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凤出门工作是总会带着丈夫一起出门
十几年前的一场意外让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陷入绝境,丈夫视网膜脱落,视力逐渐衰退直至失明,躲在家中三年不肯出门。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没了,两个孩子还要上学,受伤的丈夫还要治病……从未工作过的王启凤决定肩负起家庭的重任,用一把扫帚撑起了一个家。在明珠花园小区6号楼,住着一对恩爱的夫妻,丈夫史爱军虽然眼睛看不到,但却每天陪伴妻子王启凤上下班,妻子更是对丈夫照顾的无微不至,夫妻二人形影不离,提起这对夫妻,小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搬运货物砸到牙齿,刺激神经竟导致视网膜脱落2002年6月的一个下午,在鲁宝集团负责装卸的史爱军在搬运货物时,无意被货物砸到了牙齿,由于没有明显伤痕,史爱军很快忘记了这件事。但就在半年后,史爱军却因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他怎么也没想到,竟是那次意外导致他一辈子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他从感觉到眼睛不舒服到完全看不到东西有半年时间,开始一直感觉模糊,后来面对面看人都看不清楚,只能感觉到眼前有黑影,可去医院却怎么也查不出病因。”王启凤告诉记者,直到完全失明后,丈夫才记起曾被货物砸到牙齿,而医生则证实正是这次砸伤,导致眼神经收到损伤,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
发生意外时,史爱军只有33岁,工资刚刚从200元涨到1000元,眼看着幸福生活即将开始,不料却被意外打破。丈夫的眼睛出现了严重问题,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两个孩子还小,今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钱。为了维持这个家,王大姐决心找一份工作。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结婚后就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多年未工作的王大姐心里一直在隐隐担忧。“提到这儿,真是多亏了社区帮助,家里出事后,我找到了社区,希望能帮我找份工作,没想到很快就有了音讯。”王大姐告诉记者,考虑到家中的特殊情况,社区很快就为她安排了物业打扫卫生的工作。
多次进京求医,最终无法挽救双眼2002年11月,史大哥眼疾加重后,王大姐带着他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番检查过后,医生给出的结论犹如晴天霹雳,让夫妻俩久久缓不过神来。医生口中的“不用治了”不停地在王大姐耳畔响起,给丈夫的眼睛判了“死刑”,王大姐感觉家里的天要塌了。几天的平静之后,王大姐思考再三,这个家需要维持,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丈夫还很年轻,不能就这样轻言放弃。
2002年年底,王大姐和丈夫一起踏上了进京求医之路。“北京的医院里人可真多,挂号得从头一天晚上十一点开始排队,这一排就是一夜,为的就是能挂上一个专家号。”回忆起当年求医的场景,王大姐至今历历在目。检查过后,史大哥被确诊为视网膜脱落,医生开了很多营养眼底的进口药物,夫妻俩就离开了北京。药物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史大哥的眼睛依然不见好转,夫妻俩再次来到北京,这一次,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高达十万元的治疗费对于王大姐一家来说根本无力负担。无奈之下,两人回到了济宁,在人民医院进行了手术。手术过后的两个月,史大哥的眼睛有了明显好转,但好景不长,很快,史大哥又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
相互扶持
家庭就是黑暗中一丝光明往返北京三次,尝试了进口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史大哥的眼睛依然没有好转,家里的积蓄已经用尽,还欠了不少外债。看着仍在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夫妻俩决定放弃治疗。失明后的史大哥无法再回单位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王大姐的身上。刚开始过“黑暗”生活的那段日子,史大哥整个人都很消极,一个人闷在家里,不愿意说话。“整整三年时间,他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走出去与人接触,那段时间,我很怕他会想不开。”王大姐告诉记者,虽然史大哥人老实、脾气好,但自尊心很强。刚刚失明的那几年,因为怕人笑话,不愿意出门,在家里活动也不愿伸手触摸探路,一直还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脸经常会碰到墙壁。
为了改变丈夫的心情,也为了方便照顾,王大姐开始带着史大哥上班。王大姐打扫卫生时就让他站在一旁等着,有时候需要拉杂物车,王大姐就会让史大哥帮忙,她负责掌握方向。时间一点点流逝,史大哥对自己的情况慢慢接受,不再排斥出门,并试着自己照顾自己。采访中,记者留意到,与很多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不同,王大姐家并没有太多的家具、日常用品,客厅内只有贴近墙壁的位置摆放着桌椅、电视柜,中间留着大面积的空间。地面瓷砖虽然老旧,但十分干净,只是墙面显得有些脏。王大姐告诉记者,十几年来,丈夫都是摸着墙壁在屋内走动,墙面就是这样变脏的。很多人说,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就会越来越相似,最后变成一个人。如今的王大姐和史大哥就是这样,共同生活,共同坚持,一起用一双眼睛看这个世界。(记者 赵豫 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