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宁9月13日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冯兵 宋佑霞)曲阜市小雪街道以改善居民环境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着力点,全面开展整治工作,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全力打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战。
抓好三个到位 夯实整治基础
“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责任落实到位。小雪街道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督导调试和考核问责,各村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健全制度,确保有人管事、有章理事。
建立“街村户三级网络、属地属户管理”工作机制,明确了监管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镇街党委书记、村居党支部书记为辖区环境卫生“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发动,形成了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
抓好三项重点 确保整治效果
全力开展清三堆(土堆、粪堆、柴堆)、美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创三化(绿化、美化、净化)整治活动。
抓清理,全面治脏,达到无卫生死角、无三大堆、无积存垃圾的三无标准。抓规范,全面治乱,强力拆除影响村庄环境面貌的残墙断壁及违章建筑,粉刷临街临道建筑外墙。
与村居住户、沿街商铺签订门前三包括责任书,细分农户卫生责任区,引导农民加强自我管理,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结合农田林网、荒山绿化、围村林、绿色村道建设和五城同创工作,新植树木180万株,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做好四个结合 全面协调推进
与培养新型农民相结合,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结合环境卫生进家庭、户户洁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引导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活动中来。
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投资6000余万元新修农村公路20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投资300多万元更新完善路灯3000多盏,实现了所有行政村主街村村亮。强力推进一池三改工程,加快发展农村沼气,在街道驻地和所有农村社区全部配套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有效解决了污水乱倒乱流现象,消除了农村面源污染。
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坚持群众自愿和因村制宜,新建容纳4万余人的新型社区5处,彻底改变了年年建新房,不见新农村的现象。
与加强基层党建和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安排各村第一书记和书记助理经常入村到户开展工作,督促帮助各村居搞好环境卫生整治。
建立四大体系 构筑长效机制
建立资金投入体系。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垃圾池建设维修、保洁员工资发放、垃圾运输及保洁车辆购置和正常运转支出。各村居也采取财政帮扶、村企联姻、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卫生保洁体系。按照1000人配备1名保洁员,每增加500-1000人多配备1名的标准,成立了230人的农村专职保洁队伍,做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建立垃圾处理体系。推行城乡一体化,按照每500人设置1个垃圾池的标准,投资50万元新建垃圾池156个、投放垃圾箱430个。购置垃圾运输车辆3部,建立起了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
建立督查考核体系。将各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居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观摩、年底总考核,制定考核细则,严格兑现奖惩,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合力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