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将生态建设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的山东,近日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猛药去疴,重典治污,展现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应有的担当。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本质核心。传统产业占主导的山东实现绿色发展,关键是如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向生态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没有污染的产业
只有污染的企业
撒下一把鱼食,几千条锦鲤便扑啦啦聚拢过来,抢完食物又集体徜徉而去……凭栏观鱼,心旷神怡。在高唐县,泉林纸业旁边的2000亩湿地公园,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好去处。
“造出白纸,排出黑水”“一个造纸厂污染一条河”。曾几何时,身为污染大户的造纸业让人深恶痛绝,泉林纸业身边的这块区域,也曾饱尝污水之害。5月26日,记者在泉林看到,通过技术创新,如今从生产线上排出的,是各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汩汩“清泉”,曾经的污泥变湿地,成为城市的“绿肺”。
以泉林为代表,山东造纸业走出了一条清洁化转型之路,造纸企业从200多家减少到10多家。“从来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企业”。环保部长陈吉宁曾以山东造纸业转型为例,阐述这个道理。
“只要找准了行业瓶颈和突破口,造纸业实现绿色化转型升级的经验,其他行业完全可以复制。”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说。
让污染项目和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或者退出市场,给环保的项目和企业留出空间。这是山东实现绿色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长期以来,山东形成了以钢铁、铝业、化工、造纸、轮胎等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能耗占全民能耗70%以上,其中六大高耗能产业占了工业能耗的一半多。“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更大。要实现绿色发展,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层次必须转变。”看到《方案》,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一方面,要推进这些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绿色改造升级。
我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提出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健全倒逼机制,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或产能退出,并作具体安排。
让不环保的存量退出或升级,还要有绿色环保的增量“顶”上来。《方案》在这方面施以浓墨重笔,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等方面进行部署,提出了具体目标。
记者注意到,许多地方通过环保治理等手段,清退污染存量,同时优化增量,孕育出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以前的生产线污染环境严重,一年的产值也就4亿元。现在新上的不锈钢项目,光今年就能完成200亿元产值,一年能节约81.6万吨标煤,相当于少排放51吨二氧化硫。”山东盛阳集团副总经理王功祝说。盛阳是一家焦化、铁合金冶炼企业,在去年临沂市掀起的环保风暴中,淘汰了年产30万吨的低端镍铁粗加工项目,转为年产160万吨不锈钢、50万吨镍铁的高附加值项目,市场需求旺盛。去年,临沂市7家钢铁企业全部停产治理,低端钢材产量削减50%以上,却培育起一个千亿级的。
让能源结构更绿
雾霾是备受关注的污染问题,普遍的观点是,不清洁的燃煤是形成雾霾的最主要因素。而现实是,中国的能源尤其是工业能源近70%还是靠煤,我省尤为突出,煤炭占能源消费的80%左右,年燃煤量占全世界的1/20。
由此,降低煤炭消耗,成为山东必须面对的课题。按照国家要求,2017年我省煤炭消费总量要比2012年净削减2000万吨。然而,一组数字难免让人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捏一把汗:2015年,我省煤炭消耗量比2012年净增长4100多万吨。而相邻的京津冀地区,同期则减少约4000万吨。
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下大气力。我省专门作出部署,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攻方向,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到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较2015年下降10个百分点。
随着环保标准和监管不断加严,各地在这方面频出重拳,让人对实现目标抱有信心。去年以来,信发集团共先后关停、爆破了10台老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共计115万千瓦,同时投资216亿元上马世界最先进的6×66万千瓦高效超临界机组,发电煤耗仅为248克/千瓦时,比美国标准还低52克/千瓦时,二氧化硫、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甚至远低于天然气发电的排放标准,达到国际最好水平。
我省还部署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加快高效煤粉锅炉推广应用,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省政府节能办主任刘绪聪说,这个计划已在淄博进行了试点,德州、临沂、济宁、泰安等市纷纷响应,申请试点。
