伤致残"恳请市民多爱惜

2015-10-21 17:25 作者:史欣欣 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
济宁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自2014年9月运行以来,有效解决了不少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因其便捷环保而广受市民欢迎。然而,公共自行车如今的境遇却让人大跌眼镜,不少市民拨打济宁大众网热线电话0537-2372789反映公共自行车“车座损坏”、“车闸不灵”、“车链断掉”等问题。大众网记者对市民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
公共自行车车座被人为拧转
自行车链条出现问题
工作人员正在对故障自行车进行维修
        大众网济宁10月21日讯(记者 史欣欣)济宁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自2014年9月运行以来,有效解决了不少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因其便捷环保而广受市民欢迎。然而,公共自行车如今的境遇却让人大跌眼镜,不少市民拨打济宁大众网热线电话0537-2372789反映公共自行车“车座损坏”、“车闸不灵”、“车链断掉”等问题。大众网记者对市民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
        现象:公共自行车“很受伤” 方便反倒有些不便
        20日晚8时许,记者在济宁市城区太白路文化广场的公共自行车站点看到,几十个桩位仅剩下一辆不能使用的自行车。“这是我跑的第二个站点了,大老远看见还剩一辆挺开心的,结果链条居然断了!还得去下一个站点了。”张小姐指着问题公共自行车告诉记者,她晚上常去人民公园散步,最近想在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点骑上车子得靠运气,不是站点没有车子,就是车子不能骑,很是郁闷。
        随后,记者沿太白路向西行至太白广场的一个公共自行车存放站点,在对该站点零散存放着的几辆自行车仔细查看后,发现车子不是车座歪了,就是链条断了。前来还车的秦先生对记者说,因为单位离家比较近,所以经常骑自行车。公共自行车掉链条、歪龙头、坐垫高度不能调、刹车失灵、车铃不响等问题,他几乎都碰到过。秦先生告诉记者,“取十辆车,基本上七八辆有问题。”
        市民:公共自行车使用率高 有些人素质亟待提高
        记者了解到,济宁市公共自行车的日均借车量能达到6到7万辆次,这说明自行车本身的磨损也必然存在。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有市民告诉记者,公共自行车是方便,骑到哪里都可以存,不像骑自己的车子,骑到地方后还得找存车处存,要不然就担心丢了。有的市民说,济宁城市不大,要去的地方一般不是特别远,骑自行车去体力可以承受得了。还有市民称,公共自行车省钱,如果开车出行,那得加油;坐公交车的话,一次最少也得1块钱;如果骑公共自行车,只要时间卡好了,一分钱都不用花。
        采访中,一些市民告诉记者,曾多次在马路上见到大人将孩子放到车筐骑行的情况,个别学生还手持公共自行车抬起前轮相互对撞打闹,划坏坐垫,踩踏或坐在停车桩上。
        工作人员:一年报废200多辆 公共自行车同样很受伤 
        当天,记者将市民反映的各种公共自行车问题转达济宁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市民反映的车辆问题,我们都尽可能及时处理。”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每天有专人在济宁全市进行调度。如果遇车辆损坏,市民还可拨打400-657-8989反映,服务中心也将尽快派人跟进。
        而对于公共自行车最近状况频出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很无奈。他说,最近已经开始自行车大检修,在原本的维修人员基础又从邹城、兖州借调两人分成两组对济宁城区10000辆公共自行车及12000个桩位的检修。损坏部位大多集中在车闸、车座、链条等部位,人为破坏或使用不当占大部分。
        记者跟随他找到正在修车的维修人员,散落一地的维修工具和几辆倒放的公共自行车,无一不说明自行车也“很受伤”。一位维修师傅对记者说,现在分两种维修模式,一种是调度车对站点进行车辆数量调整时发现故障车及时带回服务中心统一维修,另一种就是维修人员挨个对各个站点排查,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工作时间时,他笑着说:“哪有啥工作时间,就是五加二、白加黑,自行车有问题就得解决。”
        记者提出公共自行车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时,济宁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霍冲说,“质量肯定没问题,关键是使用强度大,再加之一些不文明的用车行为,导致车辆受损严重。”目前这几个维修人员平均每天会对近200辆自行车进行维修。据统计,各站点的车辆每天周转率高达十多次。
        据了解,自去年九月运营以来济宁公共自行车已报废200余辆。按照造价一辆一千元来核算,已损失20多万元。霍冲说,随着损坏车辆不断增加,维护调度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希望市民能够文明用车,在减少不必要损耗的同时也为自己出行带来方便。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贺亚林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