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毕业季,各种形式的毕业聚餐应接不暇。最后的团聚时刻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但也有人质疑,过多的毕业聚餐已经对毕业生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644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3%受访者认为毕业聚餐“聚的是回忆,散的是青春”,80.6%受访者怕在最后时刻自己仍是路人。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初中及以下的受访者比例为29.1%,高中学历为19.3%,专科学历为18.6%,本科学历为20.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为12.4%。
调查中,62.9%受访者表示参加过毕业聚餐,58.7%受访者吃了1顿,而选择8顿以上的受访者比例为20.4%。
毕业聚餐,又有人叫散伙饭。这一聚一散,都是什么?
调查发现,93.3%受访者认为毕业聚餐“聚的是回忆,散的是青春”;29.7%受访者认为“聚的是祝福,散的是泪水”;19.5%受访者认为“聚的是未来,散的是过去”。还有9.3%受访者觉得“聚的是梦想,散的是彷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4届精算班的黄宇宸向记者介绍,毕业聚餐时特意选择了一个比较大的地方,可以让全班20多个人好好聊一聊。“其实我是一个泪点很高的人,那天本来只是负责摄影,但是当自己看到大家围在一起,抓住最后的机会祝福,我的眼泪就直接流下来了,觉得还有很多故事没有写完,但已很难同行”。
黄宇宸介绍,在保险学院的毕业晚会上,他负责给每个人拍摄视频。“当问到大学最大的遗憾时,绝大多数人说没有好好学习,没能和很多人说上话。”4年都不熟悉的同学过来说喝一杯吧,一下子就觉得很亲切。还有同学大一时候相处得很好,但是大家年轻气盛,可能因为一些小别扭就不讲话了,聚餐的时候杯子一碰,冰释前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蔺秀云认为,国人很多事情都是在饭桌上谈,大学也继承了这种传统,“平时不太有可能突兀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在离开之前最后的时刻,既能表达自己,也不用面对每天相处的尴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金忠明认为,大学毕业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学生时代的句号,“高中毕业时候因为高考来不及举行成人仪式,所以很多人大学毕业很疯狂,那是连带的把当年的事情一起做了”。
毕业聚餐虽然美好,但调查发现,40.5%受访者表示参加聚餐前,有心理压力,53.0%受访者则表示没有压力。有压力的具体体现在:80.6%受访者怕自己在最后时刻仍是路人;78.3%受访者觉得工作未定,没底气。
除此之外,对未来迷茫(50.0%)、聚餐经济压力(45.2%)、怕喝多出洋相(31.1%)、朋友管着,不能放肆(21.7%)、怕心仪的人不能注意到自己(17.8%)、怕被爆料丑事(16.7%)、怕在心仪的人面前会藏不住(11.1%)、和其他与会者有误会(10.7%)等也让受访者心里忐忑。
北京师范大学的崔文笛今年大三,她向记者介绍,师大每年的毕业生有“喊楼”的传统,即向心仪已久的对象表白。至少一个礼拜,每天都有毕业生聚餐,之后大家成群结队地喊楼,有些彪悍的女生还会帮男生喊楼。“那段时间我们正在准备期末考试,刚开始会跟着一起激动,感觉还是蛮受打扰的”。
毕业聚餐流于形式,会有什么影响?
受访者的选择依次为:酒杯之间感情反而变淡(92.2%);增加经济负担(48.5%);疲于应付(30.0%);毕业流于宣泄感情(29.8%);功利性强(24.6%);易引发意外事件(17.2%);给校园环境造成不良影响(13.9%);影响其他年级同学(7.0%)。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黄楠认为,毕业聚餐多或不多,别人很难准确地评判。但要有两个基本原则——自己的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毕业告别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用“聚餐”的形式。
对于毕业聚餐的花费,26.0%受访者认为太多了,10.9%受访者认为较多,51.7%受访者认为周围人的花销情况一般。
黄楠介绍,南开大学今年的毕业生,有的同学用拍摄一组特色校园留影的形式,作为毕业留念。有的同学把自己的笔记和毕业设计等展出并捐献给学校档案室,作为毕业的特殊纪念形式。这些都是挺好、挺时尚,又是有意义的毕业告别形式。
金钟民认为,学校是文化单位,大学生应该有更大的创造力。毕业仪式不一定要吃饭,谈谈感想。举办青春舞会,让平时不敢表达的感情在最后有一个释放的机会,可能更符合年轻人的创造力。“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互相宴请中,被请的人不得不打算盘,吃还是不吃。大学生要引领风气,让告别仪式更加具有文化含义,让每一届学生都有独特的东西放到校史馆里,对母校更有意义”。(本报记者 孙震 王品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