但刘绪聪也直言,眼下“工业绿动力”计划的一个突出难题是资金。他告诉记者,高效煤粉锅炉的价格比传统锅炉价格高1-1.5倍,在当前的大形势下,企业改造锅炉耗费巨大,另一方面,烧煤粉的成本是烧普通煤的两三倍,这对用煤单位也是个巨大负担。而财政补贴却比较有限,目前进入预算的补贴资金仅为1亿元,满足不了改造需求。
聊城市经信委副主任陈玉庚也认为,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和节能降耗,政府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这方面,河北的力度很大,邢台、邯郸等市每年的政府补贴达到三四亿元,大大高于我省。”
煤的清洁利用,山东能源集团下属新矿集团提供了新思路。他们与浙江能源集团合作投资160亿元建设新天煤炭深加工项目,生产煤制天然气。“与其他煤基燃料相比,煤制天然气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耗水量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是最理想的煤基清洁能源。”新天煤化工总工程师徐西征介绍。目前项目已进入联动试车筹备阶段,预计今年12月供气。
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调整能源结构,要坚持清洁利用化石能源与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并举。我省提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快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到2020年,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提高9%和7%。
一些企业开始了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尝试。山东金号织业有限公司总裁刘先斌介绍,他们投资近千万元,与力诺瑞特合作上了应用太阳能集热系统项目,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工业应用工程,日产60℃的热水607吨,可替代生产用热水,年综合节能量1576吨标准煤。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技术产品造价高、认知不充分等因素,新能源的应用还有很大空间。山东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李衍山举例说,目前山东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销量占全国的40%,但太阳能利用的另一大领域光伏发电,却是山东的短板,2015年山东累计光伏装机规模为133万千瓦,仅占全国的3%,与优势省份差距明显。他认为,要提高新能源消费比重,需要提高企业、社会的认识水平,也需要政府在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环保“富矿”待开掘
“德州电厂发电机组脱硫除尘采用我们的双塔双循环技术,主要污染物排放比天然气还低,
每发一度电还能节省减排成本1分钱。省下来的成本,不就是净利润吗?”5月30日,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和武与记者谈起环保技术,越说越兴奋。
吕和武说,公司从八年前濒临倒闭到现在年产值15亿元,得益于瞅准了环保这个大市场,实现了从工程外包企业到环保产业的转型。
“环保产业本身也是个‘富矿’。”省环保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青告诉记者,山东的环保治理总投资全国领先,高企的需求也带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省环保技术服务中心搭建了环保技术供需对接平台,王青在对接服务活动中发现,省内的企业单位对环保技术和服务需求旺盛,但前来参会的供方中,本省企业不到1/3,最终达成合作的也以省外企业居多。“这么大的市场,我们的企业没有抓好。”王青感叹。
小而散是山东节能环保产业的一大短板,像国舜这种有自主专利技术并具备一定规模的节能环保企业并不多,也缺少成型的环保产业园区。一个佐证是,目前A股市场节能环保板块中,多数上市公司来自江浙、京津地区,而山东没有一家。
我省对此把握精准,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研究出台新一轮加快产业发展的意见,并针对产业特点提出多项具体政策措施。除了节能环保产业,我省还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绿色能源产业等。《方案》还就发展循环经济进行部署,提出加大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构建贯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经济体系,其中不乏颇具含金量的举措。
循环经济不仅节能环保,还能落地生金。我省提出,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电力、造纸等重点行业推广循环生产模式,拓宽、拉长、增厚循环经济产业链。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地方和企业在这方面作了有效探索。聊城市打造信发高新材料产业园,利用信发集团的电、铝等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推动园区产业耦合、资源高效利用和近零排放;泉林集团利用秸秆造纸的废料提取黄腐酸做高端肥料,向现代农业进军;西王集团在特钢、玉米深加工两个传统产业间实现了水、电、利用,不仅污染物近零排放,还可年节省成本上亿元。
“循环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形态。现在发展循环经济,已经不单纯地意味着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而是成为企业提高效益、拉长链条、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刘绪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