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记者刘祎辰 庄胜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是11月11号,近年来,这个由四个“1”组成的日子,成为单身男女,也就是俗称的“光棍”们流着泪,高唱《单身情歌》的日子。而从2009年开始,这原本只属于单身男女的日子慢慢被赋予了另一重涵义,变成了网购达人的血拼日、电商们的狂欢节。为此,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双十一,谁的战场?》。
昨天,我们分享了双十一来临前全力备战的草根卖家的故事;今天凌晨,“双十一”大幕拉开,在上一时段的节目中,我们关注了各大电商的销售表现。接下来,今天,我们聚焦双十一的另一主角,也是这一天人数最多的群体——消费者。
虽然有人戏言:“再网购,就剁手!”可这终究是戏言。面对“折扣、直降、仅在今天”等各种诱惑,“剁手党”们再次出动,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
从2009年双十一发端,到如今双十一网购狂欢蔓延全网,北京的卢小姐表示,今年不少同事除了淘天猫,也关注了其他一些电商。比如在京东上预售的一款商品,虽然价格并不比平时低太多,但也引发了办公室的团购。
卢小姐:它便宜啊,送锅一直在送,就便宜几百块钱,我们好多人都预定了那个。
而对于更多的网购达人来说,深夜十二点的天猫秒杀,依然是双十一不得不参与的活动。三十出头,家有可爱的儿子和听话老公,生活在豫北地区的一个三线小城的杨小姐,参加了四年“双十一”网购的资深剁手党。打开个人账户,V5的买家级别足以让钱包回顾自己身上的累累伤疤。她说,经过提前筛选,自己的购物车已经是满载状态。
杨小姐:七双鞋子,然后还有一些大衣,还有一些羽绒,说是那天狂欢,像童装、然后汽车用品。
秒杀只在一瞬间,而把这些货品装进购物车,杨小姐却用了将近半个月。
杨小姐:我差不多从10月底我就开始,因为我每天都会收到20、30条,就是天猫各个旗舰店发来的那些短信,1号店和京东也发了,然后我就去看一看,看了有兴趣的一些,觉得不错的,就先放到购物车上,然后折扣如果合适的话那天晚上就打算统统都买下来。
虽然没有下载比价插件,但杨小姐说,自己购物的天猫店全部都是长期关注的,所以并不担心商家虚假降价。
杨小姐:有的一些牌子平常就不打折的,它那个实体店是9折,然后旗舰店是8折。
而家有资深"剁手党",杨小姐的爱人王先生也只能表达无奈的支持。
王先生:那这是乐趣不同嘛,她能找到乐趣,心疼也没法啊,她就这样了,去年比今年还疯狂呢,去年买的东西好多衣服我感觉,一二十套吧。
可杨小姐却不大认同爱人的说法。
杨小姐:没有像他说的那么夸张,我很聪明,买回来试嘛,然后我穿着不停的在老公面前转,这个好不好看,那个好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那就退了吧,而有一些觉得确实很便宜的我就留下来了,当时是疯狂的抢,把自己看上的东西都先抢过来,因为双十一天猫店几乎所有东西都是七天无理由可以随便退嘛,就害怕下手慢一点的话,这东西就被别人抢走了。
虽然年年双十一,年年捧场,杨小姐还是觉得,今年宣传力度空前的双十一,让自己有些又爱又恨。
杨小姐:每天收到短信特别多,非常烦,然后我现在手机几乎已经把他们就归到那个骚扰短信里了,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看一看的。
除了不可抑制的购物欲,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讨论淘低价,也让杨小姐觉得不淘有些对不起自个儿。
杨小姐:觉得好像大家都跟我一样,比如说我们单位能代签收的那个地方,我已经有将近半个月发现那都没什么包裹,大家都在等双十一,几乎现在就是一个购物狂欢节,都没理性,我也是一样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很平凡的人。
相比于资深剁手党杨小姐仍饱含热情,北京的徐小姐则坦言,对比大学时的兴致勃勃,如今双十一对于自己只是一种习惯,参与一下,抢上一抢,抢不上也不会特别遗憾。
徐小姐:打折的话,其实也未必能打很多,我觉得也不用这么费事,比如说原价可能是800块钱,然后打折可能790、780所以也差不了太多,觉得买不上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今天零点,杨小姐和徐小姐坐在电脑前,准时开始抢购。活动开始不到3分钟,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支付宝交易额已经突破10亿元,这个时间比去年缩短了一半以上。0点38分,支付宝交易额突破100亿。此前曾有人预测,今天全天,国内主流电商的销售额有望突破1000亿元。
12点半左右,《新闻纵横》的值班编辑再次拨通杨小姐和徐小姐的电话,此时她们的第一轮抢购已经告一段落。相比起往年与秒杀如影相随的“跳转难”、“支付难”,徐小姐发现,今年电商平台的卡顿现象有所减少。
徐小姐:现在好了,刚过零点的时候系统稍微卡,付款的时候付不了,得等几分钟之后才行。以前好像更卡一点,今年就是我买第一件东西的时候,有点卡,之后好像就还比较顺畅了。
虽然此前徐小姐说,今年双十一,她只是“参与一下”,但实际上她已经抢购了近2000元的商品,比起前几年还有所增加。徐小姐认为,这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收入提高了,于是变得更加“敢买”。而自称“资深剁手党”的杨小姐,则在短短半个小时内花了6000多元。不过,杨小姐发现,有一部分商家的降价幅度并不大。
杨小姐:我“囤”了一万多块钱的货。但是我发现有件大衣原来标价跟它后来打折的价钱差不多。我记得有这件大衣(原价)是1495吧,但是今天晚上它出来的价钱是1470多。这种情况每年都会有,但是基本上一些品牌的旗舰店会少一些,就是一些不是什么很大牌的或者说一些原单、外单那些小店,它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接受采访的同时,杨小姐还在马不停蹄地浏览网页,等待下一轮“整点秒杀”。杨小姐说,今天全天,她还将继续关注电商平台的最新动态,一旦遇到物有所值的商品,还会继续抢购。杨小姐和徐小姐的体验并不仅仅是个例。接下来我们用几组数字梳理一下“双十一”六年来消费者的变化。
2009年阿里发起第一届“双十一”的时候,可能很多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过去了;2010年,大家开始感受到快递爆仓;前年,一些人已经开始尝鲜网购比价工具,还有躺在床上用pad和手机等移动端扫货;13年,线上线下开始打通,各种门店、饭馆也成了消费对象;今年,国际化和社交化又成了新的主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更加理性、甚至淡定地对待这个节日,但双十一的销售额却一直在飙升。这一现象背后是消费者整体购物习惯的变迁。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不到2500亿元。去年,这一数字达到1.85万亿元,是2009年的7.4倍。可以说,网购的确已经改变了不少人的购物和生活方式。希望这种改变,能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实惠。